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与生活》中“实用功能”部分的解读论文_韩锐

关于《美术与生活》中“实用功能”部分的解读论文_韩锐

摘要:《公共艺术(美术篇)》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教材中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中职学生设定了贴切、实用的课程,教材中展示了大量的经典美术作品并做了相应的解读,为学生提供了赏析的平台,也开阔了眼界,对于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增强艺术修养有很大帮助。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艺术修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显得非常重要。依照中职学生职业学习的特点要求,结合学生未来学习就业的总体趋势需要,笔者对《美术与生活》章节中的“实用功能”部分,做了进一步的解读。

关键词:实用功能;动手能力;中职学生

《公共艺术(美术篇)》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教材中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中职学生设定了贴切、实用的课程,教材中展示了大量的经典美术作品并做了相应的解读,为学生提供了赏析的平台,也开阔了眼界,对于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增强艺术修养有很大帮助。

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艺术修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显得非常重要。依照中职学生职业学习的特点要求,结合学生未来学习就业的总体趋势需要,笔者对《美术与生活》章节中的“实用功能”部分,做了进一步的解读。

首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要帮助学生明确此部分内容在整个章节中所处位置,以及此位置的原因。此部分内容主要讲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在美术与生活章节中,共讲解了“个人表现”“实用功能”以及“承载文化”三部分内容。从三个侧面讲解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明确一个观念——美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不仅仅是学习美术的人才需要,美术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艺术的欣赏水平要与最后的动手能力相结合,所以对于“实用功能”部分的解读与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部分,教材中展示的是清代《霁清金彩海宴河清尊》、1902年法国工艺品《头饰》以及我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在教材解读中提示,美术的实用功能主要反映在生活用品、工业产品以及建筑物等方面。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实用型的产品、用具都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在我们使用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物品实用功能的需求,也满足了对美的精神享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头饰》的讲解在介绍这件工艺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实用功能的同时,可以引入东西审美文化对比的互动,请同学们搜索中国古代的发簪图片,与法国的头饰进行对比,从直观的感受上进行区别与了解,在学生分享自己对不同文化下的同类产品设计差异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建议同学尝试就地取材为班里的某位同学进行一个发饰的设计,这样的互动训练有助于中职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进行设计意识与目标意识的训练,在训练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以下几种意识将得到培养:1.审美应用的意识。在这样的训练模式中,学生会逐渐习惯“看到——学到——用到”的行为模式,时刻保持“我学了”是为了“我要用”的实践应用的意识;2.设计目标的服务意识。在训练中每一个参与设计的学生都有明确的服务受众,设计的目标感强,最终的评价要由受众(虚拟顾客)确定,因此所有的设计者自然要考虑受众的需求,按照受众的喜好结合自身的审美与实际技能水平进行设计,这样自然培养了中职学生未来就业中的服务意识。3.知识能力转化意识。知识是能力的前提,知识的储备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中职同学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缺乏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意识。在学知识的时候就是学知识,学习时目标不清,甚至只是为了可能考试而学习,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所学知识的实际效能,同时也容易使一些同学产生知识无用的错觉从而导致学习倦怠。在课堂上马上学当下用的训练模式中,会很大程度改变这样的状态,会让学生每学到一个知识点就去想,这样的知识在哪里能“用”,我要怎样去用,怎样才能最快最好地将我所学的变成一种能力,我学的能够帮我做什么?甚至更直接地想,这样的一项知识能帮我做出一件怎样的产品。有了这样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会目标感更明确,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会加快,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热情也会自然得到提升。

在讲解北京《国家游泳中心》的案例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认知习惯,为学生讲解“水立方”的设计理念、膜结构的技术创举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于中职学生,可以偏重于对建筑美学的欣赏培养与设计理念的引导,还可以请同学们以“水立方施工总指挥”的身份设想并写下一份施工计划书,计划书中要求涉及物资监管、进度监管、质量监管、人员调配等方面内容,写好后在班内进行交流,并评出“最牛总指挥”。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与协作意识,通过虚拟角色的设定,每一位“总指挥”都需要对水立方的施工负全责,从全局出发考虑,当学生能够从全局考虑一个工程的设计时,就能够体会作为具体承担施工的每一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敬业有序是多么重要,这样的训练目的在于,通过设计施工方案、全班竞标、集体评选等环节帮助同学们培养职场中服务大局,敬业有序的职业素养。

美术,是一门公共艺术,它不仅能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服务人们的生活。作为职业学校的一门艺术欣赏课,《公共艺术(美术篇)》不仅仅要完成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审美能力的任务,还应该借助课程的平台随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意识以及职场的规则意识,这样,才能够使优秀的教材成为优秀人才的真正支柱。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交通学校 030016)

论文作者:韩锐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关于《美术与生活》中“实用功能”部分的解读论文_韩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