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本文根据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如何提高与规范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方法:通过实践对比研究与文献梳理分析,探讨护理实践中护士的主体责任意识与自我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比综合素质较高的实验组分析,并结合医院的相关护理安全政策与落实的有效性情况。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政策与执行力条件下,护士的综合素质权重较高,其中自我主体责任意识最为重要,其次,医院的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政策是否完善,政策的落实情况,在相关的护理人员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医患关系
1引言
根据妇产科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妇产科的日常工作中,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住院母婴的生命安全。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没有响应的责任心,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要求。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护理人员人员必须通过自身的优质服务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样才可以将护理的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控制、消除护患纠纷的产生,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服务技能为妇产科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全程服务,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升对母婴的服务质量。护理人员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眼中的白衣天使。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该本着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护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的质量。从技术应用到设备的引进,从人才培养到基本功训练,从护理技术到护理质量等,都应该有强有力的管束机制。将对护理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个人晋升和评优的关键。
2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
2.1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护理临床实践表明,妇产科护理人员越来越多,导致出现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参差不齐,护理知识不足。再加上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专业性、整体性都较强的学科,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妇产科护理人员要想有一个好的护理质量,需要掌握复杂的理论专业知识,也要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投入到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够正确了解新药物和熟练使用新设备方面,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
妇产科护理实践表明,妇产科护理是一份需要护理人员足够耐心和责任心的工作,需要用灵活的方法来应对不同人病患。但是由于妇产科是一个比较繁忙的科室,工作预见性差、急诊、夜诊偏多、病情多变、周转率高,各项工作在所有临床科室中最为复杂,所以有部分护理人员就会出现烦躁、不耐烦等情绪,应付自己本该认真做好的护理工作。而且有少部分护理人员还存在将生活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耐心不足,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同时,护理人员还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应该享有的知情权和告知权不重视,导致出现医疗纠纷。综上可见,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以避免出现护理事故和医疗纠纷。
2.2安全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护理安全管理在妇产科中的推进,随着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其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也应该得到更新和完善。但是目前许多医院对护理管理不重视,未能及时制定出满足当前需求的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仍使用已经存在不足的简单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及时补充和修改护理管理制度,让其能够很好地适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2.3安全管理执行力欠缺
妇产科护理实践表明,护理管理部门没有很好的起到监督作用,导致让护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同时有些护理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为了应付上级,管理懒散,止于形式。这些都表明护妇产科护理管理的工作落实还不到位,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落实问题,将严重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沟通的目的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良好的护理沟通,是顺利完成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妇产科立足的根本,更是预防护理纠纷的关键。有些妇女对于妊娠、分娩等的认识不足,存在抵触、害怕心理。妇产科护理人员和产妇、家属之间良好的沟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中缺少相应的法律意识,没有意识到护理风险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护理中比较随意,没有觉察到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没有能够充分的尊重患者的权益。进而引发护患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影响到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医院的管理制度,执行医嘱不够严谨,药品的管理偶尔出现疏漏,甚至发生违反护理操作常规的事情,没有认真的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甚至延误了抢救时机,这些都是引发护患矛盾的主要因素,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
3增强妇产科安全护理的体会
3.1强化安全与法律意识
护理实践需要具有安全与法律意识,法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坚持的准绳,对于医院的护理人员和患者来讲,都应该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医院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则应该组织全院的医护人员学习法律制度,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使所有医护人员都可以自觉的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提升自身的法律观念。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检验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的效果,医院每个月还应该组织安全检查,针对不安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提升医院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
3.2增强护理服务意识
根据妇产科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了更好的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更新自身的观念,转变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主动超前,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比如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是住院的费用问题。因此医院的主管护士在对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和入院须知的时候,应该互动的实施介绍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可能发生的误解,为防范护患纠纷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妇产科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表明责任心是良好素质的根本,增强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心是预防工作中事故的发生和进行安全护理的有效方法。医院应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教育,让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增强医护人员的服务和责任意识,让护理人员发现和总结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好优质护理,整体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通过关于妇产科护理知识的专业性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妇科所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掌握药物的特性和禁忌,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另外医院可以通过开展专业护理竞赛,来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定期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医院更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实践操作指导,与有经验的的妇产科护理人员结成帮扶对象,让其能够熟练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实践技能。
4强化妇产科安全护理的方法对策
4.1建立建全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
妇产科的护理实践需要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使之能够适应妇产科护理要求,让妇产科护理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与此同时,在制定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时,医院应该结合妇产科的特点。护理管理制度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惩罚政策,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意识。
4.2严格执行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所需要做的工作,增强自身的执行力。同时管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医院应该对产房药品、用品和医疗设备做好补充管理工作。
4.3梳理护患沟通体制
护理理论研究表明,行之有效的沟通工作,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责任感,让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首先,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采用合理的说话方式和和蔼的态度。其次,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避免出现专业术语。而且要注重反向思维的方式回答患者问题,适当给以鼓励,让患者采用积极态度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妇产科护理风险及管理措施探讨[J].柏章艳.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4)
[2]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措施探讨[J].王金红. 中国医药科学.2013(05)
[3]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J].黄玲炜,周红英,王亚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
论文作者:刘婷,黄婵娟,李福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妇产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