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资金运行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程论文,特征论文,资金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农村企业的资金筹集方式
农村工业化是我国所特有的,并且不是以国家(或是它的各级政府)为主体的工业化,它在市场的调节下开展活动,但却必须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所以,与城市国有企业相比,在资金形成或筹集上带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别,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较少,只有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两家,前者并非仅仅服务于农村,后者的规模又很有限。另外,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在农业银行的存款很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实力一般不强。因此,农村工业化很难完全依赖于金融机构来完成自己的资金筹集任务。其次,农村工业化具有非国家化的特点,不可能利用非自愿储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因为提高税率、增加税种等都必须借助于国家政权的力量才能办到;通过增发货币、形成物价上涨的方式来集中社会财富的权力更是完全集中在附属于国家政权的中央银行手中。再次,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必须以掌握工农产品的定价权为条件,农村社区组织不可能掌握这样的权力;至于冻结工资,在市场经济国家需要同时依赖于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力量,在计划经济国家则更是中央计划当局的事,农村也不可能具备行使此项权力的条件。其四,在农村工业化进展比较顺利的地区或社区,开始新一轮的扩大再生产时,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上缴利润,但这必须以大量企业的存在和经济效益较好为条件,而大多数农村社区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而,就农村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来讲,工业化一般所通行的资金(或资本)形成方式不是完全不适用,只是其适用程度有限,必须在对其中的某些方式进行借鉴的同时,寻找新的资金筹集办法。
从农村工业化进展顺利地区的情况看,兴办农村工业企业及其它非农企业所需的资金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的:第一,农业剩余直接转化为工业及其它非农业资金。农村第一步改革启动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得到了持续和超常规增长。 从全国来看, 从1978年到1984年,粮食增产33.6%,棉花增产188.9%, 油料增产128.2%,经济作物及其它主要农副产品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一些地区及社区来看,增产幅度甚至更大。与此同时,1979年开始,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增产的农副产品换到了比以前更多的货币,从而使货币形态的农业剩余大幅度增加。如,在1979—1984年期间,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118.3%,超过了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再如, 安徽省阜阳地区农副产品采购总值由4.43亿元上升为10.76亿元,6年时间增加6.33亿元,增长率约为143%。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由于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增产的农副产品和增加的货币形态农业剩余都掌握在农户手中,农户成为农业剩余的载体。这样,有条件的农户就有可能在增加消费之外将部分农业剩余直接用于投资,兴办农村工业企业或其它非农企业。安徽省阜阳地区和其它一些地区农村的户办联办企业就是在80年代初期基本上依靠农业剩余兴办起来的。仅仅用了3年时间,阜阳地区农村的两户企业就增加了14万个;这些企业80 年代中期每年生产的产值就达10.37亿元, 占该地区当年全部农村企业产值的68.5%。在少数集体经济仍有一定实力的地区,则以集体(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村民小组等)出面兴办农村非农企业。
第二,用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农村居民的货币收入十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增加,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部分货币收入没能存入金融机构,而是散落在民间,并且没有形成为兴办两户企业的原始资金。这些货币如果能够集中起来,也能做很多事,并且能够形成为农村工业化所迫切需要的资金。许多地区就是以上述资金为对象,采用各种集资方式,使滞留于民间的货币集中起来,作为农村工业及其它非农企业的铺底资金。这些集资方式主要有:1.招工集资。即对要求进厂做工的新工人,确定一定量的资金作为条件,少者2—3百元,多则数千元。企业对职工进厂所带的资金,有的按银行存款利率付给利息,有的不付利息,有的则转化成股本金。2.本厂职工集资。这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愿集资,职工响应企业号召,自愿将闲余货币直接投资于企业,企业则对这些货币付给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另一种是非自愿储蓄,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缓发职工工资,年终一次结算,将职工工资充入流动资金,企业对以这种方式集中起来的资金一般不付利息。3.社会招股集资。这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企业将集资数额分成若干股份,下达到本社区的各个村、组,农村居民自愿认股,进入企业合作,但农村居民本人不一定参加企业经营;另一种是由企业规定股份数额,向社会公开集资,或是干脆兴办股份制企业。企业对以招股方式集中起来的资金,或是采取“股份回本,利润分成”的方式,或是采取分红不回本的方式。
第三,由银行、信用社或其它金融组织贷款支助兴办农村非农企业。正像许多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由金融机构集中起来的储蓄存款一样,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贷款也是农村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总队和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发展研究所几年前所作的一次系统调查报告,从湖北、四川等10省的大型乡镇企业来看,在样本企业的总负债中,银行生产费用贷款占30%左右,银行设备贷款占25%左右,两者合计共达55%左右。在江苏省苏南地区乡(镇)、村办企业比较多的地方,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银行或信用社的贷款来兴办或维持乡镇工业及其它非农企业;即使在个体企业或私营企业占多数的浙江省温州市,农村工业及其它非农企业对银行和信用社借贷资金的需求也比较高,占资金总需求量的30%左右。这些贷款也主要来源于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增长规模越来越大, 90 年代初期达到每年增加100多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按每2千元可安置1名农村企业职工计算, 如果新增加的储蓄存款中有50%用于兴办农村工业及其它非农企业,每年就可使500万以上的农村居民进入农村工业及其它非农企业工作, 占每年新增加农村劳动力的1/2左右。除了银行和信用社以外, 其它金融组织及至民间金融组织的货币对农村非农企业特别是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温州市民间借贷80年代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比率达35%以上。
第四,引进外来资金。农村工业化不可能在仅仅依靠本地资金的情况下得到启动和发展,必须要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从其它地区、城市乃至国外引进资金。从资金的来源看,有来自国内企业、科研部门、高校甚至个人的货币,其中既有本地区的,也有外地区的;有来自国外企业、银行和个人的货币或资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侨资、侨汇。从资金引进的渠道看,有与本县(市)或外地企业合资联营的;有与高校或科研部门联合试制新产品,争取科研试制费的;有通过补偿贸易或向外地有关部门乃至国外租借设备取得资金的;有向外地银行或其它金融组织拆借资金的;有通过侨属及华侨亲友或外商,以民间方式利用侨资、外资,兴办家庭工厂或其它类型企业的;有以县、镇(乡)、村为单位,以官方形式同华侨或外商直接合作的,其形式或是兴办来料加工企业,收取工本费,或是通过来料加工兴办合资经营企业;还有通过合股办厂形式,与城市企业或其它单位、组织合作的,等等。
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资金运动的特征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越是向纵深发展,资金的作用就越是突出。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的规模、周期、结构和趋势决定着资金运动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流向。农村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广泛发展使农村资金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具体表现为:其一,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负债经营较为普遍。从农村工业化进展顺利地区的情况看,完全依靠自己的资金力量兴办的乡镇工业及其它非农企业所占比重不高,在大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则更少,大多数企业都要依靠几个来源及多种形式来筹集资金。这就形成了农村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和负债经营的特征。根据以上提到的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总队和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发展研究所的调查材料揭示,他们调查的200 个样本企业资金总负债率超过了50%,企业的总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存在着显著的高正相关关系,80年代中期截面数据的相关系数就达0.92;从债务来源看,这些企业的长期负债来源为5大类,流动负债达6大类;从负债与企业盈利的关系看,这些企业的毛利率较高,净收益率也达12%以上,每百元资产负债可产生21元以上的年度净收益,高于目前国家规定的银行利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盈利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80年代中期的截面数据显示,企业总资产负债与净收益的相关系数为0.68。许多企业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即通过负债来扩大资产,从而提高盈利率。一旦负债萎缩则将带动资产萎缩,并导致盈利减少。在农村工业化的第一发展阶段,出现这种情况是不足奇怪的。一方面,农村工业化主要是依靠民间方式进行的,在资金形成或筹集方式上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更为相似一些,根本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多年来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积累资金,虽然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农村至今仍在承担这方面的义务,农业剩余中的很大一部分仍要用于城市,剩下的已经为数不多,条件特别好的得到一定帮助还能在市场经济中打天下,条件好一点的则只有兴办以手工操作为主要形式的个体企业和联户企业,条件不好的连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都有困难,很难去想工业及其它非农企业的事。换个角度看,农村工业及非农企业所需资金最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负债并不可怕,只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就可以了,一是农村储蓄总额不能少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二是企业的盈利水平从长期看不能低于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三是从长期和总体看,企业通过负债能增强农村工业及其它非农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保证农村工业化的顺利发展。
其二,资金运动的领域和范围逐渐扩大。在过去,农村资金掌握在集体(人民公社或生产大队、生产队)手中,主要运用于农业领域,范围比较狭小。农村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广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农村资金目前已经主要由农户家庭和企业支配,大量资金运用于兴办企业和企业经营,农业领域所使用的资金在比例上已经大大下降。不但如此,即使是运用于农业的资金,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向林、牧、副、渔业,继续运用于种植业的资金在绝对量上增加了,但就相对量而言却大大减少。在很多地方,部分农村资金还被运用于农村公用建设和公益事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其三,资金周转层次增多,周转周期明显延长。一般来说,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资金运动的过程是,国家银行将资金贷给国有企业,农村人民公社及生产队向国有企业交售农副产品,并在留下一部分用于再生产外全部分给生产队社员,社员再将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向国有企业购买消费资料,国有企业将集中起来的资金缴纳给银行。很明显,农村资金运动形式比较简单,周转层次相应较少,回流周期也比较短。农村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广泛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农户家庭和企业成为农村资金运动的主体,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农户与城市居民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农村企业与城市企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各种形式的资金关系错综复杂并在日益发展,周转层次大大增加。农村资金必然会在经济结构的各个层次,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的各个社区或地区,经过多次流通或转换,才能重新回到起点,部分资金则有可能长期沉淀,或在民间流转,周转周期明显延长。
其四,在农村投资的货币量大大增加,农村资金运动的季节性变化逐渐转弱,农村资金短缺状况比较严重。首先,既由于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也因为农村工业及非农产业的发展,还有农村金融企业结算手段比较落后的缘故,十几年来,投放于农村的货币量连年增长,比70年代末期增加了十几倍。再者,在过去,农村经营呈现单一化状态,农村社队对资金的需求有明显的季节性,大部分地区以春秋两季为高峰。农村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广泛发展使上述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周期与种植业并不相同,工业及其它非农业经营的季节性变化更不明显。这样,虽然秋季收购仍然需要大量资金,但农村工业化较发达地区此时的资金使用量不一定为最高,资金投放及回收会趋于平衡。当然,资金运用多元化的局面也增加了资金运动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另外,在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减少,再加上货币流通速度不快,多数地区资金空前紧张,企业资金普遍吃紧,这又反过来影响到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并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短缺现象。
其五,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运用,但很不规范,甚至被滥用。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广和运用,起到了疏导资金,调剂余缺,改善农村资金紧张状况,补充银行信用不足的作用。同时,随着市场供求变化,商业信用的运用也在改变商品积压状况,推进商品销售,引导消费,开拓市场,搞活流通,扩大生产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促进了城乡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过,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建立过程中,法律、法规和制度很不完善,也出现了一些滥用商业信用的现象,掩盖了产销矛盾,造成企业之间相互挤占、套用、拖欠资金等不良现象,形成了“三角债”,既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和流通秩序,有的人或企业甚至有意利用商业信用去搞欺诈,走上了犯罪道路。
分析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农村资金运动,解决这一过程各个阶段所出现的资金问题,是发展经济学者和金融学者的共同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到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去,探讨农村资金运动的特点和问题,研究加速资金流通,吸引国内和国外资金,融通民间资金,搞活农村生产和流通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标签:农业论文; 资金运动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三农论文; 民间集资论文; 货币论文; 农民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