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机制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其贡献份额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形成,只有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讲,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那么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使企业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行为或建立怎样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则是企业微观经济行为和政府宏观决策两个方面需要加以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微观主体内部需求和宏观主体外部调控两方面的驱动力同时并存、协调一致下,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的运行机理。在技术进步理论中,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目前,在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实践中,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是影响农业技术进步速率提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自60年代以来,我国持续居高的农业技术效率一直为75%—89%,表明新技术不能及时应用于生产,迫使生产者在已定的技术水平和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压力下尽力挖掘已有技术的增产潜力。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仅为30%—40%,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这意味着有相当大比例(60%—70%)的科技成果未能及时地大规模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六五”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为35%,“七五”时期降至28%。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技术创新滞后的存在,拉动了技术进步速率的下降,从而影响农业增长的幅度。因此,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
二
技术创新是一种特殊的、高质次的经济行为。一切经济行为又都是受利益最大化原理所驱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能体现出这一经济行为特征。因此,从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看,我们认为,利益驱动是其行为主体的根本动力,创造最大化的收益则是创新行为主体的直接目的。所以,我们在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方面,要遵循这一规律,并结合影响创新行为主体的外部因素很好地解释农业技术创新的起源。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的交替过程中,影响创新形成的各组变量都在变动。因此,完整地描述农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阐明影响农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各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系统、合理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不仅对农业技术创新实践,而且对我国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创新与农业发展 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的农产品或生产方法的设想的产生,到普遍推广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思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其根本的、直接的目的是不断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效益水平。从纵向环节看,农业技术创新包括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吸收、新产品试验生产、大田推广、服务指导、调研市场对产品的反映等。从横向上看,它又包括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制度因素、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技投入水平等。可见,农业技术创新强调的是新技术被推广应用,它是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一是技术创新能够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要素生产力水平;二是可以相对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诱导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向,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变革,有效推动农业发展;四是有利于制度创新的产生与形成,为农业发展建立良好环境。
(二)影响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农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产生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就其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本身的特征看,主要受到下列几个因素的影响:
1.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的预期收益。从行为上看,农业技术创新是高质次的经济行为;从过程上看,它又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函数因果对应关系。因此,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理论上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发生,必将会使其行为主体获得较好的预期收益。也正是受这种利益的驱动,创新行为主体才能不断地采纳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然而,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新技术的采纳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我国目前农业风险投资机制没有形成,加之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等,使得他们对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的预期收益信心不足,因而影响到对新技术的采纳程度。
2.市场需求规模。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规模主要是指农业科技有效需求而言的。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出发,农业科技有效需求强弱决定着农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成功率。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技术创新行为的成功率就低;反之,技术创新行为的成功率就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较低的农民收入,使农业科技有效需求提高缺乏动力基础。比较利益的偏向,导致农业科技有效需求缺乏合理的诱导机制。狭小的农业规模经营,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科技有效需求的强度。可见,这种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实际必将对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的市场需求规模形成限制。
3.科技投入水平。农业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的前提是有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出现,而科技成果的形成是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中常常出现技术供给跟不上生产者对适用技术的更新需求,特别是近些年来无重大的技术突破,其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业研究的经费主要是由政府财政资助来支撑的,从1985年以来,农业科研经费投资增加不多,致使农业科研单位因经费缺乏而面临生存危机。据统计,1985—1993年间农业科研经费中政府拨款年均增长速度为3.9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速度为-5.6%。另据统计,1991—1993年,农业科研经费政府拨款每年平均增长7.46%,扣除物价因素为0.76%。这些数据表明,在农业科研经费仍大约有70%的比例靠政府财政拨款的条件下,这种负增长和近乎零增长的经费供给状况势必造成农业科研投入的严重不足。从国际经验来看,欠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适宜比例为1%—2%,而我国目前只达0.2%,远远低于这一水平。
4.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环节。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农业生产者采纳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并形成生产力。它通过培训、宣传、示范指导等渠道来使农业技术在短期内得到扩散和应用。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对技术创新的成败是直接而关键的因素。我国目前农业技术创新滞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推广体系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网络面临着“钱紧、线断、网破、人散”的危机状况。1994年全国有44%的县级、43%的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被缩减或取消,这对我国分散的小农经营来说无疑将严重影响生产者吸纳新技术。特别是在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推广体系的弱化,由于信息、技能等落后和短缺,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在采纳新技术上因无成功的保障而致使创新行为搁浅,技术创新不能形成。
(三)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宏观—微观双向驱动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目前,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渐形成。市场规律要求一切微观经济行为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直接目标的。因此,农业发展中的农户家庭行为都遵循这个规律,农业生产者——农民,作为具有理性的“经济人”,其经济行为的目标取向是尽可能多地获取收益。正是在微观行为主体对收益最大化的追求下,他们才会不断地采纳新技术,否则将会落伍。由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形成,不仅可以减轻行为主体的劳动强度,而且促进他们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最终使收益增加。当然,技术创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也是分配不均的,受益最大的首先是采用新技术的农民。那些最早采用某项新技术的农民,从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价格中获取了更高的边际收益,从而激励他们尽可能多地经营土地、增加生产。较高的边际收益率会吸引更多的农民采用该项新技术。随着采用这种新技术农民的增多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同时,新技术的采纳应用也会使投入要素的价格上扬,因此,他们的边际收益随之降低。但是,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这种边际成本增加和边际收益下降的趋势,不仅不会使尚未采用新技术的农民放弃对新技术的采纳,相反,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无情地迫使他们争先恐后地采用高新技术,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否则就会被淘汰。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且正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国家发展农业的政策目标是总量上保证工业化发展的供需平衡,追求实物产量最大化是政府宏观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取向。然而,政府的政策目标与现实中农民理性经济行为的目标相冲突,这种冲突又进而导致双方各自追求的经济和技术目标的不一致。从理论上看,由于农业研究与推广的特殊性和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等,决定了国家财政支持是农业研究与推广的主要投资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充当了技术供给者,而农民则为技术的需求者,两者目标一致时,技术的供求关系表现为供给创造需求,供给决定需求,其技术创新的关键取决于农业技术推广及创新行为产生所需的物质要素的供给。当两者目标冲突时,技术供求关系表现为需求决定供给,技术创新行为的产生在于新技术的采纳是否会给生产者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然而,在现行工农产品比价不合理的情况下,加之影响创新行为的其他因素,生产者难以获得采纳新技术后的预期收益,从而形成对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这就瓦解了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动力,技术创新就难以形成。正是存在这种实际情况,政府出于社会安定目标,必然地出面在宏观上启动、推进新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火炬计划”等都是在政府宏观政策启动下实施的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并旨在使经济与技术相一致的重大战略。
综上,我们在构建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上既要考虑到微观行为主体的利益驱动,同时又要兼顾国家长期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为此,我们应建立宏观政府启动与微观行为主体利益诱导相结合的双向驱动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这既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科技政策目标的实际选择,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增长的迫切需要。双向驱动创新模式:一方面,政府启动主要是指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业发展战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和促进,其作用方式是通过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和促进,其作用方式是通过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科技政策、推广计划、资源配置等来实现农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调控。另一方面,微观利益诱导主要是指调整微观行为主体——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诱导其对技术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与合理流动,其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
三
建立双向驱动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必须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两大问题来培植和发育这种动力模式。一是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乏力。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和建立双向驱动创新模式的形成和运行。
(一)比较利益上的诱导 众所周知,农业比较利益低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是存在这一难解的利益偏向,才使得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力等流向非农产业。近两年的资料统计分析显示,我国工农产品“剪刀差”的进一步拉大趋势,城乡间、工农间的不平等交换仍在进行,农业歧视依然存在。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现象,使农业陷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其内部自我积累和自我扩张能力受到削弱。比较利益的诱导结果是资金和高素质的农民纷纷流向农业的外部,由此决定了在利益诱导下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要发育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调整不合理的工农产品比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以保证农民在农产品价格波动不稳的情形下有稳定的收益。
(二)企业化经营的激励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技术创新受土地规模经营影响较大,这也是由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运用离不开土地,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与使用情况如何,决定着对其科技成果的采纳程度。分散的地块、小规模的经营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综合性强、系列配套,并需连片应用的科技成果,其有效需求就更低了。因此,农业土地的经营要逐步引向集中,形成规模,向企业化发展。另外,要培植新一代的农民企业家阶层,这对不断形成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农民素质低下的问题,其经营能力、创新意识等都跟不上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之需要。唯有培植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阶层,并在土地经营上使其达到一定规模,能产生较好的预期收益,才会真正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不断形成。
(三)政府财政的支持 农业科研与推广是公益性的事业,这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况且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农业愈益成为国家给予保护的弱质产业。因此,农业科技的供给唯有通过国家财政渠道的支撑才能真正做到与生产的结合。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存在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支持是农业技术创新形成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崛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得到了验证。然而,目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农业研究与推广体系的弱化势头,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经费紧张,科研队伍不稳。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必须要引起重视。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发展目标是新增5-00亿公斤粮食,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促进科技进步是提高粮食单产唯一而有效的措施。所以,必须对农业科技增加投资力度和强度,不断地有新技术的突破,并形成创新行为,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