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配网电网作为电能传输中重要的设备体系之一,直接影响到电能传输的稳定性及用户使用电能的安全性,实现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协调发展,可有效降低电网系统的潜在危险,进而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配电网规划中可靠性和经济性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并对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配电网规划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可靠性;经济性;协调;配电网规划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在于连接用电用户和上级电源,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配电网重要性的逐步突出,配电网的可靠性己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负荷需求,因此,还应尽可能满足经济性要求。电网建设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过度追求经济投资则会导致企业运行成本增加,难以满足经济性要求,同时过分限制投资则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不利于保障配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因此,加强对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配电网规划方法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一、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重要性
在配网运行过程中,如果存在诸多的危险性因素,很容易影响整个配电网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大面的积停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能,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利于对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运行可靠性保证的准是配电网各部分的运行状况均是稳定的、正常的,且对配网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防范措施、配电网规划过程中重视经济性的必要性体现在:配电网运行中各部分的运行成本或维修成本均应提前进行预报,在配电网整体规划中,若不能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则对配电网的后期运行及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增加配电网潜在的危险性、而配电网规划中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重要性体现在:这者的结合可对配电网规划进行渗透性分析,减少对配电网规划的重复探究.能够保障配电网规划方案的最优性。
二、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配电网规划理念
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协调包含多方而内容,所以,对电网进行实际规划时,应该立足于全局的角度,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对于电网建设而言,这项工需要逐步完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规划是,要重点分析时间性,在不同的时期内,规划方案应该按照不同的现实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而且,在不同的阶段中,方案要具有良好的衔接性,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
(一)立足“一张网绘蓝图”,综合考虑全网资源
在解决电网存在的问题时,又或者是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时,要充分考虑全网的资源来规划,比如某一配变重载,解决的措施有很多种,可以更换为大容量配变或新增配变,在本电压等级范围内解决,也可以通过新增上一级电网的变电站来重新划分供区,将负荷转移,在上一个电压等级的网络中来解决。同样的当某个110千伏变电站重载,不一定要在本电压等级的电网中规划项口来解决,可以通过新增下一级电网的线路来将负荷转移。即在满足可靠性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容量、线路等资源,提高投资的效益。
(二)基于“饱和负荷规划”,分步科学建设电网
对于一个新的供电区域,其负荷的增长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电网也是随着负荷的增长逐步完善的,而不是按照饱和规划网架一次性建设到位。应以饱和规划为指导,以近期负荷预测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容载比来配置近期的电网变电容量。以饱和规划网架为口标,逐步新建线路,但线径选择按饱和规划一次性配置到位,避免短期内改造而造成重复建设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采取“三步思考法”,充分利用现有电网资源
在解决电网存在的重载问题时,优先考虑是否可以采取调整运行方式来解决,即采用“不花钱”的方式,其次考虑是否可以通过技改解决局部卡脖子问题,实现释放全部容量的目标,即采用“少花钱”的方式。最后才考虑规划新建项口来解决问题。通过这“三步思考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电网资源,既达到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口的又提高了投资效益。
三、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配电网规划
(一)变电容量选择可靠性与经济性
变电容载比反映了配电网的宏观供电能力,也是安排变电容量的依据,容载比选择较大时表示系统备用容量多,供电可靠性较高,当然投资也更大。在电网建设初期,因为网络结还不完善,线路、设备之间的联络互供能力较差,为保证电网行的可靠性,需要选择较大的容载比值。随着网架结构的加强,从节约资源、提高投资效益的角度出发,应逐步降低容载比。
(二)线路线径选择可靠性与经济性
在线路廊道日趋紧张,城市配电网施工难度不断加大,规划中对线径大小的选择宜一次到位,避免日后由于线径过小无法满足可靠性要求而短期内重复投资,除了会消耗大量的资金,也会淡入电网建设的进程麻烦。线径大小的选择应根据预测的饱和负荷以及线路在饱和规划中的地位来确定,譬如某线路在现阶段是分支线,但在饱和规划方案中是主干线路,则该线路新建时应按照主干线路的线径标准来选择。
(三)网架结构模式选择可靠性与经济性
不同的网络结构其可靠性是不同的,可靠性高的接线方式投资也高,比如双环网的接线模式可靠性高,不过,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双辐射的接线方式可靠性相对低,投资也相应少些。如何来选择网架结构模式,首先是要看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例如: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城市繁华中心区和对可靠性要求不很高的城郊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网架接线模式,而不是全部追求高可靠性。另外各个电压等级的网架结构可以采取互补的模式,如果上一级电网的结构比较坚强,对下一级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就较高,出现全停的概率小,那么对下一级电网来说不需要考虑极端情况,这样网架结构选择可以不用太强,即相邻两级电网之间可以采取“强弱互补”,而不需要“强强组合”。
(四)考虑分布式能源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分布式电源的引入使得配电系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辐射式的无源网络变为一个遍布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这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如配电网发生故障后,部分用户可由分布式电源继续供电),也有消极的一面。如继电保护控制不好,会影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分布式能源的安装地点、容量和连接方式是影响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在规划时,要结合配电网潮流、无功以及网络损耗等因素来分析接纳分布式能源的最大限额、最佳安装地点与接入系统方式,并通过潮流计算来论证,以指导分布式能源的建设,发挥其对供电可靠性积极影响,达到既减少配电网的投资又能提高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可靠性和经济性是保证配电网稳定运行的两个重要指标,在配电网规划中体现可靠性和经济性相协调的意义在于,提高配电网整体规划质量,在保证配电网电能输送稳定的同时,还需对成木进行有效控制,以提升配电网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促进配电网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林,焦岗,田浩.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配电网规划力法[J]电子技术,2010,34,324(11):106-110.
[2]任雄.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配电网规划力法[J].科技展望,2016,26(32):78.
[3]穆永铮,鲁宗相,周勤勇等.基于可靠性均衡优化的含风电电网协调规划[J].电子技术,2015,39(1):16-22.
论文作者:冯尚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可靠性论文; 电网论文; 配电网论文; 经济论文; 网架论文; 线路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