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于振果

浅谈新课程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于振果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中学 266510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重在“参与、体验;感悟、反思;收获、分享”,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相应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作为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将课堂最大的空间还给学生,以培养新形势下所需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话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力求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就此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体会。

一、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的创造个性

让学生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在教学中,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疑问是思维的种子,它可以促进思维的展开。恰恰,中学生们缺少的就是这种质疑的精神。设置疑问、解决疑问是训练思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个人认为: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要有质疑习惯。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要善于激励学生,以启发他们的思维。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广度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的引导就至关重要了。

二、解放学生的感官,培养创新能力

我认为学生学习最简单的方法是多读、多看、多写。这就要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口、手、脑。首先要解放学生的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说的训练,多问为什么,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精讲,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此外,学生在小学的时候经常做看图口头作文,以学会表述;我认为在中学的教学中,也可以引用进来。不同的是:小学的时候有明确的、可见的表述对象,但在中学,要培养学生表述自己“心中事”的能力,学会结合已有内容进行拓展式的联想,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解放学生的手。就是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语文教学中的动手,要求学生不仅会写字,还要把字写对、写美观,这一方面在初中生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学生们的字迹普遍较乱,我认为这也反映出了学生们的一个心态,只重嘴上功夫而忽略了手上的功夫。在其他方面,动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之一。学生只有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才能培养自己的独特思维,才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再次就是要解放学生的脑。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会尝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求学生必须按老师思维去想,否则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是学习的铺体,应该处于学习的次要地位。良好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对理解课文的意义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进行情境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雪》这课时,我找了几幅雪景的图片,通过视频让学生从视觉欣赏雪天迷人景色。设想一下,如果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下会有怎样的反应、会有怎样的活动。有的同学说回去打雪仗,堆雪人,还有的同学说想钻到雪底下去睡一觉,答案丰富多彩,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印象。

五、课内课外皆有知识,给学生开拓学习空间

语文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学会感悟。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也是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此外,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当参谋,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论文作者:于振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程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于振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