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盐渍土地质下基础外防腐施工研究论文_何佳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0

摘要:目前国内对盐渍土地质条件下,特高压输电线路基础防腐措施主要采取“外部防腐措施与提高基础性能相结合”的防护方案。其中,外部防腐措施主要是在基础表面涂刷防腐材料(HCPE)。本文通过工程应用实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盐渍土地质下基础外防腐施工开展研究,最终确保了施工质量,使基础防腐满足设计及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关键词:输电线路;盐渍土;基础外防腐;施工

引言

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昌古线)是目前我国电压等级最高的特高压线路。由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的13标段线路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和靖远县境内,线路全长122.479公里,新建基础、杆塔218基。其中,线路沿线的杆塔N4651-N4670线路段,属山前缓丘地貌,地形相对平缓,植被稀少,上覆地层为粉砂、黄土状粉土。经设计对线路进行勘测并对土试样进行易溶盐试验分析,最大易溶盐含量为1.93%,大部分地段地表有一层白色的盐霜,存在较明显的表聚性现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其化学类型主要为氯、亚氯、硫酸、亚硫酸盐渍土,按含盐量划分其类型属弱~中盐渍土。

1 盐渍土腐蚀对工程的危害

盐渍土是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3%,并具有溶陷、盐胀及腐蚀等工程特性的土。盐渍土是当地下水沿土层的毛细管升高至地表或接近地表,经蒸发作用水中的盐分被析出并聚集于地表或地下土层中形成的。盐渍土中盐的腐蚀主要有氯盐和硫酸盐的腐蚀,土中氯离子对对钢筋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硫酸盐对混凝土的腐蚀作用很强,对钢筋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2 基础防腐方法简述

昌古线13标基础主要采用板式基础和掏挖基础两种,针对这两种基础型式结合西北盐渍土地区75OkV线路工程的防腐蚀经验,依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和《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本标段设计对基础防腐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2.1适当提高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地基土对钢筋或基础混凝土的腐蚀等级判定,对强腐蚀等级采用C40基础,中等腐蚀等级采用C35基础,弱腐蚀等级采用C30基础,微腐蚀等级采用C25基础。

2.2掺加防腐剂。中、强腐蚀地区基础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等矿物掺合料。

2.3涂刷防腐材料。中、强腐蚀等级基础表面采用外刷改性高氯化聚乙烯防腐材料(HCPE),涂刷范围如下:

2.3.1开挖基础表面及垫层顶面全部采用防腐蚀涂层进行防护。

2.3.2掏挖基础在地表附近涂刷表面防腐涂层进行防护,涂刷范围为地面以下500mm及地面露出部分。

3 基础外防腐施工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前,应完成方案编制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涂料供应方必须提供涂料使用指南。

3.1.2混凝土表面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放置、养护和干燥,养护期间避免油污和其它化学药品的污染。

3.1.3环氧封闭底漆配漆时,按照漆:固化剂=5:1(重量比)的比例,将固化剂缓缓加入主漆当中,并且搅拌均匀。静置10-20分钟。熟化时间、适用期随着温度的提升而缩短。配置好的油漆应在6个小时以内用完。超过适用期的油漆,应予以废物处理,不宜再用。

3.1.4环氧煤沥青配漆时,应指定专人配漆,底漆、面漆开桶后均应搅匀,按规定比例加入配套的固化剂(甲组份:乙组份=10:1),加入量为一桶主漆配一桶固化剂。加固化剂后搅匀并静置熟化5~10min后使用(配漆时尽量不加稀释剂,以免降低涂料固体含量,如在冬季施工,漆料过稠,可加入不超过5%的稀释剂,稀释剂及稀释比:102环氧树脂涂料稀释剂,≤5%),漆料配好后宜在4h内用完(超过4个小时后不得调入稀释剂勉强冲稀再次使用),应少量多次配漆,避免造成浪费。

3.1.5 HCPE防腐涂料在使用时必须充分搅拌均匀,不得有沉淀、色差等现象。使用时一般不加稀释剂,如气温过低出现过稠不便施工时,可酌情添加高氯化聚乙烯防腐漆专用稀释剂。

3.1.6底材温度不低于5℃,且至少高于空气露点温度3℃,但不能高于50℃。涂料本身的温度应高于15℃,以保证正常的施工性能。施工环境温度以不高于35℃为宜。

3.1.7阴雨天或相对湿度大于75%时,应停止施工。

3.2施工工艺

3.2.1防腐涂装的基层处理。清除原先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疙瘩及其他凸起物,保证混凝土基层密实平整,不得有明显的蜂窝麻面,裂缝、麻面、气孔、脱壳、不平处应采用专用腻子修平;当有碱性盐份析出时,应彻底清除后方能进行涂刷;表面经纬平整度要求2m范围内落差小于2mm;混凝土表面涂刷前的最大含水率不应大于6%,若超过时则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潮湿部分后方可进行施工。

3.2.2防腐涂层的涂刷。采用滚涂法施工,使用长毛滚筒蘸防腐材料涂满混凝土基础表面;不允许出现漏涂、针孔现象。防腐完成后让其静置自行干燥,至少保持8小时不能移动,且不够淋雨、泡水,实干。

3.2.3涂层厚度控制。涂料施工应严格掌握用量和膜厚的关系,满足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有效涂层体系要求。根据化工行业现行标准《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技术规范》SH3022-1999对于漆膜厚度的要求,结合昌古线工程特点,HCPE防腐涂料的涂刷厚度及道数,参考表1。

备注:若由于膜厚不达标,须复涂,复涂时前道必须完全干燥,加涂层膜厚不应小于30μm。

3.2.4复涂间隔时间控制。应在前一道涂料表干后、完全固化前涂下一道涂料,由于底材的温度不同,其每道涂层的涂刷时间间隔是有差别的,就昌古线而言,涂刷间隔时间参考表2执行

3.3施工后注意事项

3.3.1涂料施工后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漆层水淋、风蚀等破坏。涂料施工后4小时内忌水淋。涂料成膜后应检查成膜均匀,无任何针孔起皱或其他弊病,反之应采取方法消除。

3.3.2涂完最后一道面漆后,待漆膜完全干燥后方可回填夯实基坑,回填时,注意保护好漆膜不受破坏。

3.3.3打开桶盖后如一次不能使用完,应及时封好桶盖,以防溶剂挥发影响后续使用。

3.3.4现场施工结束及时填写过程质量检验记录(基础外防腐处理签证记录表),该检验记录作为现场隐蔽工程验收签证的依据之一,也作为工程档案资料的组成部分。

4 防腐蚀涂层质量检验

应对防腐层的外观、厚度、漏点和粘结力进行检验。外观、厚度、漏点检验应在防腐层实干后、固化前进行,粘结力检验可在实干或固化后进行。

4.1外观检查。涂刷过程中采用目视法检查涂层的外观质量,保证涂膜光滑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无气泡、流挂、开裂及剥落等缺陷;

4.2厚度检查。用磁性测厚仪检查,以最薄点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每2基为1组,每组抽查1基(不足2基也抽查1基),测基础两端和中间共3个截面,每个截面测上、下、左、右共4点,符合规定为合格。涂层厚度底层封闭漆、中间层、面层每层厚度应在40-50µm、总干膜厚度不小于300µm。防腐层,表面应呈平整、光滑的漆膜,对缺陷处应在固化前

补涂至符合要求。

4.3漏点检查。每一道面涂刷完毕,在实干后、固化前应立即用目视法进行漏点检查。漏点部分重新涂刷。最终,固化后应再次进行漏点检查,确保每一道面涂全部涂刷到位。

4.4粘结力检查。

4.4.1防腐层应符合下列规定:用锋利刀刃垂直划透防腐层,形成边长约40mm、夹角约45度的V型切口。用刀尖从切割线交点挑剥切口内的防腐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认为防腐层粘结力合格:实干后只能在刀尖作用处被局部挑起,其他部位的防腐层仍和基础粘结良好,不出现成片挑起层或层间剥离的情况;固化后很难将防腐层挑起,挑起处的防腐层呈脆性点状断裂,不出现成片挑起或层间剥离的情况。

4.4.2基础涂层需进行耐碱性、附着性和抗氯离子试验,相应委托试验各做一组涂装试块参照《漆膜老化测定法》(GB1865)。

5 结束语

盐渍土对输电铁塔基础的破坏不容忽视,基础外防腐是目前基础防腐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昌古线基础外防腐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验方法等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为今后其他线路工程在基础外防腐施工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2]《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

[3]《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14).

[4]《防腐蚀涂层涂装技术规范》HG/T4077-2009.

论文作者:何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  ;  ;  ;  ;  ;  ;  ;  

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盐渍土地质下基础外防腐施工研究论文_何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