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数字化馆藏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作用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开发从上世纪末就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到本世纪初无论是从关键技术、规范标准还是商业化产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图书馆必须明确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的不同类型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有着相同的作用和任务,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任务侧重。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
自199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公布了“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数字图书馆”概念便迅速被计算机科学界、图书馆界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所采纳。目前世界各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正迈入联合进行大容量、多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数字化加工的转接阶段。
我国从1997年开始数字图书馆的研发工作,先后启动了由国家计委领导、国家图书馆牵头,与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和辽宁图书馆联合开发研制的“中国试验性数字图书馆项目”;由教育部负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数字图书馆攻关计划项目”;由文化部领导,国家图书馆、中国电信总公司、中国科学院、航天工业公司、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负责实施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等项目。2001年10月“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基础工程”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将在互联网上形成超大规模中文数字资源库群,总体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接轨,总容量不低于20TB。上海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已经形成九大系列,并已投入使用。2002年10月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TTOD)宣布将投资2亿元资金全面开发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字图书馆”。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形势喜人,但在数字图书馆的开发和建设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 技术实现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最新数字技术的结合,其技术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信息的压缩、存贮和传输问题,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多样,数据量达到了TB级,并要求对流媒体进行网络传输,因此必须解决海量数据的压缩、存贮和传输;其次是信息的安全问题,一方面是数据的抗攻击能力,必须保证数据避免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防止非法使用;第三是交互界面开发问题,交互界面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设计好一个友好、直观、方便同时又保证信息检索效率的用户界面,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解决。
2 数字资源建设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已出台了部分有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如有关元数据标准(UNMARC、CNMARC、Dublin Core、PICS、Web Collection等)、有关内容格式标准(GB2312-80、ISO/IEC 10646、声音的AU、MP3、MIDI及WAVE格式、图像的GIF、YPEG、TIFF及PNG格式、影像的RM、MPEG1、 MPEG2、MPEG4格式等)、有关文档内容表现形式标准(SGML、HTML、XML、PDF等)、有关信息检索标准(如Z39.50)等等。但我国在对标准的重视、跟踪、制定及企业参与方面同国际还有很大差距,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3 数字资源的版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对信息的共享,信息复制的技术优势使得版权问题突显出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知识产权人的创作性劳动必须得到鼓励和补偿。可以从两方面考虑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协调处理好著者、出版社、图书馆(或相应的数字公司)的利益关系,通过市场杠杆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清华同方的CNKI工程,超星数图公司等,二是在知识产权法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的规避版权,例如中国数字图书馆依托国家图书馆,采取建立分馆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
4 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资源选择问题
现阶段虽然一些纯粹电子版的图书和期刊已经出现,但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印刷型文献仍占主体地位。美国国会图书馆1994年只有20万册件,计划到2004年完成500万件册,相对1.07亿的馆藏只占全部馆藏的1/21,考虑每年还要新进文献,实际数字化的只是每年的新进文献数量,所以必须有选择的对印刷型文献进行数字化。同时,应避免重复建设。由于我国数字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协调不够,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如“中国医药信息”网中50万条信息的大多数与《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医药卫生大类重复;《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及引文数据库》同《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重复的也相当多,《中文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与《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清华同方)雷同重复更多,其它的数字图书、网络信息重复的更为严重。
5 缺乏信息资源深层次的加工和管理
信息的深层次的加工和管理一直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数字图书馆在这方面同传统的图书馆没有本质的区别。数字图书馆不仅仅是引进数字资源和对馆藏进行数字化,还包括数字信息的再加工和管理,特别是对虚拟馆藏的加工管理。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量是可以用种、册或是字节来计算的,但它的虚拟馆藏却是无法计量的,尤其是针对互联网信息量庞大,信息分散、重复、繁杂的现状,如何做好信息资源导航是摆在每个图书馆面前的现实问题。
三、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
图书馆是社会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在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是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者
图书馆是数字信息资源的最重要的建设者。不同的个体图书馆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有政府的政策、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支持,是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和协作馆本着“总体规划,分工合作”的原则制定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总体蓝图和在技术攻关上保证总体技术与国际接轨,制定有关数字图书馆的各项标准规范,在版权问题上寻找切实可行的出路等重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确保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对于各地方公共馆,各种类型的专业馆和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馆,则应在国家数字图书馆政策、标准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特色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即针对特色馆藏,建设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及相应的检索系统,并对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例如上海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建立了若干体现上海地方特色的数据库。
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图书馆,如何引进已有的数字信息资源则是其在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必须根据本馆的读者群特色,根据读者的信息需要,在充分了解已有数据库及数字信息资源的知识涵盖范围,检索系统特点、效率,引进成本,数据更新及服务质量等情况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引进数字信息资源;可以采取购买光盘库或建立镜像站点的方式,如果网络环境允许,购买数字信息的使用权,通过用户权限或IP地址设置,保证合法用户的信息利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
2 是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人
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任务,不仅是要把各类载体文献数字化,还要完成信息的整合和加工工作。首先要进行数据资源的筛选工作,去除那些内容重复、思想陈旧,甚至是不健康的信息,保证信息的正确性、权威性、实用性。其次是对数字信息的规范标引,应严格按照元数据、文档内容表现、文档信息检索、全球数字资源组织等标准,充分利用计算机及数字化技术从多途径揭示不同类型文献。如对文本信息、地图信息、图像信息及视频、音频、音乐等信息,需要不同的分类体系和索引机制。
3 是数字信息资源的导航员
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中还必须承担起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做好数字信息资源的导航员。在这一点上数字图书馆应该继承传统图书馆的一切服务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海量数据、资源共享、检索便利、容易索取原文的优势,对其进行二、三次或更高层次的文献加工。数字图书馆不同于纯粹的网络资源,不是一个信息海量、缺乏管理、到处充斥信息垃圾的地方,而是一个管理严密、信息流动有序、查询方便的信息集散地、信息仓库、信息利用平台。
图书馆在充实数字馆藏的同时要积极宣传馆藏。一些图书馆在建设或引进数字信息资源时往往大张旗鼓,但建成后却很少进行必要的宣传和读者推荐工作。使得许多读者连图书馆有哪些数据库、哪些数字资源都不清楚,更谈不上如何利用这些数字资源。
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训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技能。图书馆必须结合读者本身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针对不同的数字信息资源、不同的检索系统对读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一个图书馆无论其数字资源多么丰富,检索系统多么完善,读者不会使用也没有实用价值。在许多图书馆,读者不知道书名和题名的异同,不知道如何使用关键词,不知道什么是引文,不会利用计算机工具,这些都会使数字资源的利用大打折扣。
做好各领域信息的资源导航。要想从各种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途径完全揭示馆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结合馆藏实际,读者群的特点,先从重点学科、重点课题、重要地方特色信息出发,逐步完善图书馆的信息导航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数字资源的更新速度极快,数字资源导航需要不断的完善、更新、剔除无用的信息,是一项繁重的劳动,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很大的时间、精力投入。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却正在不断的成长、壮大、完善。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正视问题,分析问题,本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结合本馆的实际,结合最新的技术和标准,做好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者,整合人、导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