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做出科学的决断,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估算工程造价,并在实施最优化投资方案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项目决策失误,体现在不该建设的项目进行投资减少,或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错误,或投资方案的确定不合理等。如此类的决策失误,直接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合理的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已经毫无意义。所以要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事先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决策阶段;经济效益
一、项目投资决策与工程造价相互之间的关系
1.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条件是项目决策的正确
只有正确的决策,才能对项目建设做出科学的判断,选择出最佳投资方案,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合理估算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如果决策失误,会直接造成财力、物力及人力的极大浪费,甚至导致无可挽回重大损失。所以,要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首先要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必须避免决策失误。
2.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是项目决策的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包括建设标准的确定、厂址选择、施工工艺的评价与选择、设备方案的评价与选择等,都对工程造价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
3.投资估算的精度以及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受到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
投资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依次分为若干工作环节,不同环节决策的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精度也不尽相同。如初步决策阶段即投资机会及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应控制在±30%左右;而最终决策阶段即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误差率则应控制在-1-10%以内。其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通过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对应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等造价形式。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的关系。按照这种制约关系,说明了投资估算对其后面的各种形式的造价起着制约作用,是其它造价形式的最高限额。
二、项目决策阶段不同过程中的控制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每一个施工项目的造价控制都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因为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所以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动态控制的过程,这个控制过程一直贯穿于工程建造的动态当中,涉及到每一个控制的环节,项目投资阶段中不同的过程对于造价的影响也不一样。
在设计阶段可以对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个阶段主要是涉及到对于项目结构的选型、设计意图的实现。不同的结构体系的造价并不相同,但是如果能够满足项目投资方所需要的功能,应当选择最为合适的性价比,此外对于工程的设计优化也主要在这个阶段完成,在此阶段还应当对于工程项目是否存在少项、漏项等问题,是否能够引起设计变更等问题进行分析,全面的分析尽量减少对于造价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招投标阶段应当注重对于招投标价格的管理与控制,在这个阶段,应当对于企业的成本定额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而不是随意拿来就用,要切合实际的市场情况,投标的价格应当与企业的成本相符,可以与同期企业所施工的别的项目进行比较,通过投标阶段对于施工造价的控制,找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设计变更,并努力在合同当中寻找对自己有力的条件,寻找索赔的机会,降低施工的成本。
在进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的时候,应当通过对施工组织的精心设计来降低施工的成本,这里边包括很多内容,包括工期如何安排,施工流水的组织,材料的进场时间与人员的进场时间都必须精心统计,并做好相应的阶段安排,施工方案属于施工组织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减少人员与设备闲置的浪费,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比,还有合理安排施工的布局,能够减少水电暖管线的排布,减少二次搬运与施工的费用,对于企业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也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
在进行竣工结算的阶段,由于施工所用的图纸和合同已经确定好,因此应当仔细校核图纸与实际工程量之间的差别,做好工程决算当中的造价控制工作,对于已经变更的工程量应当明确提出,并及时提交给建设单位,努力寻求索赔的机会,在资金的支付方面也应当合理确定,争取最大化效益。
三、在项目决策阶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1.根据可行性报告选择最优项目建设方案
在最优方案的选择上,首先应选择建设规模合理的设计方案,促进资源的合理调配,选择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其次,根据项目的预算选择合适的施工地区与具体的施工地点的相关设计。使得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为后期项目发展带来足够的收益。同时,施工地区要满足交通较为便利、原材料易得等的条件。最后,根据可行性报告选择合适的生产施工技术与设备,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满足降低工程造价的需求。
2.建设单位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对预算进行合理预估
在工程项目的投资阶段,对项目预算进行合理的预估对于提高对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十分重要,只有对预算进行合理的预估,才能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整个预算编制体系进行完善,明确项目工程中的各个预算指标,并对可能发生的意外进行预估,提前做好准备。建设单位对预算进行大概的评估,对项目有准确的定位,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3.分析评价可行性报告
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完善,还需要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分析与评价。建设单位应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对项目的经济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投入产出比。对项目决策中的经济指标分析与评价,有利于项目建设单位的正确决策,选择建设施工中的最优方案,避免决策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通畅与经济分析不充分造成的决策失误。
4.建设单位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实行经济合同制
在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后,建设方应与受委托单位签订明确责权利的有效合同。在合同中,需有明了的经济、法律条文,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进行约束,尤其需明确可行性研究方案对整个建设项目应起到的指导作用,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负责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位,要经过资格审定,要对工作成果的可靠性、准确性承担责任。
5.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实行等级评比制度
对可行性研究单位,实行资质等级制度,并建立对该类单位的信誉度、专业技能等的综合考评系统,定期进行公开。同时,对每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科学论证,提出专业意见,评选优劣报告,予以奖惩,以此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
6.加强建设单位对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
针对在项目决策阶段影响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对建设规模、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这四点委托可行性研究单位进行专项的细节考察,最终使得:建设规模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地域选择能做到环保节能、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就地资源;技术方案的确定须“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备方案力求经济适用、完整配套、后期维护便利。
结语
我国现阶段的项目工程决策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等进行分析,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完善,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其中项目建设单位的决策、项目的周边环境、政府等因素都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充分对项目进行分析,提升决策的科学性,进而控制项目的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师荣.煤炭行业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J].露天采矿技术,2016(02)
[2]刘欢. 基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张承鑫. 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分析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论文作者:王伟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项目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造价论文; 方案论文; 可行性研究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