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程丽

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程丽

(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肛肠科;江苏徐州221011)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患有妇科疾病患者80例,将80例妇科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恢复满意程度。结果:常规组与观察组在围手术期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进行满意度比较,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89.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1%。结论:在妇科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可以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病痛时间,加快了患者恢复的速度。

【关键词】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感染;预防及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190-01

妇产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外阴疾病等,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疾病。妇科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治疗妇科疾病手术全过程,从手术前期开始,直至手术结束到康复给予专业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围手术期进行专业的预防及护理,对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本文针对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的影响,做出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我院80例患有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经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24~59岁,平均(41.35±5.36)岁,患病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31±2.68)年。所有患者经统计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同时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及其他异常情况,两组患者术前检查、姓名及年龄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常规的预防及护理,主要通过术前术后的常规检查、治疗、饮食等,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再予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的预防及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术前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前,所有参加研究的医护人员要与所有参加研究的患者讲明清楚病情,并且告诉患者进行手术时所要注意的情况以及它的重要性。患者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并且告诉患者家属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请家属做好突发情况的心理准备。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的时候,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态度要良好、诚恳,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信任医护人员,双方要建立起信任关系,这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治疗的进行。其次在进行手术的前两天要对患者进行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手术后的感染,在进行抗生素治疗之前要对患者要做皮试,避免过敏等问题,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医护人员还要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避免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的情况。

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手术的操作过程标准来进行,在进入手术室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按照无菌操作来进行,对于手术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也要进行消毒,保证无菌操作。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得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手术过程中要保证快速操作,这样能够避免患者的切口较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有效的减少了感染细菌的概率。在手术进行的实际过程中,各个岗位上的医护人员需要安排好岗位内的实际工作,进行较好的配合。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吸收的线,这样能够使得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降低。

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心理护理。通常患者在住院时会感到陌生,有些患者对治疗效果存在疑问,出现焦虑的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医护人员应经常跟患者交谈,为患者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手术相关知识,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和运动护理。将饮食方面的禁忌告知患者,并对患者营养搭配进行指导,使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当手术结束后,应关心患者,并指导患者下床走动。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患者在围手术期前后应据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等问题,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在应用抗生素前常规做皮试,适时适量正确应用抗生素。

预防并发症护理。由于术后咳嗽、尿潴留、腹胀等一系列因素,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所以之后的护理应该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预防感染。术前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患者非紧急患者,应改善手术后的营养状况和蛋白质,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无菌手术意识,降低患者感染的可能性。对于术后患者的高温,要明确患者高温的原因,分析感染源,物理降温是首选方法,如果物理降温无效,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的结果的选择药物降温。引流管和导管的患者可以进行相应的常规护理,以避免感染。

1.3 观察指标

通过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感染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及询问,将患者术后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后总满意度为,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进行满意度比较,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89.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情况,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导致妇产科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无菌操作不规范,手术时间过长、切口过大等;部分患者的体质较弱,心理负担较重,免疫力较差,此时如空气中含菌量较高,就容易引起感染;妇科患者在手术前后多需要留置导尿管进行导尿,导致病原菌容易逆行发生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有些患者切口位于会阴部,病原菌感染率较高。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医源性感染、条件性病菌上行感染、阴道菌谱。为减少患者术后的身心负担,预防患者术后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予以专业的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缓解压力,降低痛苦,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本文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围手术期感染的各个途径加强感染的预防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芳.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316-317.

[2]刘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4833+4836.

[3]王新芝.8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5):241-242.

论文作者:程丽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