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态势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节事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在我国城市的发展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节事活动,既张扬了城市的个性,繁荣了城市经济、文化生活,也发挥着“依节造势、因节发展、以节兴市”的作用,往往成为一个城市最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的事物。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城市节事活动尚处于不成熟阶段,需要进一步引导、规范和管理。研究城市节事活动发展态势,总结其发展规律,对于正确把握和预测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城市节事活动的特征
通过整理分析笔者获取的各项样本数据和文献浏览归纳,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举办城市规模不一、数量众多、态度积极
从城市规模上看,大到北京、上海这样的直辖市,小到县级市乃至于建制镇,几乎都有各自的节事活动;举办节事的城市(镇)数量、每一城市举办节事的数量都还处于继续增加的趋势之中。
2、节事类型多样,资源导向型节事较多,选题存在雷同现象
目前对我国节事活动的类型划分,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调查所得基础数据和背景情况,按主题将我国城市节事活动分成八种基本类型。在八种基本类型中,以物产餐饮型、历史文化型、民俗风情型和自然景观型所占比例较大,四者合计占样本总数的74%。这一结果反映了我国节事活动的举办往往是依托于当地最具比较优势的资源和物产,对应了我国自然资源多样、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厚、物产特产富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等特点。而博览会展型、娱乐游憩型和运动休闲型比例较小,三者总共才占样本总数的18%。这一结果说明目前我国在会展业、体育产业和娱乐业方面,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可预见,其增长潜力将十分可观。
除了节事类型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还可发现我国的节事活动在主题选择上也存在相互模仿、产品雷同的现象。比如仅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节事活动,就有广州国际茶文化节、重庆国际茶文化节、安溪茶文化节等。此外,节事活动的文化含量不足,不管什么主题的节事活动,大多有一些模特大赛、演唱会、健美赛等与主题相关不大的活动。
3、主办者以政府为主,呈现出运作模式多样化、市场化走势
目前我国城市节事活动多数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主办,按行政方式运作的较多。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城市节事活动的运作模式也已呈现出多样化、市场化的趋势,市场规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强的作用。我国节事运作方式有四种主要类型:(1)一级政府(市政府)主办模式;(2)政府某行政部门(如旅游局)主办模式;(3)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模式;(4)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
4、多数节事公众参与不够理想
由于多数城市节事由政府主办,当地居民和普通游客的参与程度不高,有些节事缺乏与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连接,知名度不高,种种原因导致节事参与者人数偏低。由于参与人数未达到理想的门槛人口,导致节事活动成本过高,节事效益不够显著。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节事参与人数不超过30万人次,其中5万人以内的占样本总数的35.5%;5~10万人的占16.1%;10~30万人的占25.8%。三者合计占总样本的77.4%。而100万人以上的仅占6.5%。对于一个13亿人的人口大国,这样的节事参与人数并未达到理想水平。
5、多数城市节事举办历史不长,节事品牌尚在成长之中
与西方一些具有长期举办历史的节事相比,我国多数城市节事活动举办届期不长,能持续举办并发展成为国际节事活动的则更是凤毛麟角。通过对176个节事活动举办届期的样本统计,可见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节事活动历史不超过4年(假设每年一届)。从节事届期的分布上看,节史在1-4年(届)的城市占总样本数的60%以上。举办届期超过10年以上的城市仅占样本总数的18%左右。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一批大规模、高品位(档次)的节事活动正在逐步形成,如青岛啤酒节、大连服装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城市节事品牌。
我国城市节事活动的时空规律
1、空间规律
根据对436个城市节事活动样本的分析,可得出我国城市节事活动的空间分布图,从中可以观察到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呈现3个集中地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4个亚集中区域:川渝地区、滇中地区、桂中地区、东北中部地区。
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形成以上的空间分布规律,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节事活动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旅游环境和市场发展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旅游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节事活动的规模、节期和水平。
2、时间规律
我国城市节事活动往往规模不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其时间规律表现为:
节事活动举办的历史越长,其知名度往往越大。如举办届数较长的大连国际服装节(1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19届)、山东国际潍坊风筝节(21届),都已成为我国著名的节事活动。
通过对252个节事活动举办月份的样本统计分析,可见节事活动在一年内的安排集中于4、5月份(春季),所占比率为10.7%、19.43%,以及9、10月份(秋季),所占比率为22.62%、17.06%,而秋季节事多于春季,二季共计占了70.35%。
我国节事活动的举办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原因,一是我国城市节事活动的举办往往是依托于当地最具比较优势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节事活动内容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此外,春秋二季气候适宜,是旅游者出游的最佳时间,以致许多节事活动都在春秋二季举办;二是受季节性影响较小的博览会展型、娱乐游憩型、运动休闲型等节事活动的所占比例较小。
通过对135个节事活动节期长度的统计分析可见,多数节事的节期介于2-10天之间,所占比率为60.74%,而综合性的节事活动,往往节期较长,一般为60天以上,所占比率为10.37%,说明了目前我国许多节事活动的影响力和范围都是很有限的,节事活动往往成了当地人自娱自乐的活动。
节事活动的影响效果符合指数函数规律,即前几届效果增长速度较快,后来呈缓慢增长;节事活动吸引力边际效用随时间递减,同一项目在第二次上演时比第一次上演的吸引效应大为减少,依次类推;节事投入产出比随节事活动生命周期而变化。成长期需要较多投入;成熟期经济产出远大于投入,并且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衰退期又会出现产出不及投入局面。
讨论与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推进节事活动理性发展
同国际水平相比,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视野不够宽阔,基础数据缺乏积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定性研究不足,研究成果大多缺乏理论背景,理论研究尚不够系统化。对此,应加强节事活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以增加学科的学术积累,同时要注重把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以科学地指导各地节事活动的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其更大的应用效益。
2、举办节事活动,必须遵循必要的管理原则
从根本上来说,城市节事活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在其运作上,应当遵循必要的管理原则:
公众参与性原则:广泛的参与性是节事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地方性与国际化原则:根据当地实际,应对市场需求,利用独特优势,选择鲜明特色的主题定位,是成功举办节事活动的支撑点,同时国际化也是节事活动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地方性与国际化之间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贯穿于节事活动创建、培育和发展的全过程,是节事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确定性与规范性原则:节事活动虽然是一种动态的吸引物,但又必须在动态中寻求某种确定性和规范性,所谓“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严谨周密的管理和确定性是塑造节事主题的关键,是节事活动产品化的基本条件,也是著名节庆获得巨大效益的成功秘诀。
市场化与产业化运作原则:节事活动既然作为产品进入市场,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注入“成本与利润”、“投入与产出”的理念,建立“投资—回报”机制,吸引大企业、大财团以及媒体的参与,通过出色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以节养节”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产业化运作则是围绕节事活动,以招标投标、合同契约的有序竞争方式进行,并逐步形成新兴的“节事经济”和“节事产业”。
系列化与品牌化原则:节事活动的系列化运作要依据传统性、文化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特点,以形成不同时间尺度、不同规模等级的系列节事活动。系列化运作包括节事活动类型的多样化和活动时间的系列化两个方面。而节事活动品牌化运作包括产品化、制度化、产权化三个方面。
3、加强节事活动宏观调控和指导,促进时空分布和类型更趋合理
在节事活动的举办中必须强调因地制宜,强调宏观调控和指导,以促进节事活动的时空分布和类型更趋合理和完善,并形成良性的竞合态势。
东部地区的城市,要充分利用经济文化及旅游业高度发达,商务、娱乐、休闲、游憩、服务、文博、修学等产业基础强大,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努力提升节事活动品质、促进其升级和转型,形成一些与城市目的地融为一体的标志性节事,同时要大力开发博览会展型、运动休闲型、娱乐游憩型等节事活动。
而西部地区的城市则要立足于资源现状,着眼于市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民俗风情浓郁、物产特产富饶的优势,大力发展以资源性为主体的节事活动,培育出源于资源而又高于资源的地域特色鲜明、民族特色突出的重大或标志性节事活动。
4、渐进式地推进节事活动的市场化运作
鉴于我国节事活动还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现状,其市场化运作需要渐进式地推进。“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是一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模式。针对节事活动运作涉及部门、行业和企业众多,需要政府对其运作实行整体协调的实际,应该在现有的会展办、大型活动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城市政府的专业节事管理部门,加强对节事活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同时建立节事专项资金,为节事活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而节事本身的运作则由专业节事公司操作。
5、强化节事活动促销与城市目的地营销
一流的策划,一流的产品,再加上一流的促销,才能创造一流的效益。节事活动时间短,产品性质特殊,临时调整难度大,对促销的要求较高,除一般促销手段外,还应该采取聘请专业性中介公司,努力推进市场化和专业化运作;建立网站,通过互联网促销;多节联办,组合产品,联合促销等方法。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节事活动在地方品牌化中的作用,将节事活动作为城市特殊的营销战略或城市目的地营销计划的组成部分,融入到城市营销或营销城市的活动中去。
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标签:城市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