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这就对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建筑物的安全性、使用性以及美观性得到改善,就必须针对混凝土裂缝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混凝土裂缝的类型不一而足,应针对不同类型裂缝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在防治的过程中,最关键之处在于了解裂缝的成因以及防治措施,只有如此,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
近些年,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很多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工程表面都出现了裂缝,既影响了工程的美观度,又严重损害了工程的质量,威胁施工人员及使用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而且这种现象的多发,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领导人员及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热切关住和讨论。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混凝土原材料
混凝土质量受原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影响,其中原材料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建筑工程混凝土出现水泥质量差、骨料杂质多、外加剂性能不高等问题,那么就会在混凝土的理化性质和工程性质上表现出来,形成混凝土结构内外不同种类的裂缝,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结构与功能。
2、温度
混凝土对温度变化有着较为敏感的反应,特别是混凝土在物理性质上会表现出热胀冷缩的特点,如果出现温度的剧烈变化会产生混凝土结构内外和温度形变趋势,进而导致应力的出现,如果此时应力和拉力出现较大的差异,就会在混凝土结构上出现裂缝,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春秋两季是出现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高峰期。
3、混凝土收缩作用
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分的蒸发,在整个混凝土结构上表现出一定的塑性收缩。气候和环境越干燥,混凝土收缩量就越大,过大的收缩会引起应力的出现,假如应力的大小超过结构承载的范围,则会在混凝土结构上表现出收缩裂缝。
4、混凝土结构荷载
一些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为了施工方便和缩短工期,会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未达标准时就添加荷载,这一时期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远达不到成品的标准,过早的荷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开裂。
5、地基沉降
当建筑工程进行到混凝土项目时,整个建筑结构的重量会迅速增加,如果出现地基土质和桩基结构方面的问题,会造成地基沉降,而这些沉降会给建筑物带来形变,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力的改变,出现对混凝土有害的切力和剪力,当剪切力在混凝土薄弱部位过大时就会出现裂缝。此外,在北方由于冻土层的存在,会给地基带来冻胀的影响,形成对地基顶推和拉伸的外力,这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1、采取措施防止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首先应该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增强建筑工程基础的刚度及整体性。比如避免设计超长的大型建筑,不得已时应该设置沉降缝;建筑形状尽量整齐、规则,尽量避免过于复杂;尽量避免建筑高差过大,不得已时,应该在建筑高度变化的部位设置沉降缝;设计时应该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合理布设横墙,以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设置圈梁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其次,加强地基处理,防止不均匀沉降。建筑工程施工前应该根据建址的实际地址情况、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特点、建筑物荷载分部特点等采取合理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对于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必须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加强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质量是裂缝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混凝土主要由粗骨料、细骨料、水泥、水、外加剂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合而成,这些原材料的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水泥的质量必须合格,不得有结块硬化等质量问题;其次,砂石料的强度、含泥量、级配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要求;混凝土拌合用水应该采用自来水、地下水等饮用水。
(2)加强配合比设计控制。施工前,试验室应该根据实际采用材料的情况,进行配合比试验,并优选出一个最佳的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避免开裂。
(3)加强拌合控制。现在城市建筑施工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时项目部应该派技术员驻厂监督。主要控制其拌合时间、料仓是否串料、配料计量是否准确,并对新拌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查。
(4)加强运输控制。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做好运输路线布置,应该尽量避开交通拥挤路段,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施工。天气炎热时,应该采取遮阳降温措施;在冬季施工时,应该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应该进行质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该退回,不得使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严禁直接往罐车内加水。
3、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十分常见,也是裂缝多发部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水化热的负面影响。首先,在配合比设计时,应该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并且尽量的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其次,可以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循环冷却水管,在施工过程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通入冷水,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出,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再次,可采用冰水拌合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时建筑工程产品形成的过程,施工控制不严对工程质量影响巨大。由于施工方面的原因而造成混凝土开裂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强施工控制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关键环节。主要控制措施有:(1)加强混凝土的筑捣控制,按要求进行分层浇筑,并振捣密实、均匀,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现象。特别是对钢筋密集的部位,可以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密实。(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该设置溜槽、溜筒、串筒等辅助下落,以免混凝土离析。(3)混凝土浇筑前应该仔细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确保其牢固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该派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检查,防止其变形、松动。(4)加强养护管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及时进行覆盖保湿或者洒水养护,冬季还应该采取保温措施。一般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养护期间不得在上面堆放建筑材料等荷载。
5、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补救措施
部分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裂缝,这已成为事实。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此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第一,表面处理法,就是指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或者加涂一层材料,以弥补裂缝。但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裂缝较小、深度较低的工程中,其裂缝一般不漏水,也不具有伸缩性。对于较大的漏水的蜂窝状的裂缝,施工人员可以在表面补贴木工膜等。第二,结构补救法。此方法适用于因工程负荷过大产生的裂缝。第三,灌浆法。这是当前建筑工程修补裂缝最常用的方法,其补救效果也较好。第四,填充法,就是将一些修补材料直接填充在裂缝之中,其补救过程较为简单,成本投入较低。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补救方法,只要是合理的方法,都可以采用。
6、加强混凝土养护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硬化的基础,也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能够真正达到设计要求的根本。混凝土养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和保湿,对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来说,混凝土养护的主要操作方法是洒水养护,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在整个硬化过程中都是湿润的,也能使混凝土温度逐渐降低到环境温度,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
三、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混凝土裂缝。轻度裂缝基本上不会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及正常使用功能,只会影响其外观;而严重的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承载力、使用寿命、强度、刚度等造成影响,甚至会危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进行技术性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唐景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
[2]阮文刚.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J].商品混凝土,2012.
[3]王金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方法的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
论文作者:李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地基论文; 水化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