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桑杷止咳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50例(2015年2月—2016年6月)进行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桑杷止咳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RP、症状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咳嗽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桑杷止咳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关键词】桑杷止咳汤;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白细胞计数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106-02
慢性支气管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诱发的一种支气管或气管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疾病处于早期无明显症状存在,疾病症状可伴随着炎症的加重逐渐明显,且病情有进行性发展特征存在,疾病晚期具有较严重的症状表现,且患者常存在较多的并发症[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常表现为喘息及咳嗽症状突然加重,通常有呼吸困难及哮喘症状合并存在,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存在。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均为目前临床中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进行治疗较为主要的措施[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桑杷止咳汤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其具体内容见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50例选入至本次研究中,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25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与9例;平均年龄为(52.29±4.16)岁;平均患病时间为(4.49±1.52)年。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各占13、12例;平均年龄为(52.41±4.20)岁;平均患病时间为(4.53±1.49)年。
纳入标准: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有咳痰、咳嗽或者喘息症状存在的患者;每年发病时间维持3个月以上的患者;经血常规检查,其白细胞总数明显提升,且中性粒细胞数亦明显提升的患者;胸片检查发现未有异常情况,或者患者的肺纹理有增粗状况存在;具有较好依从性的患者。
剔除标准:有结核及咳喘症状存在的患者;有严重的系统器官疾病存在的患者;近期内接受手术治疗或者机体有出血倾向存在的患者;高敏体制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以上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性别对比、年龄对比以及患病时间对比差异均不明显,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为患者开展常规的抗感染治疗,选用喹诺酮类药物或大环类脂类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取500毫克羟甲司坦或30毫克盐酸氨溴索为患者进行止咳化痰治疗,一天三次,给予为期一周的治疗。
观察组:接受上述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开展桑杷止咳汤治疗,取10克枇杷叶、桑白皮、苏子、鱼腥草以及桔梗,12克白前与浙贝母,15克蜜紫菀以及6克蜜款冬花、陈皮与白芥子组成基础方。根据患者的疾病症状开展加减治疗,若患者的痰液量增加,可增加杏仁与半夏进行治疗;针对痰液中有泡沫存在且量较多的患者,应当增加葶苈子进行治疗;若患者的痰液为黄色,应当增加黄芩与败酱草进行治疗;若咳嗽不止的患者,应当增加五味子进行治疗;针对气虚患者增加党参与黄芪进行治疗,阴虚的患者则增加麦冬与沙参进行治疗。将上述药材取温水煎煮,患者取药汁服用,一天两次,患者接受为期一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RP进行观察与统计,分析其症状评分。
采用症状量化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症状情况,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疾病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 20.0版进行处理,对上述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若差异明显,则用P小于0.05表示组间有统计学意存在。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CRP以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计量指标情况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本质在于气管黏膜及周边组织有炎症存在,属于临床中发生概率极高的一种慢性疾病。若疾病未获得有效的治疗使得病情出现变化,极易诱发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存在,且疾病预后极差[3]。因此为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疾病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存在。
由于患者的年龄、免疫能力等同感染存在密切关联,因此临床中常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该治疗方案所获得的效果欠佳,且患者长时间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极易存在抵触心理,不利于将其依从性提升[4]。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的范畴当中,认为肺部是咳嗽最为主要的部位,肺虚为出现咳嗽症状最为主要的原因。桑杷止咳汤当中的枇杷叶具有止咳清肺的作用,苏子与白芥子具有祛痰及下气的作用,桑白皮可利水消肿,白前可降气祛痰,桔梗则具有祛痰宣肺的作用,陈皮可消涨化痰,蜜紫菀可以下气润肺[5]。将上述药材联合使用并结合患者的症状适量增减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将药效充分的发挥,提升其治疗效果。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CRP均低于对照组,其症状评分同对照组比较,亦明显较高,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患者开展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桑杷止咳汤进行治疗,可以将其疾病预后改善,提升疾病治疗的效果,缓解疾病的症状,具有较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胡义凯.桑杷止咳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探讨[J].陕西中医,2017,38(3):297-298.
[2]胡晓宇,朱立峰,沈威敏,等.吴银根化痰止咳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v.25(5):473-475.
[3]董文杰,轩辕欢,李伟,等.桑杏止咳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陕西中医,2016,37(12):1594-1595.
[4]李艳平.补肺中药汤佐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81-83.
[5]王明明,兰昌梅.清热化痰运脾消积法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夹滞证30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5):36-39.
论文作者:陈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症状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白细胞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