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德育课 胡格教学模式 中职生 实效性
一、中职院校德育课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但由于中职院校生源特殊,中职生基础薄弱,接触了相比其他同龄人更复杂的社会环境,有着过于鲜明的个性,学生课堂低效化现象明显,再加上很多职业学校更重视技能的教育,相对放松了对德育课的重视、管理,部分德育老师教学形式格式化,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严重分离,德育课堂的资源大大浪费,导致学生只能做到“学”、“说”,却不能同时间的深化到“做”上。另外,很多老师的老思想会习惯性的以概念论一切,严重制约了中职院校德育课的实效性,致使很多学校的德育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提高中职院校德育课实效性的科学意义
习近平在北大讲话中提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德育课作为中职院校设置的一门必修课,其意义相当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帮助学生立德树人的主要平台。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载体,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迫切需要教育战线坚持和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当然,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职业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压力,有利于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提高中职院校德育课实效性方式
陈宝生部长指出,对职业教育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要通过切实措施,让职业教育“亮起来,忙起来,强起来,活起来,特起来”。那作为职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的德育课,更要向这个目标出发。
(一)、让中职院校德育课亮起来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德育课程设计一定要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形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强化使命担当,让课堂内容既有符合学生需求、国家需求的理论深度,也重视时间温度的传递。例如,《信中国》、《开讲啦》、《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央视这一系列的节目适合我们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观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同学们扣好步入社会、进入职场前的最后一粒扣子,引导全校师生坚定“四个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家风”、“工匠精神”进课堂,让同学们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感受思想的重量,体会道德之内涵。而在观看的同时,老师可以适时打断视频的播放,用视频中的内容耐心的引导学生去对现象或概念进行深度思考,并有意识的进行信息加工,再挖掘深层含义。
另外,我们要用胡格教学模式打通中职院校德育课壁垒。将胡格模式与我们的德育课结合起来,让已经处在学习疲软期的同学们重拾学习兴趣,重拾学习信心。老师要致力于将理论以新颖、特别的形式讲授,描述了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抓关键、寻资源的理念更新,并着重用实例探索了德育课程中资源开发的基本方法:开发和生成课程资源、打造灵动的课堂。?让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也能成为学校课程中的一个亮点。
(二)、让中职院校德育课忙起来
职业教育专家马斯·胡格教授说,能力是教不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职业教育的课堂一定要以行动为导向,培养学生在团队条件下独立的、负责的、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注重“输出型学习”职业教学活动。不同专业的中职生需要不同形式的德育课,像体育课一样,我们应该有德育活动课,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不仅是提高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手段之一,更是减少学生的惰性知识,敦促学生去有效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吸收到的知识,让学生每节课后都能觉得自己有所收获,并努力不断增加。
每个月设置德育主题班会。根据德育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课需求,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做到入“场景”明“事理”的效果,让学生听“真声音”,看“真故事”,例如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现场实况、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寻找德育课的新动能。
(三)、让中职院校德育课强起来
上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我们老师来讲,我们既是德育课的“剧中人”,也是德育课的“剧作者”,是整个德育课发展的主导者、引航者和参与者。所以我们老师决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思想。让入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选择和途径。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尤其对于德育课教师来说,要时刻“吐辞为经,举足为法”。要想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的就是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德育课老师更需思想重构,德育课决不能似水中浮萍,需要在“心至”上下功夫,教师不仅需要加强专业能力,更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表扬、鼓励学生的行为和能力;要时刻贴近生活、走进学生,让生活成为德育课堂教材的载体;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动态来实时更新、设计“新鲜”的教学情境材料。
(四)、让中职院校德育课活起来
唤醒学生,激活课堂。这是让德育课活起来的根本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最需要努力的不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授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而是让缺失的师生互动重回课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制定不停的教学方式,例如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礼仪和素质的教授,我们不妨在课堂中情景重现,让学生们在仿真的环境中学习礼仪和素质的理论内容,使职业技能与高职业素质毫无违和感。
另外,事实证明,中职生并不适合传统的德育课堂模式,根据中职生思想变化“量身定制”,要让他们在德育课堂中“有事做”。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窥校园细节,见德育之斑,360度扫描中职生的德育现状,将学生特点贯穿教学设计全过程。
顺应时代,我们可以试着开启互联网+德育的教育模式,设置校园德育微信群,促进师生在德育课堂外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德育课老师采言纳谏,开发出更适合学生特点、更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授课方式和课堂内容。
(五)、让中职院校德育课特起来
教育部杜占元指出,鼓励多样化教育服务,优化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创新的政策环境。德育课承担中职院校主要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变被动为主动,让合作互动成为德育课进行的主要形式。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合作型”课堂的出现和改进呢?我们可以利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推动德育课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创新——带领学生进行碎片化阅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系统化阅读,不妨定期向学生列一些推荐书目,鼓励学生从自己阅读中获得感悟。设置课堂5分钟分享时间,让学生有计划地分享自己阅读或看视频后的感悟。
打破常规,不能将德育课与其他专业课、公共课等一同视之,它不仅要求教师的专业性,更要求课程设计的专业性,因此,德育课程内容和方式的安排需由德育专业的老师进行讨论安排,进行学生学习态度扫描,将中职生在课堂中的各种不适放大处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德育实效性为标准,德育课教师必须以充分了解该课题的出发点为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是非专业课老师无法做到的。
敢于剑走偏锋、反弹琵琶!德育课和常规的数学英语课不同,它需要的是学生理解后的内化,而不是强硬的坐在教室、强打着精神听老师的滔滔不绝。德育课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设定,老师们需要做好“陪练”的心里准备,逐渐开始适应中职德育课“丢掉课本”,将所有教学元素重新组合,从学生的现状出发,而不是从教材的第一章节出发,我们要以课题为载体,遵循中职生现有的认知规律和思想特点,尤其对于刚入校的同学,我们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和初中时期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样才不会让他们从开始就对中职学习生活感到失望。
四、结语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因此,我们要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握新常态下的大逻辑,开创德育课的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用“五个认同”引领德育教学方向,坚定大方向不变,让中职院校的德育课呈现出与普通高中相等甚至高于普通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效果。作为中职教师,我们的任务不只是教会他们知识技能,更是要让他们在之后的人生路上不会走偏,为建设“工匠型”人才做出实力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回顾与思考》.教学与研究,2018,(03)
2、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王莎,《大数据评价:把脉高校学生思想动态的现实选择》[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
4、杨瑞东,倪士光.《给予学生满意度的德育评价模型的开发和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8).
5、江胜尧,《做到“三个讲清楚”上好高校思政课》.中国社会科学报.
6、刘树权,《打造高校课堂,让“导学”教学模式走进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5,(02).
7、刘建平,《“任务驱动”教学法》[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8(05).
8、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与举措》教育部,2017.
9、高淑红,《胡格教学模式%3a高职课堂教学生态的重构》[A].职业技术教育,2017(02).
10、陈月凤,庞继伟,《中德合作胡格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11、姜大源,《世界职教课堂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
12、《胡格教学模式:高职课堂教学生态的重构》[A].
13、张新敏,缑庆伟,王宁,《胡格教学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法探究》[A].新课程研究,2017.
14、吴建平,《浅析“胡格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行为》[J].考试周刊,2016.
15、马玉红,《中职德育课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探索》[G].职业技术,2018.
作者简介:逯晓然 1990.11 女 汉 河南省安阳市 校党委科员 硕士研究生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逯晓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德育论文; 中职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院校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