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甸南与甸北白族服饰的差异论文_范丽梅

鹤庆甸南与甸北白族服饰的差异论文_范丽梅

大理大学文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服饰,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又是一个民族群体的象征。服饰会因地域环境、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审美观念的差异而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鹤庆白族的服饰记录着鹤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是鹤庆人民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鹤庆文化的载体。鹤庆甸南与甸北两地,虽同属鹤庆县,但却因地域文化差异而导致服饰迥然有异。通过研究两地的服饰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鹤庆白族,了解鹤庆人民的生活态度以及服饰中所蕴含的文化。

【关键字】鹤庆;甸南;甸北;服饰差异

鹤庆的白族,虽然同在一个县,但甸南与甸北的白族服饰却有很大的差异。鹤庆白族的服饰记录着鹤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是鹤庆人民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鹤庆文化的载体。在两地的差异中,我们能更好的了解鹤庆纷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本文拟从分析比较甸南与甸北服饰差异入手,剖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期让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了解鹤庆人民的生活态度以及服饰中所蕴含的白族文化。

1甸南与甸北的地域环境

鹤庆县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南端,云岭山脉以东,大理白族自治州北端,被称为大理市的“前花厅”,丽江市的“后花园”。

1.1甸南与甸北的自然地理位置

鹤庆,一个古老而又年轻,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地方。鹤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悬殊的地貌差异,构成了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1]

鹤庆甸南有坝区、山区和半山区。坝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灌溉便利,漾弓江从北至南由东部经过,银河、小赵河从西至东汇入漾弓江。西部山麓有黑龙潭、温水龙潭、羊龙潭等水利资源。山区、半山区牧场广阔,梯田层层,林木较广,经济作物也多。[2]

鹤庆甸北三面环山,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漾弓江由北向南横穿而过,大小河流交错纵横,有板桥河、青龙潭、美龙潭、波南河、大小龙潭等,水力资源丰富。

1.2甸南与甸北的人文地理位置

鹤庆甸南主产稻谷、小麦、包谷、蚕豆等,山区、半山区主产包谷、小麦、豆类及其他经济作物。甸南文化发端较早,素有“文墨之邦”的美誉。历史上相继出过翰林、进士、孝廉、举人等。建国以后,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

鹤庆甸北以种植稻谷、包谷、小麦、蚕豆、豌豆、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兼营林、牧、渔、副等业。这里经济活跃,手工业、加工业有历史传统。商业贸易历史悠久。明代在这里置军屯的同时,还在这里置商屯,以后逐渐形成今天众人所知的街子。

2甸南与甸北的服饰差异

甸南与甸北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导致服饰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这种差异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到鹤庆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文化特征。

2.1甸南与甸北的青年女子的服饰差异

鹤庆甸南的青年女子的头饰相对于甸北的来说要简便许多,因为甸南的青年女子不戴帽子和头巾,她们就只是简单的将头发束拢而不做任何装饰,这样就显示出甸南女子简洁大方。

她们的衣服由衬衣、坎肩和围腰构成。衬衣以白色为主,衣领为方型。坎肩则大多为藏青色,在坎肩的右侧缝有一道黑色的镶边,扣子在右肩头这有一对,在右腰部位有一颗,坎肩就是被这三个扣子固定;而围腰是一块上窄下宽的扇形,主要由蓝色和藏青色构成,飘带是碎花,与甸北的最大区别在于飘带是往前系的。

甸南穿的裤子和鞋与甸北穿的是一样的,都为宽腰大裆裤和绣花鞋,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裤子演变为直筒裤,而绣花鞋也变成了各色各样的布鞋、皮鞋。

鹤庆甸北的青年女子的头饰,被称为“吉祥的蓝天白云”其中蓝色的头巾代表了蓝天,头巾狗牙状的白色镶边代表了白云,蓝天白云反映出了鹤庆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同时又象征着仙鹤在蓝天上飞翔,寄寓了白族人民对仙鹤的感激和崇拜;代表“吉祥”的是红头绳,头巾上面用红色的毛线顺时针缠绕365圈,蕴含着一年365天都能顺顺利利(在丧葬时,要改红头绳为绿头绳),在头巾的后面打24个纵子和绣四只白色的蝴蝶,24个纵子代表了24个节气,四个白色的蝴蝶就象征着四季,这象征着白族人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甸北青年女子的衣服色彩比较艳丽,由衬衣、长衣和领褂构成。衬衣颜色多为白色,衣领是鸡冠状的大披领,穿在长衣里面;而长衣则前短后长,颜色多为蓝色;领褂是最外层,一般有红色、藏青色。这样的色彩搭配,充分寄寓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安康的向往,也体现了简洁明快、色彩鲜明的图案美。

甸北的青年女性的裤子为宽腰大裆裤,比较宽松,但为了劳作,人们便用绑腿布把小腿部分绑起。

2.2甸南与甸北的新娘装的差异

甸南新娘装做工精细,构成复杂,由帽子、上衣、围腰、裤子、绣花鞋等十多个部分组成。

帽子是由帽口和平顶两部分组成,帽顶呈圆形,下面制作了六十道皱,左侧有各种彩色饰物等制作成帽花,帽花是美的象征,也是一种吉祥物。新娘戴帽子时必须用一根长针通过帽子插入发髻来固定帽子,新娘结婚当天是不戴帽子的,而是在结婚的第二天早上由婆婆为自己束发戴帽。

甸南新娘装服饰的上衣由衬衣、长衣和坎肩三部分组成。长衣的特色是前面短,后面长,多用红色或黑色绸缎制作。衣袖比衬衣短约15厘米,长衣又单独加袖套,袖套以蓝色为主色。这个袖套的奥妙就在于不同身材的新娘,都可以用这个活动袖套来调节,使新娘手臂的线条得以很好的展现出来。调试好后用针来固定,并且固定时使长衣袖口露出2厘米,形成鲜明的层次感,意味长长久久,天长地久。坎肩是由红和黑金绒做成的,与长衣和衬衣相映衬,加上坎肩上有一条绣有金色花纹和图案的站领,给人以端庄典雅之感。裤子则多数为黑色的宽腰大裆裤,穿时在小腿处用扎脚带束紧,便于行走。

围腰则是用一块上窄下宽的扇形黑绸做成,加上一对红色面料为底,上绣金花的把手和一对飘逸的碎花面料为底,上绣花朵和植物,下摆有三道深浅各异的线条,给人一种视觉动感的冲击。围腰的左上部斜配有一块翠绿绦须镶边的方巾,过去的方巾是新娘回门见长辈时拉开下跪时用,但现在主要是用来装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

在甸南新娘装中,有地方特色的要数那别具一格的绣花鞋了。用精美的绸缎做面料,刺上鲜艳生动的花草,行走地面犹如花园漫步;在鞋跟上有“鞋颜”,鞋颜是用来调节鞋子的松紧、大小,这也是其他鞋类不具备的特色。

新娘装的首饰主要是玉质耳环,多数选用翠绿色,少数配有银手镯。

而甸北的新娘装大体与青年女子的服饰一致,只有些许的差异。

新娘的头巾由两块蓝色为底,白色的狗牙状镶边组成,而领褂新娘要穿藏青色和红色一对,红色穿在外面,意味这好事成双、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这些都表现了甸北人民热爱双数,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娘在结婚的当晚,就由婆婆为其换头饰,戴上已婚妇女所戴的帽子。

甸北新娘装的围腰由一块上窄下宽的扇形黑色面料做成,扇形面底缀上一些珠子,使围腰变得更加灵动,勤劳的甸北姑娘会在这块布上绣上各色各样的图案,来装饰围腰,使围腰显得绚丽多姿。围腰的把手用各种色彩鲜艳的毛线织成的长方形作为底,用丝线在上绣出各种花朵;围腰的飘带则以黑色为底,在上绣出各种的花、蝴蝶、龙凤等图案。白族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围腰则意味着白族的女孩勤劳聪慧,能够把家操持得很好,让家里有条不紊。

新娘的首饰主要是银耳环,银手镯,和银链子。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银链子,它主要挂在新娘右侧领褂的一对扣子上。银有辟邪之功用,所以新娘佩戴银器,既有辟邪之意,又有象征着新娘新郎纯洁的爱情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2.3甸南与甸北的已婚妇女的服饰差异

甸南已婚妇女所穿的衣服与新娘装比要更为简洁实用,她们戴的圆盘帽与新娘装的是一样的,而衣服则大多由豆芽绿的长衣和红色的坎肩构成,再加上一块长长的围腰。已婚妇女的围腰比较朴素,大部分由黑色和蓝色组成,整块围腰有许多褶皱。

甸北已婚妇女则穿戴经过改造的“军帽”,帽子的颜色主要有灰色、藏青色、黑色等几种,而其服饰与青年时期并无太大差异,但为了便于日常生活的劳作,已婚后的妇女平常只穿衬衣和领褂,围腰也变得简洁大方,平时很少戴首饰等装饰物。

3分析甸南与甸北服饰差异的原因

鹤庆甸南与甸北虽同属一个县,但因在地域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而造成了两地服饰有差异:甸南的温文尔雅,甸北的热情大方。

3.1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

鹤庆甸南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甸南在朝为官的人多,他们积极地把一些外来的文化、科技引进来,再融合自己的地域特征,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甸南文化。甸南人民不仅有淳朴的民风、浓郁的民俗,而且还有尊老爱幼、孝顺和睦、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甸南女子显得含蓄羞涩,服饰也显得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甸南地处甸中与松桂的中间,交通并不便利,除了接受在外做官带回来的文化和科技外,就很少与外界接触,加上甸南多为大地主和官宦世家,经济比甸北的要好,甸南人们不用为生活而四处奔波,所以导致了甸南相对封闭,服饰也比较保守。

甸北则不同,年轻人敢闯敢拼,吃苦耐劳,富有创造意识。鹤庆甸北新华石寨子的银器很是出名,许多男孩会去那学上一门手艺,然后便会到西藏、香格里拉等地去创业,把本民族的东西带出去,又把其他民族的文化带进来,这种开放式的姿态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使甸北的白族妇女服饰带上了开放的烙印。甸北与丽江市相邻,交通较为方便,这便有利于甸北人们与外界交流,容易把外面的一些时尚元素引进来,再结合自己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创造出兼容并包的白族服饰。甸北人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经济比不上甸南,因而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四处奔走,闯荡江湖,接触外界的时间比甸南的多,所以甸北人思想比较开放,服饰也就相对热烈大方。

3.2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饰已不仅仅是为了保暖和遮羞了,它也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人们的需求而变得更加的美观、舒适。

在审美观方面,甸南人民比较崇尚大自然,她们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样,把这些图案绣到服饰上,用以彰显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但为了劳作的方便,她们不得不简化服饰,使得服饰日趋简洁朴实,更具有实用性。甸南人民因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而对服饰的要求更加严格,服饰也显得雍容华贵,端庄大方。

甸北人民视白鹤为自己的祖先,更为了纪念仙鹤的丰功伟绩,便使甸北女子的服饰“白鹤化”,甸北服饰中的把手和飘带上的刺绣,也反映出甸北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热爱。甸北的服饰也同样为了便于劳作,而进行了简化,体现出服饰的实用性。甸北人民从小就积极与外界接触,所以服饰中也透露出那种热情奔放的态度。

3.3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甸南人民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再加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制约,人们的思想相对保守,这便导致了甸南人民温文而雅、淳朴善良、。他们以儒家的“仁”作为一切待人接物的准则,他们热情好客,直率坦诚。甸南多官宦世家和大地主,经济较甸北来说要好,他们不用为了生计而到处奔走,所以甸南人民满足于当下的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她们辛勤劳作,不为名利只为心中那一片净土。他们抱有知足常乐的心态,对得不到的东西不会感到惋惜,对已经得到的东西会十分珍惜。

甸北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四处奔走劳作,所以甸北的人从小就有走南闯北的意识,加上许多人会到周围的地方进行创业,使得甸北人思想开放,形成了热情奔放、开朗乐观、勤劳善良的个性。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敢于突破、创新。他们还积极吸取外来的文化思想,借鉴外来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她们豪迈奔放,不拘小节,对待事情总是比较积极乐观。

结论

鹤庆人民在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演变中创造出具有自己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服饰文化,反映了鹤庆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是人类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鹤庆服饰虽然因地域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也正是在这种差异中鹤庆才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为中国这个五彩纷呈的服饰王国增添了色彩。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母锡鹏.大理掌故[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 第17页

[2]鹤庆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鹤庆县志(1978—2005)[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 第65页

[3]杨万和.鹤庆白族女性服饰类型及其文化意蕴.大理大学学报[J].2006年1月,第五卷第一期

作者简介:范丽梅(1994—),女,云南鹤庆人,本科,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论文作者:范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鹤庆甸南与甸北白族服饰的差异论文_范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