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论文_欧伟明

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安全有保障、舒适程度高、高效快捷、绿色低碳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方式,已经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的重要选择之一。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消费和居住方式,提升生活品质,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形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1、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型式与构造

城市轨道交通同铁路系统的轨道结构形式有所相同,其主要包括钢轮钢轨式、磁悬浮非接触式以及橡胶轮胎式这三种类型。从当期情况来看,钢轮钢轨式轨道结构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从整体工程建设来看,轨道交通线路由车站、停车场、区间等部分组成,车站主要最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停车点,能够为乘客提供等车、换车、上下车等服务。停车场顾名思义就是供人们车辆停放的场所,同时还承担办公服务等功能。区间是轨道交通的公共区域,主要表示车站与停车场之间或者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道。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由于规模庞大,其施工技术、工期计划、组织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必须由施工、建立、设计、政府部门等多个单位共同合作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都应该有详细的施工方案,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项目和技术要点,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轨道交通通常处于城市内部,自身承载力较大,基础建设比较深,在开挖中容易遇到一些岩石层等问题,相关单位应该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降低不确定因素对项目成本及工期的影响。

2、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形势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建设在中大型城市的中心及周围,由于自身存在着车站数量较多且分布密集的特点,这使得地铁安全成为了城市安全的一个重要成员之一,其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任务繁重,各大城市都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轨道交通网络,其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行有着较为重大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其是否能够保证安全,高效的运营也一直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轨道交通技术也大幅度发展,其中安全运行技术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没有改变当前我国轨道交通所面临的严峻的安全形势,所以,为了保证轨道运行的安全,仍需要加大、加紧对轨道交通安全的跟踪和管理,对于其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分析,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并提前准备风险预案,以多层次保证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目前来看,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影响因素主要由管理因素,设备因素,人员因素三方面所组成。

3、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总体应对策略

3.1、坚持以防恐维稳为中心

以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形式,所有工作的重点都应该实施,以防止骚乱。公安机关应以反恐法律为基本依据,根据反恐稳定的现状和特点,以“扼杀”为最高目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断,主动对典型案例,意外案件进行逆向分析,及时搜索空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情报预警,岗位控制,巡查审讯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危险管理货物,源稳定控制,公交系统安全防范等相关措施,构建轨道交通登记,巡检,视频检查,关键人员大数据信息平台检索比较及早期警示“四道防线”,有效提高反恐稳定工作能力水平,维持轨道交通的公共安全。

3.2、强调专群结合、防处结合

其一,专群结合。也就是说,公安、行业、乘客等各方面协调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保持严防严控严打严治的高压态势和强大震慑力。

其二,防处结合。也就是说,预防和治疗相结合,以防止主要。 建立和实施安全检查制度,完善内部安全防范机制,检查控制机制和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地下,站外站”综合联合服务应急机制和公安腾网,努力消除公众隐患 来源的交通安全。

3.3、公安机关应充分发挥监管和协调职能

鉴于交通运输部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倾向于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运营管理,存在日常安全实施的情况,公安机关应充分发挥作用。 监管职能,与行业,单位健全执行保障体系,加强人防,技术和物理预防,实施评估机制,内外联动机制和应急机制,形成良性互动。

3.4、调度命令消息的传送

在不同车站,列车的发车时间、停站时间与抵达时间在编制的运行图中控具均作出详细规划,调度人员应尽量使列车的现实运行时间与规划运行时间相一致。但是在现实工作实践中,列车在运行期间可能会出现油量不够、红灯等待次数过多、列车故障、客流量比预期大、恶劣气候情况,进而导致无法完全依照运行图中的相关内容运转。此时,调度员需依照具体情况探寻出最佳的行车调度措施,以降低上述突发事件对行车效率影响程度,此时列车实际运行状况也会和列车运行图内容存在偏差。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可以被视为系统性与繁杂性特征并存的运输工程,不同部门工作效率直接与列车正点率存在关联性。故此,需参照运行规划配置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例如,结合客流需求,应用大、小列车交路,一组织不同编组、不同开行对数的列车在各区段运转,借此方式去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效率(见图 1)。

图1大、小列车交路示意图

大、小列车交路行车组织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列车不同交路列车分别运行,并且对列车对数与运行周期相符性没有提出较高要求两方面上。该类行车组织模式在城市市区客流相对集中、郊区客流较小的轨道交通环境中有所应用。和单一列车交路相比较,可有效降低列车使用数目,进而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大、小列车交路的弊端为在列车对数和运行周期不相符时共线段列车间隔均衡性缺乏时,就会进一步增加运输组织繁杂性,统一线路上的列车可能处于无序状态中,致使交通运营调整压力增加,而在郊区乘客可能会在没有任何理由情况下换乘,乘客对该类行车组织形式肯定度相对较低。大、小列车交路经常被用在全线或区段高峰小时客流量不均衡,断面客流在途中存在显著心理落差的情景中,这就要求轨道交通线路中间折返站数目≥2。当下,上海轨道交通 1 号线和 3 号线应用的便是大、小车交路。

3.5、列车运行方案调整

理想情况下,列车需参照运行图中规划的时间运行的,故此,列车现实运转情况与预计运行情况无差异,即按图行车。若列车出现轻微晚点时,系统将自行调度到满足规划的运行模式。在上述过程中,对于晚点列车,只需让列车在限定速度范围中适量提速,直到满足运行图中相关规定即可。但是如产生突发情况,需整改列车运行方式,此时其就不能和运行图中图规划内容构建统一性。调度人员需依照上级下达的指示,做出合理调整,以促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常态性。列车经常饮用的调度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列车发车时间提前或者拖延;②列车等级提升,规定列车在区间允许的速度范畴中加速;③加开备车;④列车清理乘客;⑤列车逆向运行等。

总之,在世界范围内,各种城市轨道交通恐怖事件,突发事件和公安事件,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突出安全问题,毫无疑问,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暴力恐怖的主要目标 攻击和高风险高发区。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人民的安全密切相关,导致了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 在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基本上承担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最大责任。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信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江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对策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11):77-84.

[3]王忠文,方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现状综述[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3(05):1-5.

[4]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5]何理,钟茂华,史聪灵,石杰红.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06):128-132.

论文作者:欧伟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论文_欧伟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