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循环发展战略_全球价值链论文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循环发展战略_全球价值链论文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流通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发展战略论文,价值链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一)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外需减少、出口受阻,但出口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又无法摆脱对出口的依赖,不得不压低利润。中国许多出口企业利润率只有2%~3%,最高也只有5%。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能承受人民币升值4%~5%的出口企业不足20%。然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频频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路突破6.6、6.5、6.4、6.3的关口,目前已进入6.2的时代。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

工资上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中国制造的低成本神话即将终结。一方面,“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据国内学者测算,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2013年结束,之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负增长。也就是说,中国很快要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双重约束。另一方面,工资不断上涨。一个是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提出要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另一个是以富士康连续跳楼事件为导火索,国内企业卷入了“加薪潮”。

(三)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

这个看似奇怪的现象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不同步。近几年民工荒问题特别突出,尤其每年春节过后,东西部地区甚至爆发了民工争夺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却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很多大学生自愿“零报酬”到企业实习,出国、考研、考公务员这三支大军连年壮大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写照。从人才市场这个角度讲,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未能与市场需求接轨,但从产业结构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是由我国以“低端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决定的。

(四)资源与环境告急

中国制造也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困境。2011年4月21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指出:“我国环境状况局部有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

上述种种挑战正在逼迫中国必须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心问题,也一直是学界热论的焦点,但转方式难、调结构难这一顽疾始终未能有效解决。为此,本文将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可行路径与战略进行新的分析和探索。

微笑曲线与“中国制造”

众所周知,一个产品的创造过程大致包括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制造装配、品牌营销、批发零售等不同阶段或环节。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价值创造功能,因而形成了基于企业内分工的价值链。随着分工的深化,不仅一个经济组织难以“一体化”地创造价值,而只能专业化于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成为产品内分工的一名成员;甚至一个国家也难以“一体化”地创造价值,而只能专业化于价值链的某一环节,成为产品内分工的成员。由此。国际分工的深化产生了全球价值链。如果将“流通”理解为有关商品或服务的采购、销售和营销活动的话,那么,就可以将全球价值链简化为研发、制造和流通三个主要的阶段或环节。这三个阶段或环节都是价值创造的必要阶段,都在创造价值,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在既有的分工与竞争体系下,上述各个阶段的价值创造能力或价值贡献额往往是不同的,形成“两头高、中间低”的价值链,即广为人知的“微笑曲线”。

(一)低端制造收益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获得商品生产或制造的知识与能力变得相对容易,从而降低了商品制造或加工环节的相对难度,即降低了商品制造或加工环节的“稀缺性”。由于不够“稀缺”,因而也就必然“廉价”,这就是制造环节为什么处于“微笑曲线”最低端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研发”与“流通”能力,那么就只能被迫接受相对“廉价”的价值创造环节或阶段。以iPhone为例,苹果公司通过对研发和流通环节的控制可以创造360美元的价值,而富士康只能得到不足7美元的“制造费”或“加工费”。

(二)低端制造风险大

以富士康为例,在富士康参与的价值链中,高端的研发、流通环节处于其他企业的控制中,也就是说,富士康处于“两头在外”的中间(制造)阶段。这也是出口导向的中国制造业整体的现状。“两头在外”暗藏着巨大的风险。首先,微薄利润难以承受市场的波动,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其次,市场的需求信息被高端环节控制,低端的生产不得不依赖于大型采购商发出的订单,而大型采购商可能将订单转移。因此,“两头在外”将我国产业置于高度不安全的风险地带,一旦世界市场或各国经济风云变幻,则极易遭受致命的打击(齐兰,2009)。

(三)低端制造牺牲多

“两头在外”不仅收益少、风险大,而且也要承受整个价值链的绝大部分成本或负效应。一方面,低端制造对工人的压迫越来越受关注。自从富士康发生了频繁的跳楼事件后,很多人指责富士康为“血汗工厂”。然而,从“微笑曲线”的视角看,富士康受到了“两头”的控制和挤压,只是“血汗工厂”的替罪羔羊而已。另一方面,低端制造在微利、高风险中却承受着不对称的资源环境压力。总之,低端制造是一种收益少、风险大、牺牲多的发展方式,国内外学者称之为“悲惨式增长”或“贫困化增长”(Bhagwati,1958;刘志彪,2007)。

当然,这种处于价值链链低端的经济增长方式,并非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而是在既有国际分工体系与国际竞争格局下的“被动选择”,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竞争战略,也是一种非如此则无以快速增长的发展道路。但是,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这种竞争战略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与代价: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将逐渐丧失,低成本外向型发展战略正在遭遇国际经济、政治等的多维“抵抗”,国内资源与环境压力将难以承受。这一切都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从微笑曲线来看,低端制造有两条升级路径,即研发和流通。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学术研究领域,研发和技术进步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而“流通”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流通的战略地位

(一)流通是高价值环节

流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的流通主要指狭义的流通即商品流通,指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它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夏春玉,2005)。具体而言,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解释流通的含义。微观意义上的流通,是指企业的流通,涉及到企业的品牌推广、渠道网络建设、物流及供应链组织与管理等问题。宏观意义上的流通,是指全社会的商品流通,涉及流通体制、批发零售及物流等流通产业的规模、效率、结构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不仅决定价值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而且直接参与价值创造。流通的价值创造主要通过物流与商流两个过程来实现,前者主要指产品的实体转移,其价值创造取决于以什么样的效率克服产品转移的时空限制;后者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其价值创造取决于交易谈判时的议价能力。从全球价值链或微笑曲线上看,流通之所以成为高价值环节,是因为:

1.从企业组织层面上看,20世纪中后期,“以顾客为中心”经营理念带来了企业组织的根本性变革,“销售”由附属地位发展为独立的甚至核心的“营销职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组织的兴起,营销在企业组织中的战略地位更加显要。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跨国公司逐渐转变成专注于品牌、销售等流通环节的国际采购商,如阿迪达斯、耐克等。

2.从产业层面上看,流通产业的影响力骤增。随着发达国家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财富巨头开始出现在零售业中,如美国的沃尔玛、德国的麦德龙、法国的家乐福、英国的特易购等。在近十几年的财富500强中,包括零售、批发和物流在内的流通企业有近100家,约占500强的1/5,其中零售企业约有50家,占500强企业中的1/10,沃尔玛曾因多年蝉联榜首而备受关注。正如德鲁克所指出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权力正在迅速从制造商向经销商和零售商转移。

3.从国家层面看,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美国不仅拥有众多的世界知名品牌,而且还是一个零售大国。据统计,在近十几年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中,美国占据了一半以上。在美国的第三产业中,零售批发的销售规模也遥遥领先于保险、医疗保健、银行金融等其他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也表现在流通竞争力上。

4.流通环节不仅控制低端制造,而且对研发或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国际大型采购商通过对流通环节的控制,使低端制造业对生产技术和设备等投入依赖于从发达国家的引进,致使本土的相关产业失去了国内市场,从而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何难以突破。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看,“流通”是令人担忧的一个环节。从微观层面看,本土企业的营销能力偏弱,尤其缺乏强有力的民族品牌。已经较为成功的民族品牌往往又成为外资收购的对象。外资企业不仅收购了我国的民族品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本土企业的分销渠道。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的流通业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仅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企业,而且整个流通产业的竞争力与服务水平也比较低,全社会的流通效率不高,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其价值创造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流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当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努力的方向。

(二)流通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意义

从微观看,转方式、调结构主要指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宏观看,转方式、调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或产业升级,即由“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向“两低一高”(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调整。转方式、调结构对于我国而言,包括由外需经济为主向内需经济为主调整;由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向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调整;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调整等。显然,流通对上述各种含义的转方式与调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的流通力对价值增值的贡献。从微观层面上看,流通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企业的流通力对价值增值的贡献。处在微笑曲线低端的制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低并不是因为生产能力弱,而是因为对利益分配的控制能力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的竞争力和收益能力越来越取决于品牌营销、渠道网络建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企业流通力的水平。流通力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实际上控制着利益的分配,决定了财富由加工制造环节源源不断流向流通环节。因此,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不能局限于工艺流程等技术层面上的提升,而应该加强企业流通能力的建设。

2.流通产业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意义。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增加GDP、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直接贡献,更重要的是,作为市场组织者的流通产业有助于实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有效对接,促进国内区域间分工和区际贸易,并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首先,流通产业有助于实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有效对接。连接或媒介生产与消费是流通的基本功能,而专业化、社会化的流通产业之所以产生并存在就是因为它能比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自我对接更专业、更及时、更方便、更优质、更廉价。因为流通产业本身就是一部系统的高度专业化与社会化的“营销”机器,这部机器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生产者寻找消费者,也能“有效”地帮助消费者物色合宜的生产者及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并最终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效对接,完成其价值创造的使命。流通产业对接生产与消费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流通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包括效率、成本与服务质量等。因此,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全社会营销能力或流通能力的高低,从而也决定了全社会生产与消费有效连接程度的高低,进而决定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高低和全社会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能力的高低。

其次,流通产业有助于降低区域间的交易费用,进而促进区域间分工和区际贸易。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间有着不同的自然禀赋或比较优势,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因而,我国天然具备建立一个基于国内区域间不同比较优势的有效分工体系所必要的条件。然而,我国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分割、城乡二元等顽疾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由于很多地方都同时对准国外市场,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因而缺乏相互交换的产品,地区间贸易随之萎缩,分工必然受压抑。因此,国内市场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我国制造业参与的价值链主要是由国际大型流通企业或采购商主导和驱动的。这说明强大的流通产业有助于推动国内市场分工体系的形成。流通产业的经济性质,即交易服务的专业化生产者及其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专业功能,决定了其在促进区域间分工和区际贸易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最后,流通产业有助于产业升级,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从全球价值链可以看出,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企业多属于制造业,而没有大型流通企业,流通这个高价值、高服务的战略环节自然就被其他国家占据。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缺少流通这个高价值环节,而且导致我国制造业的高级化或产业升级进程受制于国际大型流通企业。因此,发展流通产业,培育大型的流通企业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向着高附加值化、服务化和低碳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中国流通发展战略要点

本文认为,扩内需难、调结构难、转方式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流通能力不强。国内市场流通不畅,使生产与消费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导致生产企业缺乏国内市场的支持,更难以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企业自身的流通能力薄弱,同时又缺少本土的大型流通企业,致使本土企业不但失去了财富分配的控制权,而且由于被锁定在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失去了产业升级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认为全社会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流通,将流通能力建设作为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的基本路径。

(一)提高全社会对流通战略地位的认识

长期以来,无论政策层面还是学术研究领域,流通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当前一个紧要工作,就是要转变人们“重生产、轻流通”、“重外需,轻内需”、“重外贸、轻内贸”的思维定式。为此,可以考虑:一是组建官方或支持非官方的“流通宣讲团”,自建或利用各种平台、机会,向流通以外的行业、部门营销流通理论、流通知识,以及流通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二是鼓励并支持各类非政府组织,特别是高校及研究机构,以及专家学者深入开展流通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壮大研究队伍,使其成为向全社会营销、传播“流通知识”的第三方力量。

(二)提升国内市场的流通能力

其一,要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与渠道建设,提升企业的流通能力。政府可以考虑设立品牌与渠道建设基金,向支持研发活动一样,支持企业的品牌与渠道建设。其二,加强批发、物流及信息网络建设,尤其要加强县级以下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以实现城乡双向流通和统一市场体系。其三,提高流通企业的活力,支持中小流通企业,特别是那些具有民生性质的小型流通企业或业户的经营和发展。从宏观层面上讲,小型流通企业不仅具有分销功能,更具有增收功能。因此,可以从减法(税费)和加法(补贴)两个方面设计对小微流通企业的支持政策。其四,积极推进流通产业的“低碳化”,发展绿色流通业,为此,要研究、制定流通领域循环经济与流通加工业的发展规划与支持政策,促进两个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提升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其五,研究、制定电子商务及快递物流业的发展规划与支持政策,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升国际市场的流通竞争力

流通能力的提升既取决于生产企业自身流通能力的提升,更取决于流通企业经营能力及整个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提升中国产业的流通能力,特别是国际流通能力,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支持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鼓励条件成熟的国内流通企业“走出去”,通过收购或参股境外流通网络、发展特许经营、境外直接开店等方式,打造全球供应链。

(四)加强流通领域的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

加大流通领域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并开展新型职业教育,如民办公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以及与流通相关的专业硕士教育,壮大、提升商贸流通领域的人才队伍与水平。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统计制度,尽快开展商贸流通业普查工作(每2年一次),为深入系统研究商贸流通理论与实践,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提供素材、奠定基础,促进流通管理的科学化。

(五)加强流通领域的立法研究

制定立法规划,加快立法进程,形成现代流通法律体系。大力推进流通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流通领域信用信息的征集、应用、分类管理制度。加大反垄断法的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进流通及流通产业发展的法制化。

标签:;  ;  ;  ;  ;  ;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循环发展战略_全球价值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