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超声诊断研究论文_于显越

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超声诊断研究论文_于显越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 内蒙古宁城 024200)

【摘要】目的:研究将超声诊断应用在诊断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1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所有资料,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婴幼儿61例作为对照,所有婴幼儿均实行超声诊断,分析婴幼儿髋臼形态结构、股骨头形态结构,对比正常婴幼儿与髋关节脱位婴幼儿情况。结果:对本次研究的61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α角测量为(36.25±2.31)°,β角测量为(114.23±13.21)°,婴幼儿正常髋关节α角测量为(65.23±4.11)°,β角测量为(40.21±14.11)°,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主要表现为髋臼与股骨头之间存在异常,且髋臼发育不正常,大部分患者股骨头骨化出现中心延迟。经临床临床诊断以及X线片检查之后诊断率为95.08%。结论:在诊断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应用超声诊断效果显著,因具备无射线、无创、操作方便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超生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083-02

髋关节发育异常是常见儿童骨骼肌肉系统发生的疾病,髋臼股骨头异常的对位关系[1],大部分股骨头脱出部分髋臼,也有一些脱出全部髋臼,累及关节囊、髋臼、股骨头、周围韧带等部位。现对本次研究的61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诊断结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我院收治的61例样本数据均从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选取,经临床诊断与检查孩子后发现所有患儿均双下肢不等长、大腿纹不对称、双髋关节不等齐,且在进行Barlow或者经外展实验之后呈现出阳性。其中女性患儿例数为26例,男性患儿例数为35例,最大年龄为9个月,最小年龄为1天,中位年龄为(5.32±0.52)个月;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婴幼儿61例作为对照,其中女性例数为25例,男性例数为36例,最大年龄为10个月,最小年龄为3天,中位年龄为(5.10±0.21)个月,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正常婴幼儿与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基础资料差异并不显著且P>0.05,统计学分析不存在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正常儿童与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均实行PHILIPS.i U22型以及PHILIPS.HD15型彩色超声设备予以检查,使用探头L9-3M Hz及L12-5MHz探头频率,通过Graf检查方式来进行操作,受检婴幼儿实行侧卧或者平卧,对一侧髋关节、膝关节进行30°屈曲或者下肢伸直,在股骨头大转子外侧放置探头,实行髋臼与股骨头横切面以及冠状切面扫描,经髋臼中心进行切面扫描,基于髋关节冠状切位置行三条线,髋臼盖线,从患儿髋臼窝内髂骨边缘直到骨性髋臼边缘进行连线,对髋臼盖线与中基线交汇位置的α角,软骨髋臼盖线与基线交汇位置的β角;软骨髋臼盖线主要就是纤维软骨盂缘与骨性髋臼外侧连线,基线实际上就是在髂骨上关节囊开始直到骨性髋臼外侧缘的交线,是分界骨性髋臼盖与软骨髋臼盖的基线,对受检婴幼儿髋臼形态结构、股骨头形态结构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涉及61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以及61例正常幼儿所有数据均选取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n,%)表示并,且予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差表示并予以t检验,P<0.05且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对本次研究的61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其中41例髋关节半脱位患儿,20例全脱位患儿,α角测量为(36.25±2.31)°,β角测量为(114.23±13.21)°,髋臼与股骨头之间存在异常现象,且髋臼发育不正常,大部分患者股骨头骨化出现中心延迟。经临床临床诊断以及X线片检查之后诊断率为95.08%(58/61)。经临床诊断婴幼儿正常髋关节α角测量为(65.23±4.11)°,β角测量为(40.21±14.11)°,髂前下棘下方髋臼呈现出杯状强回声是主要正常髋关节临床超声表现,带状低回声为中心Y形软骨主要超声表现,经对比正常与异常髋关节检查之后数值为48.0072、29.9097,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3.讨论

髋关节异常发育是常见婴幼儿骨骼系统疾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主要是因为髋臼与股骨头先天性发育不良,髋臼变浅,进而促使股骨头异常发育[2]。严重髋关节脱位可能影响婴幼儿行走能力,且是引发晚期髋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普查婴幼儿髋关节疾病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预防的主要方式,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与预防可能引发髋部功能障碍[3],存在比较高致残率。高频超声检查实际上是依据高频超声对软骨性髋关节组织进行穿透,通过测量β角与α角对断髋关节异常情况进行判断,依据回声程度来判断髋关节形态与位置情况,存在无创、无射线等特点,且操作方便、无禁忌证、可重复使用,此外也能够避免电离辐射危害婴幼儿[4-5]。

综合以上结论,利用高频超声方式早期诊断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以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为早期诊断髋关节发育性异常提供筛查影像学依据,对于后期诊断具备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比力克孜·阿巴克,努丽曼姑·麦麦提.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超生诊断[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6):3845-3845.

[2]李志威.高频超声在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8):93-94.

[3]吕华超,田晓先,赖梦云等.高频超声Graf法在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6):2243-2244.

[4]石静,刘雁,黄昀等.高频彩超在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诊断中的实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5(25):44-44.

[5]林志伟,练振坚,符俏等.外展支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8例[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475-477.

论文作者:于显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超声诊断研究论文_于显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