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基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与探索论文_吴烨

中职学校基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与探索论文_吴烨

〔摘 要〕 中职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职场生涯打好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习,可以提高思想意识和沟通能力,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与探索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并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专业素养 语文教学 研究 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中职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职场生涯打好基础。

1 中职语文教与学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是那些初中时老师、家长眼中的“双差生”,即学习差、纪律差。更有些是“被逼无奈”,他们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他们一谈到学习文化就心生厌倦。上课不听或听不懂,以至于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丧失学习信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到职业学校是来学习专业的,文化课和专业是两码事,学不学无所谓,对文化课课程缺乏兴趣。“语文”这两个字对他们而言,要么是应付了事,要么是敬而远之。又然,中职语文一贯都被纳入文化基础课,所谓的“基础”就是总被职业教育忽视到最底层,除了与语文联系紧密的文秘专业课时依旧正常外,大多数专业的语文课时量偏少或越来越少。有些学校是每周四节,有些学校是每周两节,有的学校甚至只开设两个或一个学期的语文课。因为学生习惯性地忽视语文课,也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惰性。

2 提升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必要

专业素养、职业能力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专业素养、职业能力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因而,“专业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修养,是中职学生职业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以就业为导向,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中职生专业素养,职业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使即将要步入社会的中职学生在职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必备条件。如果我们的中职生仅仅只是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却没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那么在与人交往的谈吐举止上就会表现出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就是源于文化底蕴的欠缺,因此,对中职生来说,一定不能忽视语文教学,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地调整,即改革中职语文教学。

3 提升专业素养的语文途径

专业素养提升蕴含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很多环节中,这就有必要通过调查、实践对当前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创新有效的中职语文教改的形式、过程、途径、方法,其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为导向”,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

3.1 课堂上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提升专业素养。利用课前三分钟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依次轮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第一轮,教学生读,读通读顺文章;第二轮,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话题(但要求健康);第三轮,让学生选话题说(老师提供题目,学生选择说话);第四轮,命题说话(老师课堂上即兴出题,学生即兴说话)。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与沟通能力。

3.2 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升专业素养。语文是一切文化课的基础,不管是普教还是职教,语文学习是重中之重。而语文的学习不光是课本上的几篇课文的理解,更不能仅限于语文课堂的45分钟。课堂上要让学生从“能说”到“会说”再到“说好”,几乎不可能,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才是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关键。课本剧表演、小品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设计、说课比赛,旅游专业的导游词解说比赛等等都是帮助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3 应用文写作训练,提升专业素养。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广泛应用、具有惯用格式的文体,实践性很强。但往往是因为他有惯用格式,就被忽视,认为没啥可学的,但恰恰相反,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是从事职业的基本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培养的重要性在于能通过写作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职业性是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中职学校进行应用文教学,是为学生将来有效解决特定的工作问题服务的,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应用文进行训练,不需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旅游类专业重点学习调查报告、解说词和导游词;教育类专业重点学习评语、家长会发言稿、演讲稿;电子商务类专业重点学习求职信、商务信函、市场调查等。总之,根据专业的不同,根据专业所需,重点讲述教授,事半功倍。

3.4 通过隐性语文教育,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语文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大语文”观念应该树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是载体的载体。”中职生语文教学是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换言之,校园语言文字环境也为语文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语言文字环境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可以说是“无声教育”。校园内标语板报,随处可见,例如:学前教育专业文化墙的“蹲下来说话、抱起来教育”,旅游专业文化墙的“一个浅浅的微笑可以融化心中的冰雪”,绿化园里的“足下留情、校园留青”,这些都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隐性语文教育,其作用“看似无声却有声”,语言文字的精髓在不经意间就被学生不经意地接纳了。所以,类似这样的隐性语文教育,正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方法。

3.5 语文教师加强自身专业修养,才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自身发自内心的读书的渴望和行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授的不光是知识,还有内涵、气质、素养。所谓的“尊其师才信其道”,只有教师自身有内涵,有素养,学生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这样,学生的素养也就提升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孩子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孩子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文教师加强自身专业修养,才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4 提升专业素养的语文创新

4.1 形成语文特色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要求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延伸——讨论研究——升华成果”的教学思路,课堂上通过指导点拨、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外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校的各种语言类活动以及校外见习、实习活动,让学生在“实战”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4.2 构建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通过情景模拟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不再拘于语文“课文”的学习,课外拓展延伸不光是语文课本知识的检验,也是专业技能提升的表现,学生学得用心、学得开心、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素养提升了,教学效果明显了,从而学生愿意学,老师愿意教。

4.3 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面对现状,我们的教学方法不能再是传统的“教授”,而是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语文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与必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其修养体现于内涵中,素质提升于无形中,这正是语文的精髓所在。也正是这种感悟,让我们体会到中职语文教学的快乐。

语文学习是重要的,笔者希望通过中职学校基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与探索,彰显语文课程在中职学科体系中的教育价值,为中职语文教学教改研究提供可行性,也让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春风焕发更强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净化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2005;12(5)

2 汪茜.浅析中职语文教师的现状及专业素养的提升[J].职教创新,2014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论文作者:吴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中职学校基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与探索论文_吴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