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却中的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地缘政治后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缘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后果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经济模式的声望正在衰落。为了让全球化重上轨道,奥巴马总统必须清楚地阐明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各种好处。
现在很清楚的是,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将是严重的和长期的,而且将会具有意义深远的地缘政治后果。转向市场自由化的这场长期运动已经停止了,一个国家干预、重新监管和保护主义蔓延的新时期已经开始了。
事实上,全球化本身正在逆转。人人在一个单一世界市场中都是赢家这种由来已久的看法已遭破坏。全球贸易、资本流动和移民正在减少。人们也不是未曾注意到,有着封闭金融制度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它们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最少。
此外,全球领导力和国家之间的协调将会减少。7国集团(由高度工业化国家组成的一个集团)和20国集团(由来自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经济体的财长和央行行长组成的一个集团),除了通过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外,一直无法有效地应对这场危机。美国也缺乏使这些机构发挥作用的能力,而且在近期内,美国的主导性地位将会下降。
这种情况跟偏离单极世界的趋势同时发生,而经济衰退已经加速了。美国如今会将精力集中向内,并受到失业和财政压力的束缚。世界许多地方也因为全球性经济衰退而指责美国在金融上的无节制行为。这已经使得美国模式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不再受欢迎。虽然奥巴马总统的善意缓和了某些方面,但并非缓和了所有方面。
此外,这场危机已暴露了欧盟内部的各种弱点。经济上的分歧正在不断加剧,法国、德国和英国这三个欧盟最强大的国家在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上存在分歧,并拒绝了东欧提出的紧急援助请求。缺少一种真正单一性货币,已证明具有抑制作用。而跟许多人所预期的相比,欧洲中央银行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而影响力则在下降。
西方如此缺乏实力和团结很不合时宜,因为这场碰撞将会增加地缘政治的不稳定。随着石油和商品市场的繁荣而地位上升的某些国家如伊朗和俄罗斯,如今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其他已经不稳定的国家,如巴基斯坦,可能会解体。而在一些非洲国家,贫困将会急剧增加,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一个缺乏一致性的世界。
一个明显的赢家便是中国,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模式已经脱险,未受损伤,这将会自动地提升其全球地位。没错,其经济增长已放缓了,但仍然有着令人羡慕的增长率。而且按照财政储备来估算的话,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精明的领导层已经在做出其他人无法做出的各种战略性投资。
预期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长期性和严重程度,对理解这些可能的地缘政治影响极为重要。当今世界三个最大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将无法产生一个正常的周期性复苏。普遍性的经济损失将会阻止复苏。因此,依赖这些市场来获得增长的国家,如东欧的那些国家,也将面临一个漫长的复苏期。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依赖于外国资本,遭受到的打击最大。
对危机的剖析
危机始于美国,但其GDP依然是任何其他国家的近两倍。鉴于大多数经济衰退之后会有如下连锁反应:先是通胀压力上升,随后是为了抗衡它们而实施货币紧缩政策,接着是应对高利率而出现经济放慢。这场衰退是一场由资产负债表驱动的衰退,它扎根于因房产市场和信贷市场崩溃而给各个家庭和银行所造成的财务损失中。
仅仅18个月内,美国普通家庭就损失了其净资产的20%,从2007年年中最高时的64.4万亿美元缩水至2008年年底的51.5万亿美元。这一减少数字中约有2/3涉及那些较低的金融资产价值,而1/3则是与房产价值有联系。当把一个中等家庭5万美元的收入(按照实际价值来算,自2000年以来它一直在减少)以及前所未有的家庭债务(2008年已达到收入的130%)并列之时,这是一个很大的下降数字。
这种债务激增,是因为美国人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这反映了财富效应——各个家庭由于上升的资产价值而觉得更加富裕了,从而花费更多,但消费者现在大为震惊,因此那种效应已被扭转了。家庭外流的资金减少了,生产了个人储蓄率不寻常激增的现象,这一点现在很明显。
这就是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以创纪录速度下降的原因。但消费者的支出主宰着美国经济(占GDP的70%)。核心问题是,什么时候支出能够恢复到周期性的正常水平?由于房产价值依旧在下跌,而股票价格要比2007年最高时依旧低45%,因此答案不会很快就出来。
另一个核心制约因素是金融行业。自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金融机构(主要是西方的金融机构)报告说,投资美国的各项资产蒙受了1万亿美元的损失。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则估计,最终的损失将会达到惊人的2.7万亿美元。这些损失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基础资产并因此降低了它们的贷款能力。这解释了美国贷款数量持续减少以及为支持正常周期性复苏所需要的贷款水平不可能达到的原因。
痛苦的复苏
欧洲的复苏甚至将更加疲弱。虽然预计美国在2010年会有最低限度的增长,高盛公司预测增长将会降至1.2%,但欧元区也许会再次收缩,估计将会收缩0.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欧洲缺陷暴露无遗的银行体系、历史因素以及该地区较疲软的政策。
欧洲要比美国晚一点进入经济衰退,因此从逻辑上说,它将会晚一点摆脱衰退。房市和信贷市场首先在美国崩溃,随后这种崩溃东移。例如,2008年初,欧洲依旧在增长,而美国则没有增长。按比例来说,欧洲的银行体系大于美国的银行体系,而且后者的银行更多地暴露于正在削弱的东欧和拉美新兴市场的面前。而且时至今日,欧洲的银行已经认识到,跟美国的银行相比,它们减低账面价值总额的份额可能较小。
此外,欧洲的政策反应更为脆弱。华盛顿采纳了一项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涉及减税和增加开支),相当于其GDP的5%。预计该计划将使2009年的GDP提高两个百分点,高于别的办法所能达到的那种水平。相比之下,欧洲经济复苏计划的目标则是提供一个规模相当于占欧盟GDP1.5%的刺激计划,由此产生的增幅将是较小的。
在货币政策上,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的差别。美联储在6个月之前就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即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调低至零。跟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一道,美联储向金融系统提供了令人惊讶的高达13万亿美元的援助资金。这包括了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以及特定银行集团资产等等的担保金。可相比之下,欧洲央行降低利率的动作则更为迟缓,利率在2009年4月还高达1.25%。可相应的总体信贷支持数字则是,欧洲央行向银行体系注资1150亿欧元并提供了2170亿欧元的担保金——这是华盛顿已花掉资金的一小部分。
欧洲这种较脆弱的反应有着许多原因。有些与欧洲许多地方较为稳固的社会安全网以及对特殊保护的需要较少有关,其他则涉及对具有潜在通胀后果的各项措施的一种历史性的反感。而且在多样的国家之间达成一致也存在着固有的困难。总的结论是,欧洲的复苏步伐甚至会比美国还要缓慢。
日本的反应甚至更加脆弱。虽然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预计2009年其GDP将会下降6.6%,而2010年将会再次下降。这直接跟日本正在减少的出口业有关。日本财政或货币刺激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为它的国家债务甚高,而且其货币政策多年来一直就很宽松——获得贷款毫不费力。
发展中世界所遭受的打击最大。流入的投资和融资数量暴跌,出口非常疲弱,商品价格则是一路下跌。因为中东欧国家陷入庞大的国际收支赤字并依赖外债来为它们提供融资,它们尤其成了受害者。它们当中的一些国家,包括匈牙利和波兰,已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紧急贷款。与此同时,非洲的资本流入也几乎陷于停顿。
总体状况是严峻的:这是一场程度严重、真正全球性的,并造成不稳定的经济衰退,世界GDP在战后首次出现了下降。鉴于不断增加的人口,这样一种彻底的收缩是惊人的。虽然在撰写本文之时,它可能已跌到了谷底,但未来三年的经济增长将会变得令人极其痛苦地缓慢。各种地缘政治后果正在不断映入眼帘,而且它们将是意义深远的。
全球化之后
首先,自由放任经济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30年来,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各地扩展。政府的作用日趋减弱,而放松管制、私有化和向资本和贸易开放边界则正在增加。如同东亚不少地区以及从爱尔兰到墨西哥这样不同国家所做的一样,中东欧的好多地方都采纳了这种模式。
这种动向反映了美国经济至高无上的地位。美国的经济增长、飞速提升的生活水准和保守的经济政策受到广泛的推崇。无数的社会喜欢这种模式,并支持采纳这种模式的政府。而以国家为中心的模式,诸如法国和德国的模式则处于节节退却之中。
现在,已翻过了另外一页。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金融体制被视为已失败了。全球性经济下滑及其给人类所带来的所有破坏,都被归咎于这种失败。在世界各地包括在美国,这种情况已将政治潮流转向了一个新方向。政府的作用再一次扩大,并对市场进行重新监管。这一点在美国很明显,奥巴马总统已朝着一个更加积极和更大规模的政府方向转变。银行业和汽车业的准国有化,以及即将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得这一点变得十分清楚。同样清楚的是,在爱尔兰、英国和其他地方,那里的国有化程度甚至走得更远。而且,这在诸如法国总统萨科齐这样领导人发表的各种声明中十分清楚。萨科齐最近盛赞“政府的回归”和“公共无权力意识形态的终结”。
其次,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全球化处于退却之中。世界许多地方如今都将它视为是有害的。那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欣然接纳资本流入和开放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受到的伤害更大。而那些将自身孤立起来的国家如印度,在它们身上所留下的伤痕则较少。商品、资金和就业机会的全球性扩散正在发生逆转。全球出口正在急剧下降。世界银行的报告说,截至2009年2月这一年里,来自于中国、日本、墨西哥、俄罗斯和美国的出口下降了25个百分点或者更多。资本流入数量也在急剧减少。
据预测,新兴市场2009年获得的净资本流入数量将从2008年的4610亿美元降至1650亿美元。此外,金融和贸易保护主义正在蔓延。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最近的报告都指出,为了保护国内的就业机会,出现了一种转向更高关税、更高非关税壁垒以及反倾销行动增加的趋势,报告提到了巴西、印度、俄罗斯和许多其他国家。此外,各国的财政刺激计划包括了对出口商的补贴和“购买国货”的条款。而针对外国工人的歧视性行动正在蔓延。移民劳工尤其成为这场危机的受害者,正在一波接一波地返回各自的家园。日本和西班牙出资让他们离开,而马来西亚则是强迫他们离开。
再者,当今世界可能将会进入一个以领导不足、协调不足和连贯性不足为标志的新阶段。世界已与单极这种状况渐行渐远,不过这场危机已加速了这一进程。美国已转向国内,专注于严重的失业和财政压力。其经济模式现在也不受欢迎。奥巴马总统已展开了一次胜利的海外之旅,在各地极受欢迎。但他肯定将注意力和政治资本留给了诸如稳定金融业、处理预算和改革健保等国内问题。
其他国家尤其中国一直在不断崛起中。虽然美国的领导力现在已经降低了,而且在近期将会继续如此,但在所有这些正在崛起的大国当中,没有一个具有全面领导力。正如最近举行的伦敦峰会所证明的,7国集团和20国集团相当无效。
是的,峰会扩大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限,而且这一点很重要,但在那些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上——一项协调性质的全球性刺激计划、全球性金融监督以及阿富汗,这场峰会却失败了。从根本上说,7国集团是不合潮流之物—中国不是其中的一员——而20国集团的规模却太大了。在紧迫的政治问题如伊朗和阿以冲突上,多边主义正在节节败退。这场经济危机将要求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把精力集中向内。此外,其他国家响应美国各项倡议的声音也已减弱。巴基斯坦这一例子使得如下这一点很是清楚:即一个拥有核武器的缺陷国家将威胁到许多国家,然而在那里,只有美国的外交是完全积极主动的。
最后,这场危机可能会增强地缘政治的不稳定。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斯·布莱尔(Dennis Blair)断言,经济衰退已在世界1/4的地方引发了低度的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警告说,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将被推入失业、贫困之中,加剧了社会动荡或者甚至会引爆战争。
以关键商品为中心的国家,如伊朗和俄罗斯,它们的地位随着石油和资源繁荣上升,并相应的显示了它们的地缘政治实力。但如今,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2009年,俄罗斯的失业率预计将达到12%,该国有500万人可能会陷入贫困。虽然货币储备仍然充足,但其货币储备的近一半已被用于稳定卢布和扶植国有企业了,伊朗石油和天然气的收入将从2007年的820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330亿美元。按照目前世界的油价,伊朗实际上陷入了经常项目赤字。该国的通胀率是20%,而且伊朗在2009—2010年不可能获得增长。这些经济压力将会如何影响到其即将进行的选举和核问题尚不清楚。
非洲国家所遭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那里的不稳定可能会上升。脆弱的国家,如民主刚果和中非共和国,已看到各自的社会问题因这场危机而加剧了。该地区的外汇储备已经减少。刚果政府很快就会无力进口诸如食品和燃料这类必需品,而中非共和国则已无力支付其公务员的薪水。2007年,非洲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出售债券筹集到65亿美元资金,而2009年的这一数字将是零。私人资本流入的数量可能下降近九成,而英国智库海外发展研究所则预测,因为捐助国紧缩,官方援助数量将减少200亿美元。商品价格的崩溃,加之增长的放慢、私人资本流入的中断以及官方援助的减少,已迫使非洲大陆的经常项目总数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从4%的盈余变成为6%的赤字。世界银行一项研究报告估计,2009年生活在新兴市场的5300万人口将会重新陷入绝对贫困。更为可怕的是,据同一项研究报告,由于这场经济危机,直至2015年,每年将会有多达40万名儿童死亡。
中国模式
只有中国占了上风。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降低了,但现在它也许恢复了元气。最近在中国,电器消费、货物运输和汽车销量全都增加了。其金融体系封闭,而且相对无杠杆化——从而大体上安然无恙。这已让中国出于刺激目的导演了新一波的贷款激增。看来,北京独特的经济模式将会帮助中国有效地度过这场危机,而且按其估计的2.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来衡量的话,没有一个国家比它更加富裕。
所有这一切正在提升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西方正在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被看作是由其自身造成的,而中国则未有这种经历。即使其优先议题总是国内议题,但中国领导层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相对优势。除了煤炭供应之外,中国是个资源匮乏国。但它最近一直在海外投资于其他国家不再能够生产的同一类自然资源——诸如确保未来从俄罗斯和委内瑞拉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
美中关系将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清楚。这两个国家也有着类似的地缘政治利益。它们都不想让伊朗获得核武器,也不想让朝鲜变得动荡不定。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不是一种合作的和起全球稳定作用的关系。
这场经济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灾难事件。过去30年,在全球各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全球化和放松监管一直在不断增强;那个时代如今已经宣告结束了,而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全球经济和金融的一体化正在逆转,政府的作用和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寻求限制这个阶段、赞成经济增长的领导人,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一个关键是推动咄咄逼人的刺激措施,以减缓各国的经济衰退,并重新启动世界经济增长。北京、伦敦和华盛顿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令人印象深刻。其次,放松金融监管走得太远了,因此现在需要适度的改革以防止滥用权力以及由此导致的监管失败重现。华盛顿将在不久发起这样一项立法努力,而欧洲的动作甚至更快。第三个关键是奥巴马总统和他所享有的全球影响力。他拥有一个独特的具有影响力的讲台,他可以此来鼓吹拥护全球化和市场自由化的各种好处。他是否会以那种方式利用这个讲台,现在还为时过早,人们无从知晓。但我们希望他会这样做。
选自美国《外交》杂志2009年7/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