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象为语篇”的三项教学建议_抒情方式论文

“用象为文”的三点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点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作原本就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当下,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写作缺少的就是表达的艺术。或淡如“白开水”,没有一点味道;或透如“水晶纸”,缺少朦胧感;或“平铺直叙”,如记流水账;或“竹筒倒豆豆”,一览无余。一言蔽之,过于直白,缺少意蕴。这正是目前中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学语文老师非常犯愁的难题。

      如果是写一写说明文或实用的公文之类,或许这不是问题。即使是写一写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字,或许这也能接受。但如果我们需要的写作还有更多的样式,尤其是记叙类的文章写作,依然是那么平淡无奇,直白到底,那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我们能够有“用象为文”的意识,并认真实践,说不定就能改变这种现状。

      “用象为文”格自高

      ——“用‘象’说话”作文指导课

      一、“象”之概念轻点击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种基本写作意识一用“象”说话(板书)。何为“象”,凡形之于外者皆称“象”。现代汉语的解释是“形状;样子”,所以我将其理解为“凡呈现出一定形状、形态者”。“象”无处不在。

      二、“象”之作用初体验

      1.用“象”抒情含蓄深邃

      师:我们在写作或表达自己的时候,用“象”可以起到怎样的效果呢?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表达你对某人或某地的思念之情,你会如何表达?

      生:可以用浓重的抒情。

      生:可以描写某人以前的音容笑貌,或者描写某地一些能勾起我回忆的情景。

      师:很好,浓重的抒情未尝不可,但抒情需要一个具体可感之物做依托,否则会显得空洞。你们能说到描写,这很好,怎么描写呢,这时就要抓住与自己的情怀相关的某个“象”来写了。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衣服的衬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诗经·邶风·绿衣》

      师:此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去世的妻子的思念之情,他是怎样描写的?

      生:描写妻子生前穿的衣服,借此来抒发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师:你说得好,此诗用了“象”——生前穿过的衣服,使感情的表达更含蓄也更深邃了。若缺了前两句,就未免显得虚假了。(板书:用“象”抒情含蓄深邃)

      2.用“象”写景意蕴丰富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话:

      淡淡的阳光照在小野花上,这到底是怎样的春天啊,走进这春天里,只会让人自惭形秽。

      师:这段话是我写的。你们感觉写得怎样?

      生:阳光、小野花这两个“象”都太普通了。

      生:第一句写的只是普通的景,可后面却抒了那么浓重的情,好像前后不相衬。

      师:有道理,一句景,三句情,而且抒情的语气又那么重,的确前后不太相衬。如果我一定要用阳光和小野花来抒情,怎样描写才能既让它撑起后面的情,又能使其意境更为开阔呢?

      生:可以对小野花的颜色、形状等进行细致的描写。

      生:还可以通过想象,让这个画面再开阔一些。

      师:请你具体说一说。

      生(想了一会儿):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去俯视,展现一幅五颜六色的野花满山遍野的画面。

      师:两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开阔意境的两种方式,我这里也要借花献佛,借张晓风《魔季》的优美语句再为你们提供一种方式:

      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君王要举行野宴呢?何必把每个角落都布置得这样豪华雅致呢?让走过的人都不免自觉寒酸了。

      生:张晓风是借助“酒”“杯形”“君王”“野宴”等“象”,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而又十分开阔的画面。

      师:而且这样一来,后面的“不免自觉寒酸”也就不会显得生硬了。(板书:用“象”写景意蕴丰富)

      3.用“象”说理深入浅出

      师:高中议论文是一个重要文体,我们可否用“象”来说理呢?请看:

      这苦谛的人生呀!不管透过什么,透过灵命双修或透过灯红酒绿;不管走过什么,走过权势名利或走过潦落暗淡;不管穿过什么,穿过文史哲学或穿过酒色财气……人生本质的苦都不会改变,

      师:请评价一下画线句。

      生:比较平白,跟前面比较有文采的语言风格不一致。

      生:我认为说理最好不要直接去告诫,应该让读者先有个体验,然后再去悟人生哲理。

      师:你们说得对。这句话跟前文不协调,而且说理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应该让读者有一个体悟的过程。这句话“深入”了,却未“浅出”,所以说服力有所欠缺。那怎样让说理深入浅出,令读者信服呢?(生轻声说:“用‘象’。”)对,用“象”。实际上,上面这段文字来自林清玄的散文《最苦的最美丽》,只不过画横线处被我窜改了,我们还是来看看林先生的原句吧:

      在棚架的苦瓜,放在富豪的餐宴,与鱼翅燕窝同席;或放在穷人的饭桌,与咸菜豆腐共枕,滋味都是一样的苦呀!

      师:谁来品赏一下?

      生:“苦瓜”这个“象”选得真好,“同席”“共枕”,词用得妙,让读者去想象,去体验,自然就认同了要说的理。

      师:很好!用“象”说理深入浅出(板书),也更有说服力。

      三、“象”之运用两规约

      师:用“象”作文居然可以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是否用了“象”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呢?(生摇头)用“象”也是要遵守规约的,不可滥用。

      1.用“象”要恰当、生动

      

      ——《生命需要共鸣》

      师:画横线部分看起来真的很有文采,你们意下如何?

      生:此文题目是“生命需要共鸣”,而梅花与寒风好像并不是共鸣的关系。可改为梅花渴望雪。

      生:柳絮渴盼柳树的眷恋,跟儿女盼母亲的情感相仿,应该也不是共鸣的关系。柳絮跟欣赏它的人倒可以说是共鸣的。

      生:荷花渴求湖水,因为它希望以水相照,尽显其美,这一句还可以。

      生:这里的梅花、柳絮、荷花都少了些特色,若能加一些修饰语,比如到处纷飞的柳絮,凌寒独自开的梅花等。

      师:前两句的问题是不恰当,用“象”要考虑到文章主旨,考虑到整段的意图。第三句虽恰当,但细细推求下去,与前两句一样又失之于生动,且未抓住“象”的状态来写,不能表达出“共鸣”二字的意蕴。这是一位学长作文当中的句子,画线句是她的第一稿,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修改画线句的:

      就像傲骨嶙峋的梅花渴望一场纷繁浩大的白雪;就像悠扬待飞的柳絮渴盼一阵奔放的春风;就像含苞欲放的菡萏渴求一汪满含诗意的湖水……

      (师板书:用“象”要恰当、生动。并圈出“傲骨嶙峋”“纷繁浩大”“悠扬待飞”“奔放”“含苞欲放”“满含诗意”等词以突显其重要性。学生看后若有所悟。)

      2.用“象”要力求新颖独特、有个性

      师:有些文章用“象”用得还算恰当,而且文章中“象”处处皆是,可读来却总是觉得索然无味。下面出示同学们以前写的几个句子,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①他的愿望就是要与她结为连理,直到海枯石烂。

      ②他准备退缩时,却突然看到了那根石头缝中的小草。(有时看到的是正结网的蜘蛛,或者被什么东西拦住的蚂蚁……)

      ③时光匆匆如流水……

      花谢了,我的青春也零落了……

      生:第①句“海枯石烂”太没特色了,还不如“冬雷阵阵,夏雨雪”之类的新鲜。

      生(笑着说):第②句又是小草,连我都看烦了,更何况是老师。

      生:第③句我觉得还可以,用“流水”“花”这两个“象”来表现时光的流逝感,要不然又怎样去表达时光的流逝呢?

      师:同学们说得有理,笑得有据。前两句确实太没特色,第③句倒很像一些古诗的句子,可真的就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了?(生沉默)我们来看徐志摩的一首诗《沪杭车中》: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师: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这首诗,然后进行品赏。

      生:刚才读第一小节的时候,连续的短句连续的“象”的运用让我有一点收不住的感觉。时光流逝的无奈在“读”中自然而然就感觉到了。

      生:我刚才在读第一小节时有意控制了速度,感觉自己仿佛就坐在火车上,车窗外正闪过烟、山、云影等。

      生:坐在火车上的感觉不就是人生的感觉吗?在烟、云影的匆忙消逝中,我们也在快速地往前走,想留也留不住,有这一节做铺垫,第二小节“催”的感觉就出来了。

      师:所以,写时间匆匆又何必一定写落花,又何必就要说“白驹过隙”呢?志摩临时取“象”成佳诗,我们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特别的“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啊。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必然是新颖、独到的。(板书:用“象”要力求新颖独特、有个性)

      四、用“象”说话初演练

      师:前面我们一起感受了“象”的作用,也明白了两点基本要求。在分析别人写作的例子时,我想同学们或许也跃跃欲试了。请拿起你的笔写写你的高中生活或者你对高中生活的理解体悟。要求用“象”来表达。

      (生写作。佳作选段一、二及学生推荐理由均省略。)

      师(小结):这节课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同学们将“用象说话”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写作意识,每次写作时都不要忘记它。刚才同学们的小作真的让我倍感欣慰。相信你们以后若能在“用象说话”方面继续锤炼,必能提高自己的作文格调,提升自己的作文境界。下课。

      (浙江省温州中学 325014)

      刘伟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写作话题:用“象”说话。但在这里想顺便说及一点,副标题中的“说话”二字,不如换成正标题中的“为文”更妥。虽说“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口”“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但“说话”和“为文”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借用外物来表情达意这一点上,说话恐怕很难那么准确、精致、恰当和生动。

      我以为,刘老师的课很有几个地方是可圈可点的。

      一是刘老师用“象”而不用“物象”和“意象”,这是聪明的选择。虽然,这堂课从始至终,从对话到举例分析,所谓的“象”,其实都是比较典型的“物象”或“意象”,但刘老师依然用“象”。正如刘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之所以不用“意象”这个大家都熟悉的概念,是考虑到意象一定是已经在文中运用且带了“意”的色彩的,生活当中原原本本的事物是不应该称为“意象”的。另外,“象”这个概念虽然陌生,实则反而更好理解。刘老师的考虑不无道理。其实“物象”也是这样,古人常把“物象”与“意象”对举,“物象”重在物,强调实,偏于露;“意象”重在意,看重虚,侧于藏。物以象明,意以象传,得“象”者得境界。“物象”“意象”,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传统中早已有了充分的研究,也已有了比较丰富的解读。把“象”从“物象”“意象”中提取出来,是为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是为了让学生准确记着“凡呈现出一定形状、形态者”,无不是“象”,即“象,无处不在”。其实,我们顺着刘老师的思考,可以自我总结出:“天地山川”之类可以为“象”,“草木虫鱼”之类可以为“象”,“琴棋书画”之类可以为“象”,“烟酒茶食”之类可以为“象”,十二生肖及各种动物可以为“象”,桌椅床凳及各种用具可以为“象”,甚至推而广之,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番游戏等等有形有态之人与事均可为“象”。天地万物,物物可以为“象”;人生百态,事事能够入文。但要明白,无论是景象、物象,一旦入诗人文,无不或为“物象”或为“意象”。

      二是刘老师课堂的四个环节的安排,从“‘象’之概念轻点击”,到“‘象’之作用初体验”,到“‘象’之运用两规约”,直到“用‘象’说话初演练”,渐次推进,是一堂相对从容而又富有条理的写作指导课;从教学内容的纲目清楚、有例有析、有讲有练来说,更似一篇有理论有实践的论文。“象”之作用,刘老师主要选择了抒情、写景和说理三方面,没有纠缠于还可以用来衬托人物、作为线索等方面的全面展开。而“象”之运用的注意事项,也被刘老师大手笔合并为“恰当、生动”和“新颖独特、有个性”两个方面,这样做节省了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在“初演练”中能够有充分的实践,这一切都是用心筹划的。

      “用象为文”,既可以看作写作的必经阶段,也可以看作是写作达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一种境界。一旦有了“用象为文”的意识,甚至成为一种潜意识,就无需再担心学生写作没有层次和品位。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有“用象为文”的主动和能力,进而形成习惯,转化成潜意识呢?对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策略一:通过相当量专题阅读与欣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培养学生“用象为文”的自觉与主动

      “象”之于诗文,早已经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在“天人合一”的强大文化之下,中国古代文人,早把自然景物一一做了情感的编码,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自然之物上,做到物我交融、情意一体。让学生大量阅读这些作品,可以积累富有内涵与意蕴的情感物象意象,也可以使自己的写作能有“用象为文”的主动与自觉,寄相思于明月,托凄苦于杜鹃。

      1.鼓励学生自我推荐曾经学习过的、且运用以象入诗的诗词佳作,在温故中抓住物象、意象到意境的品味和欣赏。如刘老师课堂上提及的《绿衣》,《诗经》中更有《关雎》《蒹葭》等。再比如唐代诗人中,这样成功的兴象诗作更是数不胜数。如贺知章的《咏柳》,在重温中可以追问,咏柳是为颂柳还是为了颂春风?相对于抒情主旨来说,谁是“象”?比如读柳宗元的《江雪》,诗中到底有多少“象”,这些和渔翁形象之间有什么关系?现在,你又会如何欣赏这首诗?李白的《行路难》也是如此,高适的边塞诗、陶渊明的田园诗,俯拾皆是。温故可以节省时间,温故可以实现知新,温故可以强化“象”与情、意之间的联系,何乐而不为呢?

      2.可以推荐一组类型不同但都是用“象”比较好的散文或小说,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模仿学习作者是如何借象写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这类文章,我们学过的教材有:《春》《济南的冬天》《风筝》《紫藤萝瀑布》《枣核》《合欢树》《百合花》等;更有媒体上发表的若干好文章,如肖复兴的《荔枝》、琦君的《桂花雨》、丁立梅的《邂逅红叶谷》等。这里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台湾作家张晓风和林清玄,刘老师的课堂举例中提及这两个人,可以让学生专门找他们的作品,甚至作品集来阅读,然后,用读书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朗诵、品析,形成一种模仿学习的良好氛围。

      3.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用象为文”而最后获高考一类卷的优秀作文,用同龄人的鲜活而成功的例子,激发与鼓励他们,唤醒“用象为文”的强烈意识,形成写作活动的一种条件反射。

      策略二:与物为友,静观自得,抓住“象”之特点,找准“象”与情或意之间的关联点或相似点,形成选择物象的独有的辨识能力

      北宋理学家张载说得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者,友也。万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啊!假如我们能够与人为友,更做到与物为友,亲之爱之,进而观之得之,我们就能有理学家程颢“静观自得”的快乐,即“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静观万物”,在于心定和心静,而最后目的在于“格物致知”。观察自然万物,抓住一事一物一现象的本质特点并找到与情感思想之间的契合点或相似处。如“落花”之象,“落”是特点,生物学家看到的是“必然”,而文学家则会或发现其中的“依依不舍”,于是便有“落红不是无情物”之诗句,或发现其“薄情无义”,于是便有“落花无情,流水有意”之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也就是找到了“象”与情、意之间的关联处或相近处。

      心定与心静之外就是“热爱”。当我们热爱自然,乐山乐水,静下心来,与草木对话,我们不只是能发现草木万物之外在特点和风貌,更能窥察和洞悉出它们内在的精神与品质,情感与意志,还能使我们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浑然与物同体”的愉悦,也能如辛弃疾那般享受“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的幸福,甚至也会明白,“落花无情,流水无意”说不定并非人情所致,原本就是“落花”与“流水”固有之意。

      如果从某一次的写作活动出发,我们就应该在与物为友的交流中找到“象”之特点,将它和自己要抒之情或想托之志之间找到相似之处,和自己即将描写的人生故事、塑造的人物形象之间找到某种自然、妥帖的关联点或契合点。一旦这种联系建立起来,这一“象”也就是你要选择和使用的“这一个”,它会助你文章更有意蕴,更加隽永。形成善于选择物象,组合意象,创设意境,进而表情达意的独有的辨识力,这或许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表达的艺术水准。

      说及选“象”来写“文”,除了上述课例中刘老师提出的“两规约”外,还需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相似性原则,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其本质如同用喻,不再展开。二是情境性原则,选择物象时必须考虑到文章中所营造的情境、氛围,最好是故事或情境中有的,是一种自然生发,起码要与之谐调,或互为表里。如张晓风《春之怀古》:“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春回大地,冰消雪融,流水淙淙,就是一个独特的情境,作者正是借助这样的情境,从白雪姑娘“撑不住了”开始,直到出声朗笑,冷面成花,一路欢歌,一直唱到“软溶溶的春泥”打住,自然生发,和谐诗意,此情此景,忍俊不禁,欢歌笑语,大地皆春,风姿绰约,生机勃勃,物我一体,情景交融,春之音容笑貌,令人心旷神怡。三是统摄性原则,所选之象,或可作为线索贯穿全篇,或能有某种象征和寄寓,或能突出主旨、照应题目、统领情感,决不能是可有可无的添加甚至是贴标签。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最为典型,前四句,一蝉一客,“蝉声”引“客思”,“玄鬓影”对“白头吟”;后四句,句句用比,句句写蝉,亦句句写自己,明写心志高洁之蝉,实喻志洁行廉之人。由蝉(物)到客(人),由客到蝉,统摄全诗,贯穿全诗,狱中人与树中蝉互为比照,紧扣诗题,表达情感,不但象征,而且寄寓,创造了蝉客一体的艺术境界。

      策略三:重在练笔,反复实践,师生互动,共同切磋,在“用象为文”的写作演练中提高选择美、创造美的写作品位

      用象为文,很难一练就会。因此,刘老师虽然安排了“初演练”这一重要环节,也有学生间的交流推荐,最后还有学生佳作选段一、二及学生的荐评。而事实情况是,这个差距还是蛮大的。请看:

      选段一:仰望着老师——唾沫横飞,说话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一问时间,与下课距离还甚为遥远。表上的分针像是死的,总是停在那一点,秒针像是忘了吃“早餐”似的,有气无力地吞吞前进。终于明白“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即使老师的讲话速度如光速、即使我盼望下课的心如太阳般炽热,时间还是以它那种要死不活的速度缓慢前进,漫长得如同极点的极昼极夜没有尽头,24小时之后看到的依旧是太阳或月亮。

      虽然用钟表秒针、分针等物象来写时间之漫长,并用光速、太阳月亮、极昼极夜等物象夸张对比,表达对下课铃声的渴望,但从文字中看,让人感觉到这种渴望似乎很无道理,老师又为何说话如光速,难道也是盼望下课,或者是担心下课铃响内容讲不完,或者就是一种语速飞快的习惯?更为重要的,这段文字所传达出的高中生活,或者你对高中生活的感觉,实在是不好接受:现代感太强,钟表这种非传统物象用在此处,似乎与刘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古典审美范畴中的“象”不协调;加之主旨模糊,且整段文字的格调也不高。这一点,明显与刘老师的“用‘象’为文格自高”的初衷相悖。再加上,有的表达,也很难让人明究其里。比如,“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比如“24小时之后看到的依旧是太阳或月亮”的结句。

      选段二: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路,却架在北大门与教学之间,以朱自清(笔者注:此处指的是学校的主路旁边的朱自清雕像)的角度来看,它好似一曲小溪,在篮球场平原与宿舍五指山(笔者注:指的是连续的五个宿舍楼)的夹缝中自他眼前流过,有时校门是尽头,有时教学楼是尽头。

      这条路,算不上宽,却也挤得下千百个学子,说不上富丽堂皇,却也簇着两路的花草。路旁更是几棵不知名的大树,给小路增添了几分林荫小道的情趣。纵然是资历最深的鸟儿也记不清小路上曾踏过多少脚印吧。早晨、黄昏、夜晚,我们恰似命中注定般地与小路相遇……

      学生的推荐语是这样的:

      此篇以“路”这个“象”为核心,又牵扯出其他的一些我们常见的“象”,勾勒出的是我们日常的学校生活图景。构思真的很巧妙,而且写进了我们的心坎里。所以我推荐了这一篇。

      这就是日常的学校生活图景?这个学校生活图景能传达出什么样的“情趣”和情意?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美呢?为什么会写进我们心坎里去?难道仅仅是命中注定般地相遇?

      更为重要的是,路也好,树也好,花草也好,鸟儿也好,学生也好,不就是学校生活中的元素么?当然,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这些作为“象”,但这些“象”组合起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这需要我们用心构思。用象为文,一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象”之直观、生动、优美来更好地传情达意,让文字精一点、美一点,让情理雅一点、浓一点。而从再高一点的追求说,我们还希望能凭借形象,蕴涵更为深远的意旨,能够引发出超出形象本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能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

      从选段来看,这最多是我们“用象为文”迈出的第一步,摇摇晃晃的第一步。我们非常需要在师生反复研讨交流的基础上,向前再跨一步,甚至是多步。这其中还需要老师的亲自示范。这里选取一段我的生态语文团队徐艳霞老师的下水文:

      仄径无名,其身九曲而通幽。花分两脉,香飘一径。碧树亭亭而玉立,学子匆匆而疾行。或有俊鸟绕枝飞,或有彩蝶依花舞。朝有露,夕有霞,晨有钟,暮有曲。朗朗书声飘过,殷殷期望铭刻。点点足迹,印三春芳草之初心;拳拳深情,留九秋橘桂之余芳。诸君如有意,不妨此间行。

      与前者相比较,徐老师的文字还是胜了一筹,虽然也有具体校园特征不明显之憾,但至少很有点“用象为文”的味道。

      不惜笔墨评说两例,其苦心不言自明。“用象为文”并非易事,也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事。必须有一个专题性的规划,至少有两个教学周的时长,并且把阅读课的教学与写作的训练完全配合起来进行。在这样的框架下,老师尽量少讲,多让学生阅读感悟和积累,并有较多的写作时间,让学生反复练笔,有层次地练笔,在反复实践中,在师生共同切磋中,提高选择美、创造美的写作品位。

      其中有两点必须做到:一是每次练习,必须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如果只是满足于布置题目写一下,浮于表面地评点一下,是毫无意义的。二是要有一个演练的台阶,比如,①静观物象,发现生命和生命的意义,结合日记和片断练习进行;②选择物象,找到与情意之间的相似点或关联点,结合作文的审题与立意;③为故事或人物寻找或添加恰当的物象,与文章选材取材和结构谋篇等结合进行;④把已有物象嫁接到合适的人与故事中去,可以和阅读结合起来做;⑤试着进行一个物象的多重描写和多面生发的训练,培养独特的审美和个性化的写作;⑥让多个意象组合成一个或数个意境,形成诗意表达,结合散文和新诗的写作;⑦组织“用象为文”的写作比赛、作品展览及经验报告会等。

      编辑手记:“内容具体”,一向是评价学生作文不可或缺的标准,然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内容空洞,是学生作文存在的通病:叙事不具体、描写不生动、说理不透彻。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一般论说文,历来的佳作都常常运用意象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张力。本文教学案例中刘伟老师洞悉写作真谛,抓住学生写作难点,指导学生“用象为文”:用“象”抒情,用“象”写景,用“象”说理。蔡明老师在案例评析基础上提出三条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用象为文”发展为能力,形成习惯,转化为潜意识。相信该文对教师们指导学生突破写作难点有所助益。

标签:;  ;  ;  

“以意象为语篇”的三项教学建议_抒情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