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连接成整体结构体,必须使用混凝土浇筑的手段对高低层进行密实。后浇带施工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可有效防止建筑工程中裂缝的产生,作为混凝土刚性接缝,后浇带适用于工程后期趋于稳定变形的结构。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本文将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
前言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满足现实发展需要,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在房屋建筑发展新时期,一方面促进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房屋建筑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比如,在房屋建筑中,人们对后浇带越来越重视,对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所谓后浇带就是在房屋中的墙梁等中预留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对其进行浇筑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混凝土地带,它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降低混凝土收缩和建筑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等对房屋建筑质量的影响。在具体的应用中,后浇带又可以分为多个类型,比如,有解决建筑结构沉降问题的沉降后浇带;有防止混凝土温度变化影响的温度后浇带;还有避免由于收缩开裂的伸缩后浇带。总之,目前后浇带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面,我们就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1.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述
后浇带技术广泛运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界有很大差异时,建筑结构就会发生裂缝,不均匀的沉降也会导致这一现象。结构发生裂缝就代表着结构的稳定性,强度都会受到影响,给人们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时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和结构设计的约束下,在底板、横梁和墙体等位置预留施工缝,基于构建物自然膨胀或者收缩的理论,一段时间后用混凝土材料将预留的施工缝进行填充,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性。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点。第一点,能有效的避免建筑工程中结构发生裂缝这一现象,同时减少模板的使用度。第二点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结构强度要提高很多。
2.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商业建筑,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和框架结构,内墙为蒸压泡沫混凝土砌块和水泥聚苯板隔墙,总建筑面积约44621m2(含地下室约5810m2),建筑总层数十九层3幢,地下负一层作为车库使用,建筑总高度约62m。
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了混凝土规范中规定的相应伸缩缝最大间距,结合建筑场地内地基土体持力层的土质条件、基础形式以及上部结构的布置等综合因素,考虑到场地内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量能控制在较小范围内,经相关专家研究决定,采用后浇带法进行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楼板的浇注施工,将该高层建筑的主楼与裙楼基础(包括地下室)连成整体进行施工。
2.2后浇带法施工技术
1)在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后浇带周边区域混凝土的浇注质量,防止浇注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或混凝土振捣不够密实的现象。在后浇带两侧,应采用相应的钢筋支架钢丝网进行隔断,其两侧的断面形式应由结构设计人员进行专门的深化设计。当在地下室底板进行施工时,因为该区域防水要求较严格,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设置不应留成直槎。相关施工单位应专门安排技术人员负责后浇带区域内在周边混凝土浇注期间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区域内预先铺设好的钢筋被踩弯、压弯或浸水锈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在后浇带区域进行封闭浇注施工前,应清理干净后浇带区域内的杂物,做好预先铺设钢筋的除锈措施,将后浇带周边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凿毛,并涂刷足够的界面剂,后浇带浇注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周边两侧采用的至少提高一级,并应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微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浇筑后的收缩变形。
3)通常情况下,对于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时应力过大导致开裂而设置的收缩后浇带,在混凝土浇注两个月后,可认为其已经完成了60%以上的收缩变形,可进行后浇带区域的封闭浇注施工;对于为防止高层建筑结构中主楼与裙楼之间的沉降差过大而引起两者交接处混凝土开裂而设置的沉降后浇带,应等到主体结构封顶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封闭浇筑,即要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先施工,待高层主楼与裙楼之间的沉降差异释放了大部分,或者通过沉降观测的方式,当确定高层建筑的沉降量已经较小时,可预估高层建筑结构的后续施工过程中,高层主楼与裙楼之间沉降量差异能处于允许范围之内并可以控制时,也可对后浇带混凝土提前进行封闭浇筑施工。
4)在后浇带封闭浇注施工之前,应在结构设计图纸上的相应地方明确标明不能堆放施工设施、材料等荷载在后浇带附近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并充分做好后浇带周围两侧的临时支护体系,特别是目前大部分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注施工中采用的模板体系拆除很快,在这种情况下更应注意后浇带周边附近的支护体系的质量,防止在模板快速拆除的过程中出现支撑松动、变形等引起后浇带周边楼板结构的开裂。
5)底板后浇带施工,底板后浇带一般铺设3层钢丝网作为侧模支护体系,采用钢筋作为混凝土楼板骨架。部分房屋楼板施工中还可采用快易收口网作为侧模支护体系以代替钢丝网,但混凝土浇注时,应防止严重漏浆的现象发生,避免影响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为确保整个主题结构的施工质量,后浇带区域内的钢筋骨架与底板钢筋之间不应焊接,在后浇带未封闭浇注施工前,应防止钢筋骨架长期浸泡在水中,并为防止污水、杂物等进入后浇带区域,可采取各种有效的临时性保护措施。例如,在底板后浇带周边两侧用砖砌筑宽度6cm,高度12cm的砖墙,在底板板面与砖墙的转角交接处采用适当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抹成砂浆圆弧,在砖墙上部再用胶合板对整个后浇带区域进行封闭保护。
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要求
3.1混凝土方面的要求
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中,在混凝土方面,我们需要主要两个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第一,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后浇带中的混凝土,我们要使用没有收缩的混凝土,并且后浇带中的混凝土在强度方面要和以前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相同或者比它的强度还高。第二,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在混凝土浇筑时间方面,不同的后浇带类型,其浇筑时间也不相同,比如,对于沉降型的后浇带,需要在建筑物沉降稳定以后,在对其进行浇筑;而对于伸缩型的后浇带,我们需要依据先浇筑的混凝土的伸缩情况进行浇筑。
3.2后浇带施工的要求
在对后浇带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达到以下施工要求。第一,对于后浇带的接缝处理上,接缝的形式要依照施工图纸对其进行施工。第二,在对后浇带的两侧进行浇筑之后,我们需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对其进行防护,比如,它的四周设置一些临时的栏杆进行防护。第三,对于后浇带跨内的一些梁板,由于它的两侧长期是悬臂受力,因此,在对其进行浇筑的时候,跨内的一些模板和支撑不能立刻拆除,要在它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再进行拆除。
4.结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质量影响着建筑物整体质量,所以后浇带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施工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后浇带的设置以及后浇带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提出了施工技术注意要点,完善了后浇带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同时使建筑物更加稳固及美观,为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振雨.刍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2,(5):976-977.
[2]陈志明.探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22):71.
论文作者:姚志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底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