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教育发展的跨世纪战略取向_社会教育论文

论中国教育发展的跨世纪战略取向_社会教育论文

论中国教育发展的跨世纪战略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教育论文,取向论文,跨世纪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文章以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为背景,以教育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之核心内容为出发点,从教育观念变革、人才塑造目标、教育发展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和现代教育科学方法这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教育发展的跨世纪战略取向。

20世纪已经逼近尾声。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治元首和战略理论家们,则早已在10年前就开始构思本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而教育的未来取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自然纳入有识之士们深切关注的视野。

一、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与中国教育的转轨

世纪之交,全球战略格局已经发生了空前的历史性转变,即包括具有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各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已由战争和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划时代主题转换。这种丝毫未减其竞争激烈程度的主题转换,自然引发了竞争形式和手段的改观。这正如颇有战略意识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已经尖锐指出的:“在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比赛,最关紧要并有决定性的,是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这就是智力战。”[①a]这种决定着民族兴衰存亡的智力战,使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日益普遍的重视。故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下述两种颇为令人深思的崭新趋势: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教育正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后备人才资源。而国际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最近则更为直截地道明:知识正超越土地、人工、原料等这些有限资源而成为取之不尽的核心资源、一种弹性的生产要素。[②a]这样,教育作为开发地球上最重要的智力资源、优化民族素质结构的宏伟的人文工程,自然成为各国确立自身在21世纪战略地位的关键。因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被誉为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蓝图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高屋建瓴地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在此国际背景下,中国教育同时也在发生着历史性的蜕变,特别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模式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我们深切意识到,这是中国教育重心的一次战略性转移。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一统模式的规范下,陷入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怪圈之中,导致了人格塑造的畸型化和心智发展的偏狭化。虽然有识之士频频发出警世之言,但学校教育依然无法摆脱应试一统模式的桎梏,更不能跳出传统教育观念这个阴影的巨大笼罩。如是,个体缺乏独立的人格支柱、坚强的意志力量和作为生命成熟之标志的创新性智慧与能力,民族整体素质则难免趋向庸常化,远不能追随世界大势而予以自觉、快速的根本改良。这怎么不使有识之士产生中华民族“有被开除‘球籍’之危”这种“杞忧”呢!为此,中国教育必须在中共中央“科教兴国”这面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旗帜下再次作出自身的战略选择:重塑民族人格,再造民族心智。

二、教育观念变革的跨世纪战略取向

当我们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劳动对象是人类的心灵、教育应以优化整个民族的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代表本民族价值理想的杰出人才为战略目标时,就不难理解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勒内·马厄的断言:“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①b]以此审视传统应试教育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它的一系列根本弊端。

首先是指导思想上的偏失。应试教育偏面强调选择人才,从而将选择对象——学生完全置于被动接受和消极适应的地位,斫削其个性特长,限制和压抑其个性生命力的发育与发展。其次是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单一。往往只把教育看成灌输一种思想文化的阵地,故从思想观念到知识体系采取单向“填鸭式”,方法上的不民主必然窒息受教育者多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再次是选择标准的机械和选择手段的简单。即以名为“全面发展”实以“均等发展”的分数标准筛汰具有真才实学和创造能力的非庸常学生,而选择手段只是见分不见“人”的一纸试卷——它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继承与接受,轻视运用、批判、创造诸种能力,更无视学生作为终身学习之动力源泉的理想、意志、操守等非智力因素。

为此,欲构思中国教育之跨世纪发展战略,首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展主体性教育,从而创造教育的理想境界即素质教育。

其一是教育发展观。当今,教育与人的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新近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学习:(人类的)内在宝库》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从人的发展的广阔角度看21世纪所面临的问题和教育的作用。[②b]这就要求教育致力于发展能使个人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性,使得个体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保持和谐一致,水乳相溶,并以前者推动后者。这将从根本上革新教育价值观,即不再偏废教育的个人价值。

其二是教育个性观。教育对个人的发展,当然指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不是包罗方方面面的“削足适履式”的均等发展,乃至用教育这条统一规格的流水线去框定每个受教育者。每一个具体的人,由于他从先天遗传所获得的生理特征的不同和后天生活环境的不一,就会在他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中表现出自身显著的心理特征,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掘并发展这种心理特征,使之逐渐培养成个体的创造性能力。

其三是教育能力观与素质观。即通过教育释放人自身巨大的潜力,开发迎接外部世界各种挑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们独立判断、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要培养作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目光高远、意志坚定、发奋拓进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成就欲和时间意识的“雏鹰”。

三、人才塑造目标的跨世纪战略取向

我们认为,以未来社会可预见的需求为参照系,教育应当为跨世纪人才的塑造确立战略目标取向。

第一,具有高尚的现代道德水准与境界。21世纪,由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经济合作所产生的辐射力将遍及全球,祖国统一的大趋势要求增强全体华人的道德素养,以适应世界性交际的需要。这里重要的在于让每个受教育者深切意识到:趋向崇高的道德境界、恪守恢弘的道德理想是现代人精神深处的需要,是内心自律和自享的需要。故要从下列三方面培养内蕴丰富的道德标准观,包括国家与世界道德标准,即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国际理解、人类友善等;社会道德标准,即正直合作、尊敬长者、尊重人格、公民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个人道德标准,即诚实宽容、热爱真理、守持秩序、矢志精进等。

第二,具有优异的主体精神结构。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鲁洁教授所指出的:“当代,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暴露的种种危机,都在召唤着人的主体性培养与弘扬。”[③b]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是大写的人所具备的内在精神境界或状态。唯此,才能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清醒的认识,闪耀着虽遭颠沛而不折锋锐的高昂的入世精神。这里包括主体的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指主体有自我的意愿和情绪,并能对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作出自我的选择和决断。独特性是指主体的个别性和差异性,它表明生动、独立的个体是不可为其他个体所机械重复的价值主体。能动性是指主体在认识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积极和主动的特征,这是适应并驾驭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所必需的。创造性是主体精神最典型、最集中、最高级的表现形态,融主体生命之激情、智慧、意志与活力为一体,从而将生命能量淋漓尽致地迸发出来,推向辉煌的极致。

第三,具有开放性的战略眼光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宏大胸怀。伴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现代化、世界空间距离的日益缩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国、各民族之间多边、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加强,每个跨世纪现代人都面临着如何以共享的态度吸收世界文化与科技成果、并与本民族的人文和自然传统相溶合的现实。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能掌握一至多门外语、熟练操作电脑、及时筛选最新信息。

第四,具有优异的思维方式和品质。21世纪的智力战,就更深层次而言实质上是人的思维品质的抗衡。在当代,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日益揭示出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和物质各个层次之间的广泛联系,这种客观辩证法的充分展现势必要求跨世纪现代人掌握恩格斯称之为“最重要的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即以发展观、整体观和系统观去认识与把握以空前速度发展的客观事物。唯有如此,才能使他们意识到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及其人类对它的认识是永恒不变的,从而不奉既有之规范为绝对真理而长葆变革的信念。远而言之,这将有效地改良一代人的思维品质,即以具有辩证精神的批判性、开放性、多向性取代传统思维的依附性、封闭性、单向性,达到爱因斯坦所推崇的内心自由的境界:“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束缚,具有自由独立思考的精神。”[①c]

第五,具有开放、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并以宽广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为底座。由于当代日趋显著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互渗透的大趋势,使传统的呈线性状的知识结构难以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故要培养受教育者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意识,从而随时代之进化而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尤其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给学生心灵深处培植一种信念:“终身学习是21世纪生存概念。”[②c]从而自觉地习得独立获取新知的必备能力——教育如能达到这等境界,就将使人生成为一种自我开发生命潜智潜质潜能的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

第六,具有强健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这是发挥主体的智慧和才能,并在屡遭困厄时保持强烈自信和进取势头的生理根基,也是从容应对日趋激烈的环球竞争、有力化解人世纷纭矛盾的必备前提。

四、教育发展模式的跨世纪战略取向

首先,以人的发展和个性创造力的培养为圆心,全力扩展教育的外延,变传统、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三者一体化,真正做到教育全社会化和全人生化。所谓教育的全社会化,意味着学校教育将更好地面向社会,同时社会各种力量也将更多地共同承担教育的职能。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打破传统学校的封闭形式,加强教育——社会的整体化趋势。以耗散结构论视之,学校唯有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同社会大系统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才能使自身保持平衡。这种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形式面向大社会、乃至学校教育国际化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作为一个大教育系统,各个领域都是进行教育的场所,各个部门都负有教育的责任,教育的整修过程的完成都应置于社会的大系统之中。这样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即是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大教育体系,从而将各种教育分力凝聚成为新的更富于活力和创造性的教育合力。如上所述,教育将成为一项育人铸魂的社会化的宏大人文工程。所谓教育的全人生化,旨在使教育成为培养和发展一个人的全部潜能(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因素)的从摇篮到坟墓的永生过程,突破传统教育局限于青少年时期学校教育的狭隘模式,适应终身教育的世界性潮流。“一个国家以终身教育目标作为所有教育子系统的方向,这便是对当今时代挑战做出的独特和恰当的回答。”[③c]教育的全人生化,就纵向而言,从胎教幼教开始直到老年教育,追求教育对人生各个时期的贯穿性;就横向而言,由学校教育扩大到发展个性的各个方面,包括智力、情操、美感、社会和政治修养,是教育和自我教育在一生中的总和。与终身教育思潮同时勃兴的“回归教育”,其实质也在于打破传统教育集中和限定于人生某个阶段的封闭格局,追求学习和工作不断交替、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教育的全人生化。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里推进教育的全人生化,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这种特殊的富于灵性的精神生活,将使人生成为不断开发潜智潜质潜能的日新月异的恒动过程,极大地提高生命的质量,使之永远向更高的自我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最大限度地优化我们民族的素质,形成任何国家不可企及的人才资源优势。

再者,在扩展教育外延的同时拓深教育内涵,力克重理工轻人文、重分数轻心智的应试教育流弊,整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追求教育全人文、全科学相贯通的理想境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经济整体结构,而且也相当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化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通过教育这个中介而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后者陷入功利主义泥淖。正如著名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指出的那样,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实利的下贱侍女”。[①d]而认真审视中国的应试教育,也确实存在着对人才评价上的偏颇,即往往偏面地将只具有科技知识结构而缺乏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博大的人文精神者视为“人才”,进而导致在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偏颇,即将批量生产这类专业技术人才视为教育最高的、甚至是全部的成功。由于“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②d]而中国经济体制和文化模式的大转型,正热切地呼唤着具有杰出的理想主义精神、兼通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大师级通才。因此,追求教育全人文与全科学的相贯通,旨在克服唯理性教育模式单纯发展学生的认知功能、致使智力发育与人格发展相分离的教育时弊,全面培养跨世纪新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品格和审美能力等身心的各种力量,实现理性与非理性、智力与非智力、逻辑与直觉、认知与情态诸关系的完美结合,使教育升华到炉火纯青的恢弘境界,最终完成自身的根本使命。

五、课程体系改革的跨世纪战略取向

只有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才能全面落实教育改革的战略构思。课程体系改革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决定着21世纪人才的基本发展方向和素质结构,而扩大教育外延、拓深教育内涵最终也必然要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全新设置上,因此需要探索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使“教育的心脏”应和时代的脉搏而强劲地律动。

首先,关于课程结构。建立以学科课堂教学课程为主、结合活动课程、辅之以隐蔽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并将必修、选修、自修多种修业方式有机相配的富于弹性和活力的现代课程结构。针对我国课程结构比较单一僵化的现状(基础教育尤甚),未来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价值目标应是力求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有效统一,既保证学生整体科学文化的素质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宏观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从自身潜力与兴趣出发而充分发展个性创造力的特殊需求,从而使学生在通过课程这条流水线后不致被铸造成斫削了个性、高度统一的“标准件”。

其次,关于课程形态。包括综合化和整体化。从世界范围看,学校课程已经历了从综合课程到分科课程的发展过程,而今正在向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巨变的更高水准的综合化方向发展。在此全球课程走势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未来学校课程之发展自然也将顺应此大势,不但有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也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而且还应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综合课程。换言之,这里既有单一学科的综合化,也有整个课程系统的综合化——此之谓大课程观。当然,这种跨学科课程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简单排斥分科课程的存在,后者分门精选、便于学习和考核的优势足有与前者并存的理由。课程形态的整体化,则意味着课程的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并重。未来社会劳动的日益智力化和脑力劳动者比例的显著提高,将需要大批高级专业人才乃至国际领先的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这就决定了课程建构必须着力强化其学术性;同时,开放的未来教育与实际的生产劳动之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相互渗透,又决定了我国必须如德、美等发达国家那样高度注重课程建构的职业实用性和应用性。这两者并驾齐驱,将推进我国跨世纪课程形态建设中的学术性和实用性紧密融合的大趋势。

第三,关于课程内容。以开放的大教育观衡量,我国跨世纪新课程宜增设培养学生用战略眼光看待人类宏观和长远利益的发展性课程。诸如:涵盖地球科学、外层空间、海洋学、能源、粮食问题等领域,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的基本概念和应变能力的“未来研究”课程;包括多极化世界的基本知识和发展态势,旨在增强国际正义感和责任感,努力促进世界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之建立的“国际问题”课程;顺应追求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主潮,协调经济、科学、人口和道德等内容,以培养学生树立社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的自然资源承受能力相平衡这种新型发展战略意识的“生态环境”课程;等等。这些宏观的发展性课程,宜作为公共必修课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及早增设,并在高等教育中拓深和扩展课程容量。从深远的意义上说,如果没有系统增授这类发展性课程,将难以造就完整健全、心灵深处充满未来意识的21世纪人才。

六、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跨世纪战略取向

“在一个科学技术日益深入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世界里,教育不仅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而且在发展使人类掌握和利用这些知识的行为方面都应该发挥重大作用。”[①e]确实如此,科学技术的转变、持续不断的“知识爆炸”决定了21世纪人必须在学校里就掌握一把开启终身教育的万能钥匙——“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需要对现行的教育方法作出革命性的更新,即从偏重于教师之教转向注重学生之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与对理念、道德、精神、美学价值的认识能力为目的,从而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发展、善于创新和建树的能力。而且,这种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将要具体贯彻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使之趋向最优化。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而今正风靡全球的诸如发现法、问题法、探究——研讨法、解决课题法等教学方法势必要引入我国的课堂教学中;而目前我国已经在试行的诸如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引导发现法等旨在激发学生兴趣、重在指导学法的教学方法,将进一步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普及。其次,教育教学方法变革的另一个重要走势就是个性化。展望全球教育,伴随着以标准化和同步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社会向多样化和特殊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的转型,如何从特定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内容出发去创造适合自己个性品质、发挥自身优势的最佳教育教学方法,将成为每位优秀教师高度自觉的追求。这种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自觉选择,将使之成为富于创新精神和智慧力量的综合化艺术,而一成不变、皆可套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对它们的虔诚信赖则成为教育教学方法更新的最大障碍。再次,未来教育教学方法由于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术紧密结合,故将日益充满新鲜的活力和开放的功能。以网络化、多媒体化、应用模式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当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将对我国未来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形式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以快速度、大容量、广范围同时传播图、文、声等多媒体信息,并能实现信息传播过程的双向交流和各种信息资源共享为特点的“信息高速公路”,将使现代教育技术从以广播电视为主体转向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体,使受教育者突破时空和教育进度之限制而自主地学习——这将从根本上结束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教育软件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而且,伴随着国家教委“金智工程”的实施,这种体现在Iternet上的远程、宽带、广域通讯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不但会筛新教育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更将从深层次上推进我国教育体制乃至教育观念的空前变革。

我们在新旧世纪大转换时刻展望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构思作为国家发展总战略之核心的教育发展蓝图,旨在促进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我们这个东方大国位居全球第一的丰富的人力资源,让未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科学巨匠们引领我们这个优化的民族步入21世纪的辉煌。

注释:

①a ②a转引自李嘉瑶:《面向21世纪话教育》,载《未来与发展》1995年第3期。

①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上海师大外国教育研究室译:《学会生存》第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②b 报道:《国际社会对21世纪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报》1996年4月18日。

③b 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①c 转引自《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第25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②c 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

③c S·拉塞克 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第13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①d ②d池田大作等著、荀春生等译:《展望21世纪》,第60—61页、第60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①e S·拉塞克 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第8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标签:;  ;  ;  ;  ;  

论中国教育发展的跨世纪战略取向_社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