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探讨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探讨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毕业生就业论文,评价论文,质量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3)05-0137-03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也受到了普遍关注。同时,“结果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高职院校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而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当务之急,是要针对“结果应用”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并试行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结果应用”的导向性

面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客观有效地应用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正确把握高职教育源于产业、依托产业、服务产业的关系,妥善解决在校生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等问题。

1.“结果应用”有利于密切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关系。高职教育源于我国产业发展,它的地方性、职教性、高教性是由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的。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企业转型升级,牵引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等方面的调整。而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结果应用,就是调整产业和专业关系的主要依据。只有建立主动适应现代产业建设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使高职教育随着现代产业发展而不断发展。

2.“结果应用”有利于化解“招工难”与“就业难”。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要求高职院校紧紧依托地方产业,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联动,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高职人才供需双方存在的“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结果应用,有利于化解“两难”,使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在“协调”中逐步实现“无缝对接”。

3.“结果应用”有利于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服务地方产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也是走产学研合作的路径之一。这需要高职院校在为地方产业的现代化提供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与技术推广。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结果应用,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结果应用”的推动性

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之间存在难以完全适应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上也存在一时不能深度融合的难题。这都需要我们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推进高职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发展更好地衔接,以达到多方互动共赢的目标。

1.“结果应用”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需要高职人才供给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相匹配。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就是要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等成为该体系运行的共同主体。这有助于形成在校生培养、毕业生就业、社会评价、结果应用等四位一体的人才质量保障机制,以提升高职院校对地方现代产业发展的贡献度。

2.“结果应用”有助于提升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质量”事关高职教育发展的前途命运,“确保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对高职人才的规格层次和质量标准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而高职人才质量的优劣,主要是通过学校自评和社会评价而形成的“结果”来衡量,其目的是促使育人目标和用人标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结果应用”的滞后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其实是一个“跟随、调节、纠正”的过程。它的作用在于主动及时地调整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和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的偏差,逐步消除这种偏差。但“结果应用”的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滞后现象,直接影响快速“纠偏”的效果。

1.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形成中的“追踪”节点滞后。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实施全程全方位追踪,是及时了解培养质量和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而有的院校在收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的质量信息时,往往出现滞后现象。一是出台“追踪”方案不及时,职能部门对每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拖延迟缓。二是“追踪”结果难产。有时会出现人力、物力得不到保证,致使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的年度报告迟迟难以形成。这既延迟了“追踪结果”公布的时间,也影响了“结果应用”的整体工作。

2.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反馈”节点滞后。社会各界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反馈,已成为检验高职培养质量最直观、最有效的标准。而一些院校抓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时下大力气,但对往届毕业生就业社会评价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性认识不足,对“反馈”这一环节不重视,常常一拖再拖。而“结果应用”的其他主体,如有的职能部门认为与自身关系不大,因此,不主动,往往应付了事。这使得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主要信息,在反馈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3.毕业生就业质量结果的“使用”节点滞后。社会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和高职院校提升培养质量是互相影响的,但现实中通常是单向驱动,或是高职院校,或是用人单位。这种现状影响了“结果使用”的效率。就高职院校而言,有的院校看重的是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忽略了社会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结果使用”。其负面影响是难以发现和解决培养中的问题,不利于查找和缩短与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差距。

(二)“结果应用”的失衡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社会评价是一种外部结果性评价,它只有与高职院校内部进行的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使“结果应用”在各主体之间达成平衡;反之,会造成失衡。其实,各主体在“结果应用”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不平衡,当前要解决的是使“失衡”转为“平衡”。

1.“结果应用”中职能部门之间的失衡。各主体职能部门在“结果应用”中是否配合协调,直接关系到成效。职能部门之间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有的部门执行不得力,工作不到位,甚至互相扯皮,使“结果应用”的过程出现“断裂”或“短板”的现象。这使得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2.“结果应用”中履职人员之间的失衡。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只要齐心协力办事,就能保证“结果应用”的质量;反之,就会使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之间造成过程环节上的不平衡和执行中的随意性,造成停滞不前或劳而无功的无序状况。这既不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也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对地方企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

(三)“结果应用”中问题的成因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究其原因,与“结果应用”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密不可分。

1.“结果应用”环境的客观因素。“滞后”和“失衡”是“结果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它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滞后以及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不平衡息息相关。这使“结果应用”的主体难以为服务的客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支持,而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和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也难以实现高度的对应,从而直接影响“结果应用”的效能。

2.“结果应用”主体的主观因素。各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是“结果应用”成败的决定性条件。但有的职能部门人员习惯了传统内部型工作形式,对“结果应用”体系运行有抵触情绪,甚至认为“结果应用”与常规工作有冲突。他们没有完全理解“结果应用”在高职教育适应与服务产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不能从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变化出发,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这直接影响着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的体系构建

教育部2011年明确提出,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并要求“各地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这为我们科学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指明了方向。这个体系以高职院校为平台,以“结果”为基础,以“应用”为主线,由“对接与衡量、反馈与对策、保障与效能”等三个系统组成,在运行中获得实效实绩。

(一)“结果应用”体系的对接与衡量系统

对接与衡量系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成型的基础。其功能是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和培养与就业的质量标准,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设置若干一二级质量指标与权重,在“对接”中,“衡量”出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和企业用人标准的对应度,得出相应的评价结论。

1.确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形成对接与衡量系统的首要部分。按照教育部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把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评审标准》中“就业质量与社会评价”的内容,作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标准:“近三年毕业生平均首次就业率≥80%,就业对口率高,起薪高,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社会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评价高,对业务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好,总体满意率或工作称职率≥80%;毕业生在本市(行业)有良好声誉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将这个标准所形成的高职院校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应用到“对接与衡量”系统中,即可凸显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用人标准的差距,有助于优化高职教育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人才。

2.健全与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与社会评价机制,是对接与衡量系统的重要部分。只有“结果应用”的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在质量“追踪”和“社会评价”中紧密合作、统一行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就高职院校而言,必须做到:第一,有职责明确的专门职能部门。切实负责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和社会评价的日常工作,畅通学校与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之间的信息渠道。第二,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追踪与社会评价的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依据预先设置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精心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依照计划安排,分阶段展开追踪调查和社会评价工作。

3.形成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与社会评价的报告,是对接与衡量系统的主要部分。一是汇总好质量追踪和社会评价的信息。对所获的原始信息分门别类,突出重要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统计分析,并得出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评价的一般性结果。二是做好“对接”。就是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认真比较教育部2011年提出的“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从中找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的差距,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三是把握好“衡量”。“对接”中的“衡量”是动态的,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情况,需要不断加以解决。只要对接好,就能“衡量”出校企双方在育人与用人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只有“衡量”到位,才能追根溯源,归因分析,形成应对措施。

(二)“结果应用”体系的反馈与对策系统

反馈与对策系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运行的关键。其功能是把对接与衡量系统所得到的“结果”信息,多渠道快速反馈给各主体职能部门与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应对之策。

1.反馈机制是“结果应用”体系中承上启下的节点。它在反馈与对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要求高职院校承担牵头组织实施的任务。一是组建强有力的团队和精干高效的工作人员。由于“反馈”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难度大,只有团队和个体之间通力合作,方能把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全面、真实地反馈到各主体的决策部门、管理执行部门和当事人,为“对策”机制运行提供必要保证。二是建立快速运行的反馈制度。为了确保“结果应用”体系运行成功,必须出台一套各主体深度融合、行之有效的反馈规章制度,形成畅通无阻的“结果”反馈渠道和规范有序的反馈流程,使之系列化、科学化,以保证反馈的长效性。

2.对策机制是“结果应用”体系中的关键点。“对策”是“应用”的重中之重,在“反馈与对策系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对策机制的核心在于顶层设计。在高职院校统一协调下,各主体职能部门按照“反馈”回来的“结果”信息,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梳理出在育人、用人等各个环节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分析研究,集思广益,形成对策。二是对策机制的重点是实施办法。为了保证顶层设计的对策得到贯彻落实。各职能部门要以与时俱进、自主创新的理念,对切实可行的对策实施办法予以保留并执行,对不完善的对策实施办法进行修订与完善,需要新制定的对策实施办法争取及早出台试行,从而建立与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的对策机制。

(三)“结果应用”体系的保障与效能系统

保障与效能系统,是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其功能是既出台保障“结果应用”体系运行质量的系列规章制度,使各职能部门及时接收“反馈与对策”的信息并落实到位;又实施与保障制度相配套的全程全方位的质量效能监控机制,做到保时保量保质。

1.保障机制是“结果应用”体系运作顺畅高效的保证措施。一是保障“结果应用”的对策有成效。各主体职能部门应尽可能把影响“对策”实施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把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到底、层层把关的“对策”实施保障机制,并开展全过程的重点预防和质量监控,以保证其效果的最大化。二是保障“结果应用”体系运行的质量。由“结果应用”的各主体承担“质量保障”的责任,组成纵横协调、互保互联、分工协作的质量监控共同体,强化“应用”过程的精细化和过程控制的系统化,以实现预定的质量管理目标。

2.效能机制是“结果应用”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也是测量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运行效率、效果、效益的基本尺度。首先,效能机制落实在各主体职能部门的职责中。它的着力点是不断增强对“结果应用”主体行为的约束,更好地服务“结果应用”的客体;做到高效益履行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能。其次,效能机制贯穿于“结果应用”体系运行的全过程。它的着眼点在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重点是功能与价值统一、目的与手段统一、过程与结果统一,其核心就是“结果应用”体系运作效能的巩固。只要实行政府主导协调、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组织实施、其他各方配合支持的效能机制保障措施,就能建立适应我国现代产业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育人目标和用人标准的契合度,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新贡献。

总而言之,建立、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体系及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现在仅仅是迈出了一小步,尚需继续探索与大胆实践。

标签:;  ;  ;  ;  ;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探讨_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