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战略对话 聚焦中国模式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国论文,研讨会论文,战略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月的北京和风拂面,鲜花灿烂。2009年5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共同举办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讨会如期举行。来自五大洲的朋友们齐聚一堂,怀着关切人类命运的拳拳诚意和切切期待,携手探寻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之路。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社会党国际主席、希腊泛希社运主席帕潘德里欧,社会党国际可持续世界社会委员会共同主席、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智利前总统拉戈斯,社会党国际可持续世界社会委员会共同主席、瑞典前首相佩尔松,社会党国际秘书长阿亚拉,摩洛哥国务大臣亚兹里,蒙古人民革命党书记巴尔斯包勒德,巴基斯坦国民议会议员杜尔塔纳,日本社民党国际委员会事务局长河井卓弥等中外方共60多人出席会议。研讨会围绕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深化战略对话 续写双方关系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友好交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4年双方建立了战略对话机制,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双方友好情谊的生动写照,也是双方关系发展旅程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因此被寄予厚望。帕潘德里欧是第四位访问中国的社会党国际在任主席,谈到此行的初衷,他表示:“此次来华出席研讨会就是希望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社会党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对话关系。当前任何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因此,社会党国际希望了解中国的看法和主张,愿与中国共产党继续就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核裁军、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深入对话。”
此次研讨会也得到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百忙之中热情会见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亲切地回忆起以往与各位朋友见面时的场景,会见厅里暖意融融。交谈中,胡锦涛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同社会党国际就可持续发展问题共同举办研讨会的做法,积极评价了双方的友好关系。他说,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同社会党国际的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双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同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关系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中国同社会党国际成员党所在国关系的发展。社会党国际是当今国际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南北合作等重大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和主张。中国共产党重视发展同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的良好关系,愿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扩大合作,为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为代表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双方在热情洋溢的气氛里进行了友好的交谈。李克强表示,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此次在华共同举办可持续发展问题研讨会,是双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战略对话的积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世界和平发展面临各种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谈到代表们关心的中国经济形势时,李克强指出,当前中国党和政府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把扩内需、促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有机结合,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愿与全世界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国家、地区、组织和有志之士携起手来,共创人类和谐、美好、持续发展的未来。
外方代表对中国领导人拨冗会见表示由衷感谢。帕潘德里欧说,胡锦涛总书记会见时的讲话为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研讨会更加拓宽了社会党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交往领域,回国后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将双方战略对话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瞩目中国成就 赞赏中国经验
作为东道主,中国成为此次研讨会上备受瞩目的焦点,也成为代表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他们眼中,这个重新腾飞的文明古国凝聚着神秘而激动人心的力量,对于他在世界舞台上的崭新角色,人们有理由充满期待。
会上,中方代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立场和取得的成就。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在开幕词中表示,“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发展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古语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千百年来,对社会和自然负责、合理利用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始终让中国人民铭记在心。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绝不是所谓“迫于国际压力的应时之策”,而是出于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负责,出于对全人类的发展负责。中国党和政府将继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同时,也将在解决好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继续与国际社会合作,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全面介绍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并以一组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展示了中国在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阐述了气候变化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从技术层面指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向。这些发言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真诚意愿和坚定决心,彰显了一个古老文明在新的时代挑战面前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会议之余,丰富的参观活动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客人们展示了中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在北京水泥厂,一条条依靠技术创新建立起来的生态友好型生产线凝结着企业追求履行社会责任的努力。在清华大学节能大楼,一座兼顾了建筑理念和艺术风格的环保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神奇魅力。在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天津博物馆和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座城市以它的崭新容颜为人们勾勒出一幅未来城市的美好蓝图,而这背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绿色生存的孜孜求索。
研讨会上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和丰富的参观考察活动引起了外方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回应。代表们高度赞赏中国的“天人合一”传统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表示钦佩。他们强调,中国已经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信心和希望。正如拉戈斯所说,中国的发展模式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们可以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能耗,如果发展中国家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就不会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从这个角度说,机会之窗已经打开了。同时,代表们表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变化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帕潘德里欧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尤其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我一生都在带着浓厚的兴趣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展示了自己强大的能力,这是一种很强的适应外部世界变化的能力,一种能够在困难中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来希望的能力,一种不断自我更新、保持活力的能力。”
直面严峻挑战 呼吁共同行动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认清和应对这些时代挑战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也是此次研讨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会上,代表们强调指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遭遇的三大挑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不同的关注点;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导致各国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和地缘冲突加剧;国际金融危机转移了人们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注意力,一些国家出现了弱化应对气候变化举措、收回既有承诺的压力。这些困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要求世界各国立即把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上政治日程,化挑战为机遇,探索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采取共同行动,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共同行动需要共同关切,更需要共同原则。代表们在发言中不约而同地谈到,国际社会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坚持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和增强能力建设的承诺;发展中国家也应在谋求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适应和减缓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另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应保障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权利,避免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展望哥本哈根 探索前进之路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于2009年年底举行,届时与会各国将就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安排进行商讨,决定后京都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社会党国际对此次会议寄予厚望。帕潘德里欧表示,机会稍纵即逝,各国应该利用这次会议,确定目标,达成共识,防止出现巨大的气候灾难。社会党国际已经着手向会议提交一份报告,并希望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交流意见并将其纳入报告中。
会上,代表们纷纷表达了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包括在进行政治谈判的同时,充分重视市场的驱动作用,引导各国利用市场机制协助实现减排目标;把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纳入到会议形成的应对气候变化机制中;在新的协议中设定更有力的刺激措施来保证协议的实施;在建立二氧化碳交易体系问题上采取审慎态度等。
在寄予期许的同时,研讨会也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不应局限于哥本哈根会议。当前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是严峻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是长期的。正如社会党国际在其报告中所提出的,人类面临的挑战是重构、重建我们的社会,这个挑战将超越哥本哈根会议可能达成的协议。关于人类未来面对地球如何自处以及地球是否还适宜人类居住的问题,最终将留待人类自己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