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两个飞跃”和集体主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论文,两个论文,农村论文,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论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仍然要重视对农民的教育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应当说,在这一问题上一些同志还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比较突出的就是认为现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集体主义赖以生长的经济基础,集体主义教育只能流于说教,或者这种教育本身就有悖于市场经济。有鉴于此,特别需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统一这方面的认识,并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两个飞跃”是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武器
在我国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十年之后,邓小平从战略高度将农村改革发展的道路概括为“两个飞跃”。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此后,他反复论述了“两个飞跃”的发展路子。
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论述,指明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也为我们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利于澄清许多流行的糊涂观念,防止“左”和“右”的种种倾向和干扰。我们应当善于运用这个理论武器对农民进行深入的教育。
首先,要以“两个飞跃”的理论武装党员特别是干部,把社会主义农村发展趋势、必经道路、远大前景当作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群众拓宽视野,提高发展新的集体经济的自觉性。由于过去那种“大呼隆”、“大锅饭”式的集体化在农民心目中留下的恶感较深,必须向农民讲清,一方面集体化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新式的集体化与过去那种旧的集体形式有重大区别。新的集体化同高度集约化的及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联系,以农民群众的自觉自愿为前提,能够充分调动群众进行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积极性,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搞平均主义,生产力水平、经营形式、劳动方式、分配关系和农民的生活状况,都同以往有重大区别。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共同富裕的一条必经之路。
其次,“两个飞跃”的理论也从发展趋势上回答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出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农业所面向的不仅是村际间的小市场,而且是全国的大市场、世界的大市场,要发展外向型农业,要进行农产品多层次深加工。这就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武装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加工工业,逐步实现集约经营,取得规模效益,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如果长期停留在现有一家一户的手工劳动基础上,那就无法适应大市场的要求,当然也就不能使农民在高水平上富裕起来。这个道理要给农民讲清楚,帮助他们明确新集体化同大市场的内在联系。
再次,“两个飞跃”的理论有充分的实践基础。我国各地都涌现出大量成功的典型,应当运用先进的典型解释“两个飞跃”的理论,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苏南集体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事实,已经享誉全国。河南的老典型刘庄也是人们所熟知的,而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出现的新集体化典型,如河南巩义市的竹林村、临颍县的南街村、新乡县的京华公司等,同样应当做广泛宣传。广大农民了解到这样一些新集体的典型,就会增强实现“两个飞跃”的信心,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
同时,对于先富起来的农民也要理直气壮地进行“两个飞跃”、“先富——共富”的教育。要让先富起来的农民树立集体主义美德,树立帮助集体经济发展的责任感。这本身对于这些农民和全体农民都是有说服力的集体主义教育。
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组织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经济基础
毛泽东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用“两个飞跃”理论武装农民,不只是让他们认识未来发展的集体利益,而且以现实的经济为基础认识目前的利益。这也是农村集体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些同志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农村集体经济绝对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没有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经济基础,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邓小平所说的第一个“飞跃”,并不是完全取消集体经济,而是对旧集体经济的一种扬弃,它是双层经营,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包方仍然是集体,土地属于集体,还有其他的集体资产,特别是水利设施。不少农村有集体园林、牧场、集体工业企业。作为双层经营一个层次的集体经济还有组织有关增进集体利益的经济活动,如兴修农田水利、集体防治病虫害、推广先进技术等等。尽管不少地方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但是总体上它还是存在并起作用的。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集体经济都将会逐步壮大。所以,不能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就完全没有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经济基础,而实际上恰恰需要的正是利用这个基础让农民认识和关心集体利益。
不仅如此,这些年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又出现了多种多样多层次的服务性合作组织。尽管这些合作组织现在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也不够完善,但新的合作制雏形层出不穷,表现出一种新的趋势。所有这些正在构建的新型合作经济网络,也是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新的经济基础之一,这里同样凝结着农民的共同利益。
除了多种有形的经济组织关系之外,农民之间还有多方面的互助、联合、协作、社交等往来共事活动。由于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关系的长期统治,过去农民之间的互助交往关系有不少带有家族宗法甚至迷信的色彩。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公有制为主体,应当体现新型的互助关系。现在应当在农民中大力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共济、团结友爱、协作联合的精神风貌,这也是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抵制各类落后意识和丑恶现象的有力保证。
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巩固和运作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规律,就是思想领先。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个论点现在还没有过时。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用集体主义教育农民不但是巩固现有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是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必要准备。
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关键环节
诚然,农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条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关键还在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不仅那些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新涌现的集体化、集约化先进典型,主要是依靠那里的党组织带领(包括像史来贺、王洪斌、刘志华等先进人物的巨大作用),而且在广大的农村也主要取决于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程度。例如河南省舞阳县,就是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开展“富民工程”的。许多地方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现在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促进共同致富,一定要抓住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这个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整体素质,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党的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两个飞跃”的论述,提高他们带头维护集体利益的自觉性,学会发展集体经济和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本领。现在有许多党员干部不懂得“两个飞跃”的理论,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盲目性很大。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质的基础上,还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落实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具体责任。干部包村、党员包户、定期检查、奖罚分明,就是许多地方的成功经验。当然,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我们并不提倡空洞的说教,应当把思想教育同发展、深化改革密切结合起来,把农民的长远前景教育同眼前的利益结合起来,但是决不能丢掉、削弱思想政治工作,放弃教育农民的责任。我们应当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把集体主义教育变成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用先进的思想占领农村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