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李晓婉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李晓婉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4

摘要:海绵城市理论作为近年来城市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理论,一经提出就倍受人们关注。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是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当中,不仅可以使城市水生态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研究发展,在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对于改善城市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解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应用解析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在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在保证城市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对于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与越来越高。就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而言,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的排水问题。海绵城市作为解决城市排水问题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其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被广发的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当中,在解决城市排水问题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一、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所谓的海绵城市,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具有海绵特征的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到自然灾害或者是其他灾害,不但会给城市的建设带来严重的威胁,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将其应用到城市建设过程中,当面对自然灾害或者是生态环境出现变化时,海绵城市便会实现对于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以及使用,以此来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良好“弹性”。

随着近年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以及完善,很多城市也开始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例如济南、武汉、重庆等等,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对城市原有的生态进行保护;其次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最后是借助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构建新的海绵体。通过利用这几种方式,充分发挥出海绵城市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积极作用。

二、海绵城市于风景园林规划关系概述

所谓的风景园林规划,其实指的就是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优化区域内景观系统为基本目标,通过对景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以及评价,最终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一种规划方法。其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护以及维护各类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以此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规划通过建设相应的生态基础设施以及受损生态保护系统,来构建一个可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优势景观格局。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做好风景园林的科学合理规划工作,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对于实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1.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而言,海绵城市理论在其中的应用,首先也是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在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其主要的雨水收集系统大多是以绿地生态水渠为主。在进行陆地生态水渠设计时,应根据实际的地形条件以及景观需求来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现阶段较为常用的三种生态水渠为:截洪沟的改造使用、山坳出设置引水渠以及结合城市实际地形设计相应的渗透式雨水收集通道。但是在实际的建设应用过程中,这三种生态水渠的应用范围以及应用场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应根据实际设计需求选择相应的雨水收集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园路由于其行人较多,很容易对雨水带来一定的污染,因此,园路区域可以选择结合绿地过滤设计的渗滤沟;对于硬质广场而言,则应每隔20m进行渗滤沟设置;对于停车场,则需要设计多孔沥青车道。此外,在实际的雨水收集系统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渗透性铺装,来实现雨水收集以及利用水平的提升。

2.雨水净化系统

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雨水净化系统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首先是土壤渗滤净化,大部分的雨水都是先经过土壤渗滤净化后在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厚的雨水排入到次级净化池或者贮存在渗滤池中,最终实现雨水收集水平的提升;其次是人工湿地净化,一般来说,人工湿地净化由两个环节构成,第一个环节为初级净化池,其主要是对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进行净化;第二个环节是次级净化池,这个环节主要工作为对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池之间的连接;最后是生物处理,所谓的生物处理,指的就是利用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来进行雨水净化,这种净化方式相对环保,且成本较低,多与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相结合,例如雨水花园等等。无论是哪一种雨水净化方式,其最终结果都是将径流最终传递到治理区,治理区一般由草地隔离带、水洼区、覆盖层等构成,最终实现对于雨水的收集和治理。

3.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在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风景园林规划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过程中,城市道路规划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一般来说,在海绵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其主要是以保证道路基本交通功能为前提,根据道路自身承载力要求以及道路绿化空间要求,开展相应的道路规划工作。首先,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应对建设透水路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选择在人行道以及非机动车道上,这种道路其荷载相对较低,可行性更强;其次做好道路两旁绿化带下沉式绿地系统建设,以此来不断增强绿化带对于雨水的渗透力以及储存能力;最后在进行人行道树木栽种时,应大力推广LID树池形式,这种形式在消减路面径流水量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4.地块内部规划

所谓的地块内容规划,指的就是在城市地块内部进行小规模雨水系统开发建设。其主要规划建设内容为下沉式绿地、屋顶绿化、雨水花园、透水路面等等。对于新建的小区而言,在进行地块内部规划是,可以采用建设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对于城中村或者是老城区,则应结合实际情况,来建设地影响的开发设施,以此为基础降低区域内内涝风险。

综上,海绵城市理论作为改善城市水生态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随着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对于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对于提高风景园林的规划水平以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琳琳.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8):123.

[2]郑佳鑫.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J].民营科技,2018(04):74.

[3]张亚辉,贺佳勇.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8(06):121.

[4]张晓.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4):104.

论文作者:李晓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李晓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