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169-01
语文对小学生来说不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但是如果教学方法还站在死板、守旧的模式下,让学生产生不爱学习语文的情绪,那么对语文的学习也是一大难题。《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必须一直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在此,我总结了一些多年教学中摸索出来的,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技巧,以便大家研究时互相学习与交流。
一、改进教学模式
教师要不断改进语文教学模式,保证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语文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讲解,应当在保证基础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多开几门与语文相关的课程。如课外阅读课、影视动漫欣赏、文学鉴赏等,从而培养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广泛性。第二,语文教学也不能局限于校内,学校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设户外语文实践学习活动。如郊游、诗歌朗诵等活动,这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从身心上感知语文的魅力,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语文。第三,教师应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把语文学习真正融入每个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走出课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联系,课本知识是基础,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想象力较为丰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入实际生活,联系实际更易于使学生深有感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课本引入生活,再从生活联系课本,这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引导行为,要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更有兴趣与把握,从而使得学生的想象力、行动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
二、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我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我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以底,不相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是无动于衷。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如:教《彩色的非洲》这一课时,可以针对课题提出这样一个疑问:非洲的哪些方面是彩色的?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尝试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
四、运用优美的语言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其中就包括了对自身语言表达素养的提高。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水乳交融后的成果,语言的分量可见一斑。语文教师的语言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可充分运用语言的魅力促进教学。教师使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让学生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五、多媒体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是具备语文知识和语文技巧是不够的。信息时代,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利用各种媒介获得信息的技能,养成不断接受新信息的良好习惯,并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且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高度集中,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转变成生动有趣,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提高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兴趣。
六、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比如,我在教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时,课后有这么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仔细观察一下平时妈妈都为自己做过些什么?学生都会说,妈妈每天给我洗衣服,给我做早饭,给我买好多好多好吃的等等。老师及时转移话题,那么我们能为妈妈做点什么?学生们沉思片刻后就争先恐后地说,帮妈妈洗碗、扫地、为妈妈捶背,并结合学校少先队搞的“感恩母亲”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妈妈的辛苦,从而去体谅母亲。总之,是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在观察中,懂得如何关心自己的妈妈,更培养学生如何关注母亲、体会母爱、理解母亲、感受亲情。
七、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通常以情感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同一种事物,有的人认为是积极的,有的人则认为是消极的;有的人认为是愉快的,有的人则认为是伤心的;有的人认为是喜欢的,有的人则认为是讨厌的。由此可见,情感有的时候直接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有时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或是阻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有积极情感,也有消极情感,如果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抑制消极情绪,充分发挥积极情绪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文的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从潜意识的角度来看,无论什么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挖掘小学生的这种潜力,而挖掘潜力的前提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不高,这应当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等等,多策并举,多管齐下,从而实现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论文作者:张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妈妈论文; 语言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