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唐红领

唐红领

芜湖市妇幼保健院 241000

【摘 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00例,基于回顾性分析方式,探究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300例,以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为指导,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比实施预防措施前后1年内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和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一方面,对于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概率,2015年为3.7%,2014年为13.6%,2015年明显低于2014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对于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15年为99.7%,2014年为94%,2015年明显高于2014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自身特点、护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护理管理工作等均属于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通过实施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广泛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53-02

新生儿机体免疫功能未得到完全发育,且抵抗力较低,基于住院期间,易出现不同的护理风险事件。鉴于此,新生儿护理对护理质量具有较高要求。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在带给患儿痛苦的同时,可能导致医疗纠纷,致使医院形象大跌[1]。为分析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本院以2014年的300例新生儿和2015年的300例新生儿为对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00例,其中,包括男169例和女131例,30-40周为胎龄,(35.2 1.26)周为平均胎龄。1950-4350g为出生时体质量,(3312.4 421.52)g为平均体质量。针对分娩方式,209例自然分娩,76例阴道助产,15例剖宫产。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00例,包括男158例和女142例,29-41周为胎龄,(35.6 1.29)为平均胎龄,1900-4300g为出生时体质量,(3357.5 430.86)g为平均体质量。针对分娩方式,包括216例自然分娩,71例阴道助产,13例剖宫产。2014年和2015年的所有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和分娩方式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

1.2.1新生儿自身特点 新生儿,即刚出生至28d的婴儿,新生儿各个器官和系统未得到完善发育,以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为显著代表,其皮肤和黏膜等易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袭。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蕴藏丰富的毛细血管,皮肤具有细嫩的特点,且角质层发育尚不完全,易导致擦伤现象的发生。新生儿皮肤含有大量水分,且pH值偏高,为致病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若分娩过程中,吸入污染物,例如,黏液、胎粪和羊水等,易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缺氧、呼吸窘迫等症状,需通过器官插管、机械通气以及吸痰等方式进行治疗,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1.2.2护理管理工作 由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护理工作任务繁重,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基于长时间的工作条件下,导致护理人员十分疲惫,致使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另外,新生儿科病房和设备等硬件缺乏完善,未严格实行消毒隔离制度,导致交叉感染现象频频发生。

1.2.3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综合素质低的问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缺乏应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未严格执行日常护理工作。

1.3防范措施

1.3.1强化业务培训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的技能培训和专科知识教育,指导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护理工作职责、护理流程和相关的安全标准,采用正确的方式,合理使用医疗设备,促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达到业务培训的目的,为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护理人才队伍奠定基础。同时,引导护理人员以医院规定为依据,做好巡视、查对和护理文书书写工作。

1.3.2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 以实际情况为指导,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合理搭配高、低年资护士。构建护理管理小组,其小组以护理部主任和病区护士长为主导,强化病区管理,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落实消毒和杀菌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概率 对比2014年与2015年新生儿护理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概率,2015年明显低于2014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2014年与2015年新生儿护理中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对比

3讨论

新生儿护理属于十分繁琐的工作,然而,照顾新生儿、避免护理风险事件是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2]。其中,护理工作不规范、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低、缺乏责任心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威胁着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全[3-4]。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新设备和新技术逐渐被引进,从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是新生儿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5-6]。

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3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发现新生儿护理中存在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且新生儿自身特点、护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护理管理工作与其存在密切联系。基于此,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将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应用至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相较于2014年,2015年新生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下降,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基于分析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的前提下,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增加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侯雪梅.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3:386.

[2]凌敏.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4:255+206.

[3]邓莎.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当代医学,2015,29:88-89.

[4]杨仕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213-214.

[5]沈甲之.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4,22:117-119.

[6]陈小蓓,张蓉.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4,02:26-28.

论文作者:唐红领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唐红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