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大学课程整合的实证研究论文_武燕玲

信息技术与大学课程整合的实证研究论文_武燕玲

武燕玲(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在一项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与教学的试验中,采用调查法,对理工类、新兴理工类和经管类三类课程,从整合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整合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教师们开始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是具体落实到教学方法上还有一定问题。建议今后将课程整合作为研究项目进行立项,将教学设计方案纳入项目立项的审核体系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整合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7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138-01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项目作为大学课程改革的尝试,聚集了全国优秀的学科教师和课程资源,代表了全国较前沿的水平。在信息技术与大学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探索中,这些教师的想法、设计对未来大学课程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值得今后继续推广,比如通过实验方法评价课程整合效果,对学科教师来说是一种创新。从具体教学过程上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有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教学环境下,越发凸显其优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等等。

然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作为课程整合项目,它并不等同于将课程视频化、网络化,其目标在于将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在教学中,并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会受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影响,对项目的认识不是很清晰,认为这只是一个类似于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因此,项目组在进行课程的具体开发中,主要出现的不足有:

1.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对教学设计不够重视

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应贯穿于课程开发的每一步骤。从整合目标的表述来看,尽管我们确实能够发掘出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如“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效率”等,但在项目书的课程改造、教学实践方案中,均没有提出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性、积极性的具体办法。在访谈中也发现,有些项目组将大量精力投入在工具开发、教科书编写中,对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等教学问题考虑不足。

2.整合理论上的支持尚显不足

项目组成员多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专业知识扎实,对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随着信息技术工具与教学活动的融合,为改变课堂模式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教师们往往会将录制教学视频、制作课件、建设网站等同于课程整合。在访谈中,项目组负责人表示,通过与专家的进一步沟通交流,他们对该项目的认识得到了深化,比如“我们的认识变得更为清晰了,认识到课程项目应该侧重于如何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充分交流和沟通后,我们整个项目团队的认识发生了跨越式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的认识包括:通过该项目建设,要在课程中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3.基础课程改革面临多重困境

基础课程如大学物理、大学数学,往往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却非常有限。教师要在短期内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知识点,势必会减少师生互动的时间。此外,课程的考核方式也阻碍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如“普通物理学”知识点很多,而开课班级大都是上百学生的规模,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确实挑战很大。

4.小结与建议

从本次课程整合的实践来看,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些成功做法值得今后大力推广。但也可以发现,教学涉及环节仍需加强。如果内容评价会带来僵化课程建设的作用,那么对课程开发的步骤做一些调整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不断深入的过程,每一个最基本的循环,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行动研究强调研究的“参与”和“合作”以及对于研究过程本身的“反思”。因而,行动研究法能够为大学教师提供较为系统的课程开发步骤,并且每门课程的开发都能够独立成为一次研究活动,避免整合方式的雷同。以行动研究法开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项目”能够让课程开展具有系统性、持续性、科学性。

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行动研究,项目组可以邀请跨学科人员的加入。而课程整合作为一个跨学科工程,本身也需要学科教师与教育技术领域、课程领域、信息技术领域学者的携手配合。另一方面,从项目立项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教学设计的方案作为项目立项审核的指标之一。项目立项审核作为项目设计的风向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应及早打破考核方式的单一化,重新定义我们希望学生掌握的是什么,从而制订出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留给大学教师们更多发挥教学天赋的空间。否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提高教学效果将是巨大的挑战。

总之,大学课程信息化已逐步从“拿来用”的阶段转向了“如何用”的阶段,而“使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项目顺应了这种转变的需要。这样一次有益的探索尝试给我国大学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随着更多的大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评价学习效果,大学教学质量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生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3).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8-15.

[3]Ralph W 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刘慧兰.用行动研究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中国成人教育,2007(9):135-136.

论文作者:武燕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与大学课程整合的实证研究论文_武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