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屡屡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尤其是11.24丰城电厂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严重损失,不仅对电力建设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国家能源局以及相关部门要发出通知,在2017年-2018年开展安全年活动,督促电力建设单位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树立安全风险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对电力建设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从而确保电力建设的安全,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快速提升,生活品质要求也相应增高,同时也增加了电器的使用数量。所以,为满足人们的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必须鞭策电力企业加速电力建设进程,然而因为建设任务繁多,工期紧张的原因,施工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管理人员必须担起安全管理职责,对施工安全管理亏弱的原由做出科学而细心地剖析并积极主动实施完善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1.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分析
1.1加强安全管理是保证电力建设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
在电力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必将威胁到事故人员的人身安全,并造成施工单位的相关设备财产等损失,而且在安全事故的后续处理以及赔偿中还会增加相关费用,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会造成施工进度的延误,会进一步压缩电气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必须在电力建设中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2安全管理关系到施工人员和单位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电力建设施工设计的人员和技术设备众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电力建设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而且也将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旦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出现漏洞,就会制约电力建设的正常开展,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电力工程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因素,为电气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在电力建设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管理体制实际作用性较低
电力建设是现代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安全管理意识是工程安全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结合分析可发现,电力建设管理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各有不同,占比最大的是无意识触电,为30%,此类事故出现比重较大的原因是,电力安全管理体制没有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不明显。比如电力建设管理者不够重视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在工程用电系统产生电力应用安全隐患时,没有及时对安全隐患做出相应的措施,使现代电力的管理机制保护功能无法施展,才使工程中安全用电的危险性被提高。管理制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存在于现代电力资源管理机制中,缺乏可实行性的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使得管理机制无法在电力工作出现电力应用安全隐患时施行相应的应对措施,致使电力建设工程的电力应用拥有较高的风险性,社会电力资源管理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2安全管理机构对接性低
在电力建设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与安全管理机构的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安全管理机构之间的对接性存在一定的不足,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现象,这就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可控性。除此之外,购买质量不合格的廉价的施工材料,也使得电力建设检验性水平不足,工程电力资源水平不达标,这都会使电力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得以发生[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建设施工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根据通知要求,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这是保证施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电力企业要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的指导思想,在制定施工安全的各项管理措施时要从施工人员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不断对安全管理机制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充足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要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所应承担的职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对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
3.2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对安全隐患加强防范识别
电力企业要提高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及时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首先要对安全风险进行风险源的研究分析,判断其风险等级,可以将风险源划分为不可接受以及可接受这两大类。然后对这两类风险源所造成的各种安全风险在进行详细地归类整理,象分为能源安全风险、材料安全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的安全风险。对这些安全风险要分别建立数据库,对风险特征和风险影响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实践经验来完善数据库的信息。通过信息化的风险识别系统来准确识别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同时电力企业要根据通知要求,研究电力建设安全形式的新动向,运用底线思维,树立安全红线意识[2]。
3.3贯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电力企业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方式设施加强管理检查。首先要对施工人员的各种安全防护装备进行检查,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护目镜以及穿着工装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以减少施工人员发生意外安全危险时受到的伤害。同时在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语,象高压设备的安全警示标志等要确保能够让施工人员清晰地看到,并明白标语含义,以达到警示效果。对施工现场的防护网等各种安全设施要加强检查,确保其可靠有效。另外,电力企业还要根据通知要求,推广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建设诚信体系。
3.4对施工过程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电力企业要根据通知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的专项监督检查,避免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首先电力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由相关领导负责,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安全监督检查的各项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同时将施工现场划分为若干个管理片区,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小组对其所负责的管理范围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在某片区内发生安全事故,要对安全管理小组的负责领导进行严肃追责,从而促使安全检查小组提高责任感,加大安全检查监督的力度。另外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安全检查认真负责的监督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员工的工装热情;对玩忽职守的安全管理人员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达到警示的作用[3]。
结论:
简而言之,由于电力建设施工涉及的人员比较多,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安全隐患因素也相应地增加,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的一定的困难。施工单位要对影响施工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全过程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督检查,并制定妥善的应急处置措施,从而保证电力建设的施工安全,避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飞,柯慧.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化措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9):41-41.
[2]张洪源,李若菲.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18-19.
论文作者:赵苗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建设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