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吴金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吴金辉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方法。结果 78例患者经过确切诊断,积极治疗后,76例患者很快获得痊愈,2例患者病情加重,但后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也获得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挽救患者的听力。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是指由于细菌直接侵入中耳引起的中耳黏膜及骨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改变。病变范围包括咽鼓管、鼓室,并可延及乳突气房,致成急性乳突炎。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邻近结构鼻、鼻窦、腺样体、扁桃体炎症或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婴幼儿抵抗力低,中耳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喂奶姿势不当等,是易患中耳感染的因素及诱因;在不清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擤鼻、咽鼓管吹张、鼻腔冲洗及鼻咽部填塞时,致病菌可循咽鼓管侵犯中耳,鼓膜创伤致细菌经外耳道进入鼓室;或血行感染亦可引发本病[1]。现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方法,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11~26岁,平均年龄(18.2±2.3)岁。

2病因

2.1致病菌

致病菌常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比例下降,而金黄色溶血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增加,幼儿则以嗜血流感杆菌更为多见,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也可致之。

2.2感染途径

2.1.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2.1.2外耳道鼓膜途径:不符合无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创伤,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

2.1.3血行感染:极少见。

3临床分期及症状表现

3.1感染期

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咽鼓管、鼓室和乳突黏膜及骨膜充血肿胀,中耳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致鼓室内液体增加,压力升高,鼓膜膨隆。

临床表现开始为耳塞,迅速进展为耳痛,小儿多有发热,烦躁不安哭闹等,患耳听力减退、耳鸣。检查可见鼓膜边缘、锤骨柄充血及光锥标志消失,随鼓室内压力增加,鼓膜膨隆,听力呈传导性耳聋。

3.2化脓期

病变进展,鼓室内压力继续增加,使鼓膜毛细血管受压,造成局部贫血及小静脉血栓形成,鼓室内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坏死,大量积脓,鼓膜终致穿孔,脓液经穿孔排出。

临床表现于鼓膜临近穿孔前呈现耳内剧烈跳痛,一旦穿孔耳内出现流脓,疼痛减轻,体温下降,听力可有好转。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有多量黏脓分泌物,鼓膜穿孔常位于紧张部前下方,多为针尖大小,或由于穿孔处黏膜肿胀,而仅表现为一搏动性小亮点、鼓膜仍红肿增厚。X线检查,乳突气房由于黏膜充血、水肿、积脓,呈云雾状模糊,但无骨质破坏现象。

3.3融合期(并发症期)

或并发症期化脓病变由鼓室波及乳突全部气房,由于黏膜肿胀及黏稠分泌物积存,可致鼓窦人口完全阻塞,妨碍乳突充分引流,乳突气房内充满水肿、肉芽性黏膜及脓性分泌物,而致压力增加,使气房骨隔及周围骨板渐被吸收,形成融合性乳突炎,并可向周围扩展引起并发症[2]。

临床表现于耳流脓后症状无缓解,或缓解后发热及耳痛又复加重,小儿可伴高热惊厥,或全身中毒症状,精神食欲欠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查可见耳后鼓窦区乳突皮质有压痛或肿胀,外耳道后上壁塌陷,鼓膜表现与前述相同,或由于外耳道后上壁下塌及松弛部高度红肿膨隆,而影响全部鼓膜观察,耳道内常有多量脓性分泌物,有并发症发生时,可表现有骨膜下脓肿、面瘫、眩晕、脓毒血症及脑膜炎等。X线片或CT示乳突气房模糊,气房间隔不清或消失,呈现骨质融合破坏。

3.4消退期

经适当治疗或鼓膜穿孔引流,急性感染病变逐渐消退,分泌物迅速减少,黏膜充血肿胀逐渐消退,鼓膜小穿孔可自行愈合,不遗留瘢痕,或形成萎缩瘢痕,成为鼓膜薄弱处,此期患者体温已趋正常,耳痛渐消失,流脓停止,听力渐恢复。鼓膜检查充血减轻至消失,正常标志恢复,小穿孔愈合后多不遗留听力障碍。

4常规检查

4.1卡他期

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4.2化脓期

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辨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

4.3穿孔期

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4.4恢复期

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5诊断

5.1诊断要点

主要症状为耳痛、耳漏和听力减退,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婴幼儿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因此,要详细检查鼓膜,以明确诊断。临床症状及检查所见随病理改变而不同。

5.2鉴别诊断

1.外耳道炎、疖肿

主要表现为耳内疼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口及耳道内肿胀,晚期局限成疖肿。

2.急性鼓膜炎

大多并发于流感及耳带状疱疹,耳痛剧烈,无耳漏,听力下降不明显。检查见鼓膜充血形成大疱[3]。

6治疗

6.1全身治疗

着重于抗感染治疗,一经诊断,立即开始全身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若已流脓,应做耳内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用药量及用药时间应充足,流脓停止不能作为停药指征,用药期应在2周左右或流脓停止后5~7日,其他治疗包括注意适当休息,多饮水,对症给予止痛药及退热药。

6.2局部药物治疗

如鼓膜已穿孔流脓者,耳内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抗生素溶液滴耳,如O.3%泰利必妥(氧氟沙星)等。并发于上感或有鼻炎鼻窦炎者应同时给予血管收缩剂滴鼻,以利咽鼓管引流。

6.3鼓膜切开药物治疗

不能有效控制炎症,全身症状及耳痛重,鼓膜膨隆明显者,则应行鼓膜切开,以利排脓。

6.4乳突单纯凿开术

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需行乳突手术者已极少见,但并发融合性乳突炎或有并发症发生趋势或已发生者,应尽早行乳突凿开术,清除乳突病变气房,尽量不干扰听骨链,以保存听力。

7结果

78例患者经过确切诊断,积极治疗后,76例患者很快获得痊愈,2例患者病情加重,但后经及时的手术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也获得痊愈出院。

8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挽救患者的听力。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要做到平时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鼓膜穿孔及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洗浴时防止污水流入耳内。

参考文献:

[1]李永福.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82.

[2]王冰.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5):129-130.

[3]李全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55例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6):24-25.

论文作者:吴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诊疗研究论文_吴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