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赵秀林铜雕艺术工作室,312000)
摘要:铜雕塑艺术品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同时还包含有许多悠久的历史考察价值。这篇文章主要研究分析了铜雕塑艺术品市场价值的发展情况,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发展的科学化规律,从而为推动整个铜雕塑艺术品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铜雕;艺术;价值
1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的年代,迅速膨胀的人口带来了城市文化的空前高涨,人们对城市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中的城市环境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具体有型的载体之一,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美化了城市环境的前提下,还体现出了城市文化,彰显了时代精神.本文通过研究城市铜雕塑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目的在于使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创造人类美好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和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2 雕塑艺术价值
铜器在造型方面,或为了提高实用功能,或因生产条件的发展,或因时代风尚,各朝代都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各种器形的美学价值在于形象的创造满足着一定的情感要求,富于变化的造型给人以多样的印象,有挺拔、茁壮、稳重、秀美等等不同的感觉。铜雕塑艺术品市场的资产主要品在于铜雕塑的艺术水平,其水平就决定了该项艺术在现阶段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我们根据一些现有的铜雕塑艺术品可以发现,当前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铜雕塑艺术品都是需要同一些鉴定部门给予科学化的鉴定之后,才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如果出现一些不符合实际市场发展需要的作品时,就要根据市场和结合铜雕塑手工工艺的精细情况来加价。
世上的东西一般是物以稀为贵,铜雕塑艺术也不例外。铜雕塑艺术家的秉性不同、表现手段不同、生活的经历也不同、寿命也有长短,众多的原因致使铜雕塑艺术家的“产量”大不相同。如性格不同往往导致铜雕塑艺术家们的快慢,表现手段的差异更使创作速度有巨大的区别:善于大写意手法的作家一天之内完成1副或者2副是没有问题的,而以手工的完成情况也会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有的铜雕塑家一生生活稳定创作勤奋,身后留下大量的作品;而有的铜雕塑家翰不虚动,每件作品往往是长期思考,深思熟虑久不动笔,且可能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没有创作的时间与空间。总之,不同的铜雕塑艺术家其一生创作的数量可能有很大悬殊,高产的一生数万,量小的仅有千余甚至以百计。在同样的水平层次,作品少的铜雕塑艺术家市价往往更高,如齐白石是位高产的铜雕塑家存世作品数万件,而傅抱石则存世作品不多,粗略估计仅有数千件。齐白石的艺术造诣当然不比傅抱石差,但同样尺幅一般傅抱石的价格却略高。再如:三星堆铜雕塑内涵丰富,富于想象力,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与图腾崇拜色彩,是为东方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古老巴蜀文化的缩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造型手法上,广汉铜雕塑体量饱满,既具备传统雕刻的具象写实特点,又兼具抽象夸张的艺术表现力,将张力十足的线与面统一在一起,反映出古巴蜀人的审美观及社会生态。
3 中国铜雕塑市场价值
众所周知,中国的雕塑艺术品市场近年来风生水起,07匡时秋拍,雕塑就拍出9488240元,占专场成交额76.48%;中国六朝《石灰岩兽雕像》更是在苏富比以547.2万美元成交……铜雕塑艺术作品将要逐渐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一个新的雕塑市场将在中国逐渐形成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中国雕塑作品将逐渐成为拍卖收藏市场的新宠。但中国的雕塑市场又同国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何借助“互联网+ ”做大做强中国雕塑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2015年11月9日,全球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开辟的独家“宇达铜雕塑频道”正式上线。这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西宇达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与雅昌艺术网建立的强强合作新模式,也是宇达公司为国内外雕塑家建设的“互联网+”雕塑艺术新平台。是铜雕塑艺术收藏品走向高端市场全新尝试,也是对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价值的示范性界定与倡导,更是构建拍卖市场诚信的一大创举。搭建了国内外雕塑家作品走向市场的平台,让艺术作品和市场紧密对接,推动中国雕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旦中国铜雕塑艺术品市场被打开之后,就会大量的涌入一些参假的赝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从而扰乱了整个交易市场的科学化发展。当前我国的铜雕塑艺术品市场发展主要根据《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来进行有效的统计数据,因为这些具体的数据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在该项市场发展的过程投入力量的大小,这种形式高端化艺术产品可以指导我国的铜雕塑艺术市场迈向更高的层面。
4 铜雕的实用功能
热着色处理技术,指的是以金属材质(主要指铜及铜合金)的艺术品表面采用加热同时进行着色的新技术。在国内,室外大型铜雕塑表面着色,过去均采用单一的冷着色古铜色或古铜色加绿,给人以冷冰冰单调的感觉。同时,冷着色过程会伴随大量污水产生,容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自2005年铜雕塑表面热着色技术引进国内以来,经过艺术铸造行业的实践和努力,这种着色技术在国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主流的着色技术。在欧美热着色基础上,通过在实践中尝试、摸索,目前已形成棕加绿色、黑里透红色、黑底多绿色、银灰色等较完备的热着色体系,中国的铜雕塑才真正靓丽起来。
参考文献
[1]徐世玉.藏族装饰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16).
[2]胡莹莹.论儿童视角对构置文学空间的意义与价值――以新时期小说文本为例[J].长城.2010(12).
[3]李建华,冯丕红.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递进[J].武陵学刊.2011(04)
论文作者:赵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铜雕论文; 市场论文; 艺术论文; 艺术品论文; 雕塑论文; 中国论文; 价值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