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体育教学担任着锻炼学生体质,形成终身运动意识的重要职能。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大力推进,这对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体能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在高职体育教育改革探索道路中,高职院校必须始终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解析如何深化推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健康第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新认识,体育教育也将健康作为指导思想纳入教学改革。在当下,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指没有疾病、身体素质良好,这是从生理方面定义健康。随着对健康深入认识,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层面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做出了补充:除了身体上的健康外,还有生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不仅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质水平,更需要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心理健康。通过对当下形式的分析,对健康定义的重新解读,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展体育教学。相关文件明确规定:高职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改革为先导,首先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破了体育教学中重视生理健康的思想局限,不止是通过单纯提高运动水平,增强学生体质,而是以崭新理念培养学生,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当下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要提高学生体能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以强大心理去适应社会,锻造学生优良心理品质,是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标准
二、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一)缺乏体育终身化教学意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使当代人才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作为立足之本,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纵观当下,我国高职体育教学始终缺乏体育终身化教学意识,仍然以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为教学中心,导致学生缺乏体育终身化意识,。因此,当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便与体育无缘,难以开展梯云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终身化意识将越发重要,人们对健康也更加重视,因此体育教育中,体育终身化意识将成为现代体育教学主旋律。
(二)教材创编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
在高职体育教育中,教学内容以运动形式为主, 因此课程编排以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为中心,单纯强调体育对于促进身体机能[1]的意义,忽略人的全面发展。长此以往,学生混淆了体育与运动的概念,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之外,没有运动观念,使体育教学与实际发展相背离
再者,体育教材在创编忽视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因此体育教学以应试为教学目标,从而导致了学生产生应试学习思维,而不是出于对自身身体健康考量,因此在体育课程中,丧失体育精神,没有体育目标。教材创编不利于学生养成合理的锻炼方式与习惯。教材内容繁杂,着重强调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学生的发展需要,不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三)教学模式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国职业体育教学中,不论是“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一体化型”体育教学模式还是“三段型教学模式”,都没有脱离竞技体育[2],因此也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老师发号施令,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教学状态,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体现,学生活动局限性较大。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应当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活性,扩张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活动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一)转变体育教育理念 树立“健康第一”目标
首先,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进步,高职院校也应该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将单纯强调体育技能的教学理念向“健康第一”转变,这将影响高职体育实际教学内容向。高职体育教学需要始终秉持“健康第一”教学目标,根据学校实际,总结教育规律,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从而以自身带动学生开展终身体育[3],实现提高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健康的长远目标。
其次,高职院校要完善体育设施, 用体育器械丰富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终身运动意识。学校需要按照要求,使运动器械在质量和数量上满足标准,符合学生使用需求,并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校区基本建设规划中。体育教职部门积极参与施工过程中,监督建设过程以及建设目标符合体育教育规划,为高职院校体育理念的转变打下物质基础,坚定“健康第一”发展目标。
(二)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是以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制定具体化教学内容。在教育改革推进中,体育课程教学需要建立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配套的体育校本教材体系,让学生通过配套课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体育课程内容必须让学生掌握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积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使其形成良好运动习惯,使体育生活化。在相应要求下,高职院校急需雨花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体育短期效果和长期效应。
在选择配套教材时,需要提升课本实用性[4],比如选择健身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和娱乐休闲体育等内容,让教材发挥实用价值。教材不仅需要具备趣味性和实用性,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极大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以多样教学形式满足现代教育发展,使学生适应社会环境。
(三)以体育课堂为平台 提高学生职业体能
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技能化培养,因此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大概率从事技术技能岗位工作,高职体育教学可以对学生开展职业体能训练,最大化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体育课堂要结合职业专项领域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形成职业体能培养课程体系,开展与未来岗位相适应的职业体能训练课程,从而满足职业岗位对高职学生的体能需求,这为学生和职业之间搭建了良好平台,提升了高职体育教学实用性。
职业体能训练需要借助传统的运动项目实现。因此在体育改革中,要积极发挥传统运动项目优势,为职业体能训练提供技术支撑和训练平台。许多运动项目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用运动项目提供职业体能支撑在理论上来说实现了运动对劳动生产的反哺,具有一定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需要开发运动项目的新功能,将运动与职业体能相连接,满足学生的职业体能需求,推进学生事项更好发展。
高职院校重视培养人才实践技能,以此在教学安排中,常常灵活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乱体育教学秩序。为保证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秉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学校需要根据实践场所环境和企业运动设施配备情况,设计满足室内或者室外的运动项目,尽量开展无器械健身操等适宜于各种工作环境的运动内容,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5]。此外,还应为学生制定体能训练阶段性目标,通过定期抽查、普查,开展指导,及时反馈训练情况,确保专业实践,坚持终身体育思想。
四、结语
高职体育改革始终跟随教育改革步伐,因此必须增强“健康第一”体育教育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主体,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国职业教育打下稳定的体质基础。使高职教育为中国整体教育改革做出贡献,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丽.新时代背景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33-34.
[2]尤海臣.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索[J].技术与教育,2018,32(02):20-22+30.
[3]何东亮.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品牌研究,2018(03):94-95.
[4]刘伟.浅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225.
[5]张良,周务农.基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职业特色三维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5):81-83.
作者简介:李潘(1989.10-),男,四川南充人,大学本科毕业,单位: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论文作者:李潘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体育论文; 高职论文; 学生论文; 健康论文; 指导思想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