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它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故障的扩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计算进行讨论。
关键词: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整定计算
一、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讨论
继电保护装置要对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对继电保护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监测,降低继电保护运行维护问题的发生率。现在和以前继电保护的装置相比较,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更加强大,操作调试方法更加方便。其一般可分为现场间隔层面的装置、中间网络通信层面和后台操作层面三个部分。
1)现场间隔层面的装置是用来保护一次的电力设备,它们有被控的对象,对主变压器、发电机、输电线路、并联电容器等等一次的设备,在不同的电压等级下,不同的运行方式是由于电力的一次设备电磁反应特性不相同,系统经历的暂态不相同,所以选用保护装置也应该不同。现代的电力保护实现方式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各个厂家对于系统运行的不同的情形,都分别推出了系列化产品,各个系列的产品又分成几种功能特定的装置等。
2)网络层面是由硬件上的网线、网络的接口、中继器等设备构成,它们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根据通信协议要求来进行数据端的对端或者进行广播式的发送和接收,并且能够自动实现数据的校验和进行一定水平的自动纠正错误。实际上,在运行的网络中一般都会采用双网的结构,来增加平衡网络负载的性能。扰动的数据进行传输时,这项功能会更好地保护系统的实时性能,还可以同时支持IEC8701-52-1021/1033、DL4531-1992(国标CDT)、N3F-POLING等许多其他种标准通信的规定,更加方便地进行不同网间的互相连接。
3)操作层面是操作人员与保护系统交互的地方,它是用来提供良好观察的控制界面,提供预警、规约的转换、事故的存储追忆(故障的录波)和对远方的电力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三遥”)的功能。在配上后台的控制软件后,还可以组成综合的自动化系统,来实现运行日志的管理、报表的管理、图形的显示、图像的监测等其他功能。它的核心则是一个可以实时刷新共享的数据库,软件的系统,它基于Windows NT操作层的应用软件,即普遍采用的组态软件,比如KingView软件、PS6001软件、Quick Control软件等等,它可以实现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电脑界面也会更加的人性化。
二、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1)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要求:①将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选择性的协调关系处理好。结合当前系统网架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未来可能会实现的运行方式,将电网中各机电保护装置都计算出合适的定值,这也是基本的整定计算任务。②确保运行方式合理。无论是在短路计算,还是在校验保护灵敏度、考虑最大负荷等计算中,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础都是相应的运行方式,其运行方式的合理性会对系统保护整定计算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保护评价、保护配置选型等方面,因此必须合理选择整定计算运行方式。③选择正确参数。对于测量单位、零序阻抗参数等一次参数来说,都是需要实测的,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测量的正确性,同时各互感器参数在整定以及参数输入环节当中都需要保证其正确。由于各部门在整定范围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上下级调度的时候,需要在整定范围分界点相应运行方式下提供归算等值阻抗,另外在整定后备保护的时候也需要提出时间动作参数等。
2)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计算任务:①制定系统保护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的成型微机保护产品的保护功能十分齐全,但在实际中并不是所有的保护功能都会用到,因此整定计算工作人员就需要结合变压器特点、当地网络实际情况、具体需求等因素来合理选择保护装置功能。②确保继电保护功能的配合关系。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会涉及到多个电气元件,而各电气元件的灵敏性、选择性、作用等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主要的装置内部元件对灵敏性、选择性的要求都比较高,而辅助元件对灵敏性的要求就较为一般。
3)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大致步骤:①按继电保护功能分类拟定短路计算的运行方式,选择短路类型,选择分支系数的计算条件。②进行短路故障计算。③按同一功能的保护进行整定计算,如按距离保护或按零序电流保护分别进行整定计算,选取出整定值,并做出定值图。④对整定结果进行比较,重复修改,选出最佳方案。最后归纳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运行要求。⑤画出定稿的定值图,并编写整定方案说明书。
4)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注意事项:①整定计算要求有全面的系统观点。对于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要全面考虑,在某些情况下,“四性”的要求会有矛盾,不能兼顾,应有所侧重。②整定保护定值时,要注意相邻上下保护间的配合。不但在正常方式下考虑,而且方式改变时也要考虑,特别是采取临时性的改变措施更要慎重,要安全可靠。③当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超出了原整定计算方案中的运行方式要求,应当对相关保护进行重新计算或校验,以确定是否满足新运行方式的需求。④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应有所侧重,保护整定应以改善和保证主保护为主,兼顾后备性。⑤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分布,应按保证设备安全和零序电抗变化小,对保护效果有利的原则考虑,接地点不宜过多。⑥制定保护整定方案要尽可能地适应较多的运行方式,提高保护的适应性。⑦对于临时性的改变定值要尽量减少。在主保护保证灵敏度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后备段的后备灵敏度,用以解决常见的临时方式。
三、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优化方案
1)加大继电保护投入。在进行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过程中,企业要首先对继电保护投入进行加大,增强保护基础和保障质量。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继电保护过程中。通过对继电保护设备、材料、通道等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继电保护技术数据处理效果,满足继电保护装置对大容量故障信息的贮存要求。
2)加强继电保护日常维护。单位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日常维护体系,扩大数据监测范围及内容,对日常运行的数据进行强化,实现对日常维护运行的完善和提升。要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对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制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要对运行质量的控制力度进行强化,对自身的故障处理能力进行提升。除此之外,部门之间还要对日常维护操作进行合理安排,对日常维护人员进行合理分配等。
3)增强运行维护人员技能素质。运行维护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质量,是保护操作的软基础。因此单位企业要对自身的运行维护人员进行全面教育,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人员的维护技术和维护意识进行提升,提高检修效果和检修质量。要对人员的技术效果进行考核,定期对人员技术理论进行提升等。
四、小结
综上所诉,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分析需要我们熟练、灵活的应用各项整定规则,详细了解和掌握变电站各保护装置原理以及系统运行特征,一步步优化和改善整定方案,以便于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符良震.基于110kV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9).
[2] 贾海韫,王诗然.继电保护整定校核系统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论文作者:梁景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变电站论文; 方式论文; 系统论文; 灵敏性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要对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