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泛义形容词“大”探析
刘欣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 形容词“大”的基本义项在普通话中十分常用,但在东北方言中,“大”还可作为泛义形容词使用,具有能替代许多具体动词、可随着语境变化表达多种语义、语用功能丰富等特点。主要立足于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大”为分析对象,总结了“大”在东北方言中比较常用的搭配和意义,就此认为其表义特殊性是受到构式语法中语义强制的作用,最后分析了名词用“大”修饰后所具有的特殊语用功能。
关键词: 东北方言;泛义形容词;大;构式语法
近日,《新闻晨报》发布了一则标题为“东北啥都大”的微博,引起网友的强烈共鸣。内容意为在东北方言中,几乎所有事物都可以用形容词“大”来修饰。该微博同时强调:如果说“整”是东北语言体系中动词的支柱,那么“大”就是东北语言体系形容词的标兵。通过检索CNKI中的相关论文发现,关于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整”的研究成果已较丰富,如张明辉2009《辽宁铁岭方言语法二题》[1],论文提到了“整”在东北的泛义。杨春宇,佟昕2013《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整”和“造”》[2]描述了这两个动词在东北方言中的意义与功能,并对二者进行对比。顾静瑶2014《东北方言中“整”的语法功能分析》[3],以《刘老根》等几部具体影视作品为基础,探讨了“整”在东北方言中的语法功能等。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内容,发现对东北特色形容词“大”的研究较少。在东北方言中,“大”的使用频率很高,且有着其独特的含义及用法,可以指称或代替许多具体形容词以表达多种词义,具有远超过其自身使用范畴的宽泛特点。据此我们认为可将其看做泛义形容词并对其展开重点分析。文章主要通过归纳和分析形容词“大”在不同搭配中所代表的具体语义,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在感受丰富语言特色的同时,也领略东北方言中热辣、粗犷、富有表现力的独特魅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进展的大数据分析及深化研究的路径思考 … …………………… 周良发,朱 燕(2.15)
一、“大”的语义分析
根据《说文》记载,“大”按老子说法为“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他達切)也”[4]。对于其形容词词性,《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主要有这样几个义项:1.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2.排行第一的。3.用在时令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过节的、大夏天的[5]。但在东北方言中,“大”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形容词,除以上义项外,它还可以代替一些形容词以充当它们的词义,着实可算得上是东北方言中形容词的标兵。
1.“大”的具体含义及相关搭配
通过整理,我们大致总结出“大”在东北方言中主要有以下一些用法及含义。
(1)单纯指物体面积、体积等方面大(等同于词典中第一个解释):如大泥点子、大窟窿眼子、大茶缸子、大嘴唇子、大脖溜子、大脸盘子、大腮帮子、大脑瓜子、大体格子、大板儿牙等。这些对生活中常见事物或是对人身体部位的描写均是运用“体积、面积大”这一最普遍的义项。除此之外,在辽宁沈阳等地人们将瓶装的天湖啤酒称作“大绿棒子”,这里的“大”也是由于原来的酒瓶瓶身要比其他很多品牌的酒瓶大很多。
(2)喜欢,亲昵:
①我的大儿子/大姑娘/大宝子回来啦。
由于秧歌是东北人民在庆祝时的一种活动形式,往往场面比较热闹壮观,因此“大”在这里主要代表一种壮观的场面和规模,同时也指东北人民对其拥有一种尊重的情感。
③才多长时间没见已经是大小伙子了。
我捂着还隐隐作痛的屁股对老爹幸灾乐祸,可是我那彪悍的妈,却没有像骂我一样拿着铲子满大街地追打我爹。我把家里的铲子都放到我妈身边,她却拿起来揍了我一顿。
⑤大沈阳,我回来了。
例①中的“大”表示孩子回来时父母开心的心情,同时代表了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例②表达对刚出生的小孩子的一种喜欢、亲近之感,这里的小孩子不一定是真的胖或是形体上很大,只是代表了一种喜爱的感觉和邻里之间很好的感情。例③和例④分别代表两种不同意思,例③指年龄变大或身体变高。而例④则更单纯地表达喜欢、亲昵的情感。例⑤是用“大”+地名结构,这种说法常用来表示自己的家乡,可以是大城市也可指小乡村,无所谓真正的大小,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受到对家乡的一种亲切和热爱的情感。
(3)多、狼藉:大鼻涕、大哈喇子
鼻涕和哈喇子本身都是液体,按常理来说不能用“大”来形容,因此这里的“大”在东北方言中代表了“多”,内里还蕴涵了小孩子邋遢、狼藉的情态。
(4)形容某种程度:大嘴巴子、大耳刮子、大飞脚、大忽悠
在东北方言中我们会听到“给你一大嘴巴子/大耳刮子”等用于调侃、戏谑的话语,意思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打你一巴掌”,之所以加“大”,是为表示力道之大或程度之狠。而“大忽悠”中则表示很能忽悠人,同样是一种程度的象征。
这里的“大”并非指鞋大不合脚,而是指穿拖鞋走路时一种拖沓、随意的状态。
(11)全部、整个:大膀子
人们对东北人存在一种刻板印象便是他们喜欢佩戴大金链子和大手表,但实际上,有时加“大”只是为彰显富态和阔气,并不是指饰品本身。这一点更是可以突出东北人豪放与粗犷的性格。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通过本专业学习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具体描述,是对学生培养的产出要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到成果导向的作用[2,3]。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12个方面[4]。
(6)亲切、友好的态度:大兄弟、大妹子
兄弟和妹子本是一种对亲属的称谓,特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但是在词前加上“大”之后,就不再有这一限定。无论是向陌生人询问一些事情或是称呼与自己比较熟的人,为表示一种亲切、友好的态度,均可以使用这一表达方式。
(7)某种具体状态:大趿拉板子
G试验诊断HIV合并IFI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69%、73.81%、42.71%、90.12%;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22,P<0.01。GM试验诊断HIV合并IFI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34%、87.14%、56.45%、88.83%。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37,P<0.01。详见表1和图1。
临床上主要以药物疗法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治疗目的是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从而达到延缓病情的目的。通过促进阻塞或狭窄的血管侧支循环来加大机体冠脉的血流量,通过扩张血管来减轻心脏负荷,最终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传统的药物疗法主要是减少耗氧量,改善患者的冠脉供血和供氧能力,但是缺少了对患者心肌细胞的保护,也没有促进能量代谢,在冠心病发展到晚期时,传统的药物疗法很难彻底改善冠脉的供氧和血供。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强心剂、利尿剂和受体拮抗剂等治疗心衰,这些治疗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8)菜码:大拉皮,大乱炖,大丰收
在拉皮等东北特色菜肴前加形容词“大”往往是用来形容菜码,不是指菜肴本身,而是指烹饪或盛装菜肴的容器比较大,体现了东北人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
(9)隆重:扭大秧歌
②隔壁生了个大胖小子/大胖丫头。
(10)物品质地:大花袄、大棉裤、大手闷子
食品微生物污染严重。该问题往往出现在冷冻饮品这一类型食品中。微生物污染对人们的肠道构成较大威胁,导致人们发生感染,出现腹泻现象,如果情况更加严重甚至会食物中毒。
这里的“大”有时并不表示衣服的尺码宽松,肥大,而是为突显棉衣和手套质地厚,保暖的特点。
(5)富态、阔气:大金链子,大手表,大金镏子
“膀子”本为肩膀,在东北话中还特指整个上半身,因此经常说“你别总光个大膀子,外人见了不好”,“大”在此中有“全部、整个”的意思。
(12)气概、担当:大老爷们
俗语常说“东北大老爷们”,男人的男子气概和有担当的作风则用“大”来体现。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与此类似的说法“大老娘们”,其中的“大”意义又与前者不同,甚至带有一层贬义色彩,因此“大”的词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和指代说话人不同的感情色彩。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青年价值取向,是指青年基于正确的认识、评价,对其追求的价值目标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与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相比,价值取向是动态的,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与价值观产生矛盾。
由于东北方言名词中带后缀“子”的三音节词占很大优势,因此大+带后缀“子”的搭配也自然而然占有很大比例。
2.“大”的表义特征
刘瑞明曾对泛义动词作了这样的界定:一个动词可指称或替代许多具体的动词,远远超出它自身而使用范畴宽泛,因此它的表意就比较浮泛而游移,朦化而存在[6]。“大”作为形容词在东北方言中也拥有这种泛义的特征,且它的泛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是由粗骨料、高标号水泥、水、强化剂、外加剂等经一定比例调配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的新型环保地面铺装材料。与传统混凝土相比,透水混凝土多采用单粒径的粗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体,配以水泥净浆或者少量细骨料砂浆作为粘接剂,包裹在粗骨料颗粒的表面,形成孔隙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普通混凝土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单纯的舒张期高血压症状不会很明显,但此时舒张压升高,动脉中血液留存过多,心脏泵出的血液就会减少,身体的其他器官就可能出现血流灌注不足的情况。医院急诊很多因“头晕不适”为由就诊青壮年患者很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很多患者平时没有症状,仅在体检时才会发现。舒张压高如果长期不加控制,就会转变为收缩期高血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预后会变差。所以发现舒张压升高,也要积极治疗。
(1)表义临时性
④看你家这大小伙子,多好!
由于“大”这一形容词常被用于日常生活的交际与对话中,因此它的词义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临时性,常常随着交际场合的转变而变化。以“大姑娘”为例,“大”在“你已经是大姑娘了,应该懂事了”一句中有“长大了的”之义;在“老王家那大姑娘长得才叫一个俊呢”一句中,或可代表排行第一的,或只单纯表示夸赞、羡慕的情感。由此体现了其词义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
(2)表义丰富性和概括性
活动现场,市民获得了丰厚的优惠产品,主办方还向家政企业和家政从业人员送医疗、送保险、送金融,一批家政先进模范受到表彰。开幕式上,家政人员向市民展示了诚信服务风采,并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由于泛义的特征,使得“大”这个形容词在不同语境下可指称或表示各种态度、程度、状态等不同具体的含义,因此表义具有很强的丰富性。表义丰富性实现的同时又免于相关形容词的接替性出现,用一个词代替不同的具体形容词,因此其表义又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二、构式语法理论下的“大”
1.在构式中表义
“大”在东北方言中作为可代替其他词语的形容词,主要体现在其充当定语的语法功能上。同时因为其语义丰富,可以随着语境发生变化,使得“大”能够和许多并不能受大小修饰的名词相搭配,具有丰富的组合形式。
首先,“大”常常接带后缀“子”的名词。不包括像“儿子”“小子”这种在普通话中形式确定的词,而是指“体格子”“嘴巴子”“手闷子”“脚丫子”等这种方言特色明显的词语。出现这一语法搭配的很大原因为后缀“子”本身在东北方言中使用范围很广,无论是建筑、居所,身体部位,服饰,形容人的名词,还是动植物、食物等生活中各个方面,均有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带有后缀“子”的词语。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去掉“子”并不影响词义和用法,如脚丫子;另一种是一般不去掉“子”使用,如“体格子”“嘴巴子”,去掉“子”后分别变成“体格”和“嘴巴”,但“体格子”在东北方言中有身体之义,“嘴巴”也变得只有在“打嘴巴”结构中才能体现掌嘴之义,与东北话中的“嘴巴子”有很大不同。此外,“adj+子=N”也是一种常用构式如“(手)闷子”,这时后缀“子”便有了改变词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带后缀“子”的名词在东北方言中十分常见,前加形容词“大”更增添了增强语气及幽默感的作用。
双桶陈酿,对于烈酒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儿,但放在葡萄酒上却很少听说。有意思的是,近年来,澳洲领先品牌杰卡斯推出双桶创酿系列新品,把葡萄酒先后放到橡木桶和威士忌酒桶一起熟成,这样的大胆创新,引起一波讨论。经双桶熟成的葡萄酒究竟有何不同?本文带你详细解读。
Agilent 1260 色谱系统:在线脱气机、四元泵、恒温柱温箱、在线进样器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Agilent,美国);Bruker Compact 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配电喷雾离子源,Bruker,德国);分析型1010A摩尔超纯水机(摩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R-1001N旋转蒸发仪和SHB-IV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Blue Star B紫外分光光度计(莱博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KQ-50DB数控超声波清洗仪(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400Y多功能粉碎机(永康市铂欧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其次,“大”在东北方言中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可以接本不能受“大”或“小”修饰的名词。如秧歌、乱炖、拉皮、鼻涕、哈喇子、某些地名等,本身均不能用形容词“大”或“小”表示,但在东北方言中其语境的特殊性和表义的临时与丰富性为该形容词创造了这一特殊的搭配形式。
2.构式语义强制
“大”的泛义只有在具体的结构搭配中才能够得以体现,也就是说其只能在具体构式中表达相应含义,这一点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理论。构式是指由特定形式和与此相对应的特定功能或意义所组成的规约化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的复合体。构式语法重视现实、认知和语言形式三者之间的联系,认为语言是人们在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7]。关于构式语法,A.E. Goldberg曾针对动词从语言经济性的角度提出了一重要观点,也就是动词出现在一个不同的构式中时,该表达式的语义也不同,将这些差别归于构式本身,比归于不同的动词意义更加经济,这也被叫做“构式压制(强制)”[8]。
学界对“整”“造”等泛义动词的研究多归于此理论。我们尝试以这种认知理论来分析形容词“大”的泛义,也可以得到一样的结论,“大”在某些情况下,其语义和用法并不兼容,如上文提到的某些名词本身并不能受“大”修饰,但是由于东北方言中这一特殊构式,人们按照在生活中的互动体验和自己的认知加工,不断赋予“大”不同的含义使其适应其所在构式,反过来讲这也是构式本身对词义进行压制的过程,此时构式占主导地位,强制词项产生相关意义。
三、“大”的表达功能
东北方言结构复杂,语义丰富,具有直白、幽默、表现力强等特点。其中包含了许多普通话中没有的特殊词汇,可以形象描述事物的状态和生动表现人类的内心情感。同时,即便是和普通话有所交叉的词语,依然可以表达出东北方言所特有的简洁、夸张、生动、幽默的特点,弥补了普通话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色彩。形容词“大”在东北方言中所具备的独特语义,同样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功能。
1.模糊表义,满足交际需求
“大”在每一个表达式中所替代的形容词其实都可以在普通话中找到原型,人们也完全可以使用这些词来表达所要表达的语义。但在东北方言中,或因为某些情形或情感无法使用这些固有词语来表达,或因为出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没有必要对双方已知的信息作详细表达,于是人们便习惯使用一些泛义词语来模糊表义[9]。如形容别人家的小孩子可以用“可爱”“萌”等形容词或专门夸奖某个部位,但东北人不论孩子长什么样子均习惯用大胖小子、大胖丫头来形容,而在这种情况下听话者往往可以正确接收和理解到对方是夸赞与表扬的意思。因此,在双方处在相同语境,且彼此都知道对方表达的意思时,“大”这一形容词就避免了繁琐的表达方式或修饰词语,缩短语言编码和解码的时间,从而满足有时在交际中,说话双方并不在意表述过程,而是只在乎说话的结果这一情况。只用一个“大”字来形容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大”字带有了一层模糊性,也令其仿佛成了可以修饰所有事物的万能形容词。这样缩短语言表达与接受的时间,有利于交际直奔焦点和主题,从而更契合双方交际。
2.突显地域色彩
多用形容词“大”来形容事物,除了可以缩短语言表达与接受的时间,利于人们交际外,这种语言经济性的表现,也正是东北方言的特别之处。在东北方言中,一个词常用多个词来表示,或者一个词有许多种含义,某些词或字还会被赋予新的含义。如“犊子”本意指一种小牛,表示一种亲昵的色彩,“扯犊子”表示闲扯、不做正事”;“滚犊子”表示一种不耐烦的语气。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文化也仗着它推进。”[10]名词事物前加“大”,以其独特的口语色彩,清晰突出事物特征的同时,增添夸张幽默、热情真诚的独特民族情感,凸显出东北人民朴实率直的鲜活性格特征。“大老爷们”“大秧歌”“大白菜”等词代表了东北人民不拘小节、热性豪爽;“大耳刮子”“大嘴巴子”等代表了东北人民一定程度上的勇猛与彪悍。这些表达很多时候是为所表达事物或情感增加了一种夸张的色彩,让人们对交际中的焦点事物印象更为深刻。但其东北人日常交际常用的特色方言词,着实具有极强的民族表现能力和丰富的意义内涵。
结语
文章主要从形容词“大”入手,从语义、语法、表达功能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逐步探讨了该词在东北方言中的意义与功能的特殊性和产生原因,使我们在了解一种语言特色的同时也重点关注一方的方言文化。推普脱贫攻坚一直在路上,但其与方言保护从不矛盾,东北方言具有词汇表义丰富的特点,无论是泛义动词“整”“造”,还是后缀“子”和前缀“老”等,在东北方言中均有其独特的用法,值得我们去总结与深入研究。总之对每一个具体方言语言点的研究,都是对整个方言的重视与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明辉,王虎.辽宁铁岭方言语法二题[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9(04):56-61+109-110.
[2]杨春宇,佟昕.东北方言中的泛义动词“整”和“造”[J].大连大学学报,2013,34(02):42-46.
[3]顾静瑶.东北方言中“整”的语法功能分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05):115-118.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63.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 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238.
[6]刘瑞明.论“打、作、为”的泛义动词性质及使用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62-70.
[7]何慧运.试用构式理论分析网络用语“扎心了老铁”[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1):93-95.
[8]周虹.基于构式语法理论的网络新语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7):160-161.
[9]李丹芷.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探析[D].浙江大学,2015.
[10]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Analysis of Chinese Adjective "大"in Northeast Dialect in China
Liu Xi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1, 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meaning of Chinese adjective "大" is very common in Mandarin, but in the northeast dialect, "大" can also be used as a semi-authentic adjective. It can replace many specific verbs and can express multiple semantics as the context changes. Based on the northeast dialect, the article sums up the collocation and meaning of大 in the northeast dialec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articularity of its meaning is subject to the semantic coercion in 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The special pragmatic functions of nouns modified with "大" are analyzed also.
Key words :northeast dialect; pan-adjective adjective; Chinese word “大”;construction grammar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刘欣,硕士,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
文章编号: 2096-3874(2019)11-0149-05
Class No .:H136
Document Mark: A
(责任编辑:蔡雪岚)
标签:东北方言论文; 泛义形容词论文; 大论文; 构式语法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