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气质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气质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研究
引言
近年来,儿童个体差异的研究已成为儿童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中气质差异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气质作为个性发展的动因,已经成为研究人类早期情绪发展和社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关气质的研究报告屡见不鲜,为将儿童的气质研究推向深入,总结这些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儿童气质实质的研究
气质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古老概念。东方(中国、前苏联)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除个别例外,实际上都把气质作为“个性”或“性格”的同义词使用。今天所说的“气质”一词来源于日语,为日译英语temperament的学名,其拉丁语词源temperametum意为人体内体液的混合“比例”,这种体液混合的比例决定了人的整个体质,并非单指气质。十三到十四世纪,罗马医生格林认为人的灵魂就是气质,后来又把气质专指感情活动的特征。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时把高级活动类型和气质视为同一个东西。可见,对气质涵义的认识是有分歧的,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强调情绪特征。瓦伦(H·C·Warren)把气质定义为“个体在感情上的一般特征。”第二,强调生理因素。麦独孤曾把气质定义为“体内的新陈代谢或化学变化对心理活动产生的总效应。”第三,强调动作反应。吉尔福特(J·P·Guiford)认为,气质是一类与“个体行动的发生与操作的模式”有关的特质。奥尔波特综合上述三方面指出:“气质是指与情绪有关的各种现象。包括个体对情绪刺激的敏感性、习惯的反应强度与速度以及主导心境的特性、强度与变化等特点,这些现象随体质而定,因此大部分起因于遗传。”除艾森克指出其起源的观点欠成熟外,它曾被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是“气质的最完整定义。”目前,国外学者十分强调气质的情绪性。《简明不列巅百科全书》中认为气质是与情绪倾向和反应及其速度、强度有关。常指人的主导心境。日本的《新版心理学事典》认为气质是人的情绪特征。在我国和前苏联的教科书中,人们普遍认为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质,动力特征包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它使人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行为过程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不同于精神生活的内容(理想、信念和世界观),这是鲁宾斯坦在《普遍心理学》一书中明确提出来的。如何解释气质这种心理现象,亦即揭示其实质的问题,在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前及以后的很长时间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概括地讲有两大类别:以某种生物学亚系统作为基础和以机体的一般结构作为气质的基础。
以某种生物学亚系统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学说主要有:以体液系统为基础的体液说,以血液系统为基础的血型说,以体质系统为基础的体形说,以内分泌系统为基础的激素说,以神经系统为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和各种特质论。体液说、血型说、体形说是建立在人类本质内因性思想基础上的,主要是从经验观察来的,带有一定的思辨性,缺乏事实根据和科学论证,忽视了人的气质特性对神经系统的依存关系,比较片面,还只能算是对气质本质的推测,所以并不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这些学说能够从机体的完整统一性出发,探讨身体特性与气质特性之间的联系,这对有关气质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启迪作用。气质的激素说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广泛流传,这是因为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内分泌腺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激素激活着身体的不同机能,因而对人的心理活动也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人体的两种调节机制来说,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内分泌机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所以这种只看到激素的重要性而忽视神经系统主导作用的学说是片面的。
正因为以上的各种学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气质的本质问题,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巴甫洛夫以实验的方法从神经动力学的水平对气质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了揭示。巴甫洛夫研究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两过程的作用相反,但却又相互依存和转化。这两个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这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构成了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系统的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抑制型相当于抑郁质,巴甫洛夫的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具有基础的性质,为后人对气质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提供了方向。继巴甫洛夫之后,前苏联的莫斯科小组对气质的研究最为突出,人们称之为新巴甫洛夫类型学。他们以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研究的几个方法论原则,详细讨论了兴奋强度维度的两极性:耐受性与感受性;论证了神经系统灵活性的两种特性:狭义灵活性与易变性;阐述了神经过程的第四种特性——动力性;明确神经过程的平衡性为第二级特性,包括强度、灵活性、易变性和动力性;对神经系统其他独立特性做了一些探索、尝试;分析了神经系统的一般特性和局部特性,一般特性是指整个神经系统的共同特性,是气质的生理基础,局部特性指大脑皮层内不同分析器的特性,与人的特殊能力有关;指出神经过程的特性无好坏之分,每种特性都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新巴甫洛夫学派的研究使对气质的神经生理机制的解释建立在更加完整可靠的科学基础上,对气质的进一步探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兰华沙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简·斯特里劳就是基于巴甫洛夫类型学的基本思想,吸收新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和西方心理学者关于唤醒、激活理论研究成果,放弃在实验室通过测定神经过程特性研究气质类型的方法,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看待气质特点,集25年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气质调节理论。认为气质是有机体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动力特点,它们构成了气质行为两个重要成分。行为的能量水平和时间特点体现了个体差异。有两个与行为能量水平个体差异有关的气质基本维度,就是反应性与活动性,他们对有机体起着重要作用。对这种以单一的神经系统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的学说也并非没有异议。波果斯洛夫斯基等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指出:“巴甫洛夫把神经活动类型跟气质看成等同的。后来的研究证明,神经活动的类型并不总与气质的类型相吻合。显然,影响到气质的不仅有神经系统的特性,而且还有整个人的身体组织,神经活动的类型应作为气质的素质来考察。”
以人的机体的一般结构作为气质基础的观点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鲁萨洛夫提出的。他认为人的生物学亚系统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复杂结构和机能特性,在机体的总系统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水平的结构和机能特性,因而相对其他亚系统来说,在气质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无论哪一个亚系统也都不能单独地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只有机体的一般结构,即个体在其遗传装置中稳固化了的身体和生理的特性的总和,才能充当气质的生理基础。这种观点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是通过实验而确定的,不仅充分肯定了神经系统的特性在气质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包容了历史上其他学者所提出的某些气质理论或学说的合理成分,所以它不仅是合乎逻辑的,而且也是完全必要的。
二、关于儿童气质发展的研究
当代从事气质研究的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气质的可塑性。由托马斯(Thomas)和切斯(Chess)主持的纽约纵向研究(NYLS)中,归纳出九种气质维度,即活动水平、频率、趋避性、适应能力、反应阈限、反应强度、心境、注意力分散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每个维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说明气质有自己的年龄特征,气质的发展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气质可塑性与稳定性其实质是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相互影响的问题。研究表明,先天因素对气质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普汶(L.A.Pewn)指出:遗传因素在个体气质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斯科特(Scott)和查尔斯(Charles)用三种不同的猎狗进行研究,它们生下来就有气质差异,如果以同样的方式养大,养大后三者的气质差异更大。在NYLS,托马斯和切斯追踪了231名儿童从婴儿期至青春期,表明人一生出来就表现出很大的气质差异,并且随着年龄增大倾向于继续保持这些出生时特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气质或者说基本行为方式,看来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学者对遗传因素和内外向关系作了研究。如,卡特尔和艾森克等对双生子的气质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个体的内外相关。在美国,D·G·Freedman和B·keller(1963)及S·G·Vanderberg(1969)发现:同卵双生子在很多的心理和运动行为方面比异卵双生子更为接近。A·M·Forgensen和E·kringlen(1978)对挪威双生子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林崇德教授1978年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被试气质相关非常显著地高于异卵双生子的被试。
但气质的发展并非完全归因于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对气质也有重要的影响。巴甫洛夫在实验室中饲养八只同时出生的小狗,四只呆在笼子里,另四只则在自然条件下长大。两年后发现,关在笼子中的四只对外界刺激表现出明显的被动、防御的特点。由D·Daniels和R·Plomin在1985年对领养婴儿的研究表明,养母的羞怯性越高,社会化越少,具有1-2岁养子的羞怯性也越高。1982年,李铮教授通过对大学生气质的调查研究发现,“文革”前属于多血质的学生,不少人改变为粘液质和抑郁质。1983年,贺令湖等研究了一对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生子,一个由母亲用母乳喂养,另一个由祖母抚养。发现,由母乳抚养的孩子属多血质类型,由祖每抚养长大的孩子属胆汁质粘液质类型。刘明和王顺兴等研究了十二种社会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气质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气质类型显著地受社会环境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某一种具体社会变量,仅显著影响某种或某几种气质类型的变化,而对另一些气质类型的影响则不显著。
可见,气质的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林崇德教授1982年的研究所表明的:遗传因素对儿童气质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气质并不等同于遗传本身,遗传对儿童气质的影响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环境因素对遗传因素具有改造功能,并对儿童气质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
三、关于儿童气质测量的研究
气质测量的研究是个渐进成熟的过程。就测量对象而言,以前,心理学家以类型论作为测量研究的主要对象。例如,以血型来阐述气质类型的血型说。本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巴斯(A·A·Buss)根据人们参加各种类型活动倾向性不同,提出气质的活动特性说,把人的气质分为活动性的人、社交性的人、情绪性的人、冲动性的人四种。由于类型论是从某一角度划分气质类型,所以它不能反映出气质类型的多样性,不能描述、测定一个人全部气质特征。目前,在现代测量理论和统计技术的影响下,大多数研究气质的心理学家超越了类型论的框框,而以气质特质(temperamental trait)作为测量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人们具有许多共同的特质,但人与人之间在气质上存在着量的差异,测量个体各种气质特质所具有的量,从而准确全面地描述气质特征,探讨气质发展规律,所以它是研究气质的有效方法。本世纪八十年代,波兰心理学家斯特里劳用调查表分析出以下六种气质特质:反应保持性、反应再生性、反应灵活性、反应规律性、反应速度和反应节奏,并对他们给予操作性定义,又根据操作性定义,筛选出调查题目,编制了时间特质调查表(SSI)。
就儿童气质研究方法而言,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实验法,它指的是在自然情境或标准化的实验条件下,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观察和测量。现在人们一般把感受性、耐受性、速度与灵活性、可塑与稳定性、不随意反应性、内向与外向、情绪兴奋性、情绪和行为特征作为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通过实验测定这些心理特征,了解人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国外重视测量人的情绪反应。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写道:“现代研究气质的方法是:在标准化的紧张情况下测量人的情绪反应,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另一种是测验法。它是利用访谈和问卷来测量儿童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此类问卷在国外颇多,基本上都源于NYLS的气质结构和概念,其中尤以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评定问卷最有代表性。这两种方法目前还难以断定好坏,实验法这种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不一定比问卷法的高,而且有些气质维度实验法还难以测量到,问卷法虽然得到广泛使用,但目前还没有最有效最可信的气质问卷。
四、关于气质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
气质对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是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研究表明:对具有低感觉阈限和倾向于负向、强烈的情绪反应的困难型气质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更容易发现他们的疾病。因为这种儿童所具有的困难型气质对于护理人员和医生正确诊断儿童的病症,以及在疾病早期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具有容易抚育型气质的儿童来讲,由于他们总是处于正向情绪状态,从不大哭大闹,即使患病也是如此,这就很容易使医护人员在诊断时产生错觉,从而可能会低估疾病的危险,贻误适当的治疗时机。目前的研究表明,具有不同气质特点的儿童分别对应于相关的临床问题。在身体健康方面,气质同婴儿期的腹痛和睡眠障碍、学前期儿童的机能性腹痛有关。抚育困难型气质的儿童遭受意外损伤和遭受虐待的情况较多,这种气质的儿童由于要求较多,情感反应强烈,因而得到哺乳的次数也多,而容易抚育型气质的儿童则较易挨饿,甚至死亡。
研究表明:气质特点对儿童的心理及社会性发展方面有重要影响。气质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各种气质特征在儿童的早期的各种行为中就有表观,它会影响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这就会改变他们的行为。通常人们对待经常大哭大叫和静静躺在床上的儿童的行为是不同的。父母对待经常逃避反应的孩子与对待好奇易接近的孩子的方式是不同的。亲子之情,母子依恋是儿童最初的社会性发展。J·E·Bates曾对儿童的气质对母子依恋的影响进行研究。他用儿童个性问卷(ICO)从大量正常儿童中筛选出抚育困难儿童和容易抚育儿童,然后,对抚育困难儿童及其母子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12-18个月的抚育困难幼儿的母亲,对幼儿提出的社会性方面要求较少。并且,儿童12个月时,母亲提出的社会性要求越少,当幼儿到18个月时,抚育越困难。两年后,抚育困难型儿童的气质特征对母亲的影响最大。此时,母亲对这类儿童更多地采用警告和禁止的方式,态度比较强硬。而且,这类儿童的反抗也越多,母子双方的冲突也增多了。D·Olwens的研究得出了与Bates类似的结果。不同的是,Olwens在Bates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另一种假设,即当儿童脾气暴躁、顽劣不化时,他们的母亲往往会做出让步。而母亲的这种让步会加剧儿童的侵犯性,助长他的坏脾气,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气质还可以通过对环境的调节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发展。无论环境的客观特点如何,对具有一定气质特点的个体来说,环境具有特殊的主要的价值。例如,对高反应性的孩子来说,惩罚是一种很强的刺激,它会引起他们的行为的极大变化。而对低反应性个体来说,他们把同样的惩罚知觉为一种较弱的刺激,这仅会引起行为较小的变化。假定可以决定惩罚情境下的行为的其他变量没有差异,可以说由于反应水平的不同,相同的客观惩罚会引起不同的主观效应,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情境意义依赖于个体的气质。
由气质决定的刺激需求是影响人格塑造的一种因素。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刺激需求,个体为了满足这种刺激需求,他们要选择一定的情境或从事一些能使个体保持最佳兴奋水平并符合个体特殊需要或环境期望的活动。由于社会化过程和刺激需求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经常不断地选择一定情境或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习惯、一定的行为模式,把它们泛化到一定的情境与行为中,就可以成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儿童气质的研究已经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广泛重视,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气质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发展的规律如何,如何精确有效的测量儿童的气质诸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本文自始至终都受到我的导师杨丽珠先生的指导,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