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在封建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个朝代,很多个皇帝,但是能被人们记住的朝代和皇帝并不多。能被人们提到的朝代中唐朝是第一位的,唐朝的皇帝能被人们记住的首当其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盛世被我们所怀念,那么贞观之治中唐太宗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来将他统治的国家治理的那么好,其中最重要的是统治集团运用了以德治国的方略,用孟子所说的“仁政”来去治理国家。唐朝的各级官员依据以德治国的纲领治理国家和地方,最终成就了贞观盛世。
【关键词】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唐太宗、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所提到的时代是距今一千多年的唐朝初年,当时的皇帝是非常著名的李世民,他堪称整个封建国家皇帝中的楷模式人物。他在位时期开创了开明的政治风气,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臣,最有名的就属言官、谏臣魏征了,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故事都是能体现出皇帝的胸襟是多么的宽大。在这种开明的政治风气下,唐朝这个朝代能延续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李世民是功不可没的。那么李世民在位这段时间中对社会、政治的统治动用了很多方法和手段,其中最有王道之风的就算他的“以德治国”方针的制订和实施了。李世民是如何“以德治国”的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李世民的这个方针政策。
一、从局部来看,以李世民为首的统治集团是“以德治国”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自己提倡的方针自己是不能违背的。作为统治者的首席领导者,对自己打下的江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的,他深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因此在守江山上做出了很多大的动作,自己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统治者深知他要做正确的事情,他自己做的对了,老百姓不用招呼都会主动地跟着前往的;如果他自己做错了,虽然下命令,老百姓也未见的执行的。这个方针政策的执行是对执行者有严格的要求的,执行者必须将诚信、必须说话算数、必须做正确的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唐太宗明白这个道理,他的大臣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大臣们就努力地监督皇帝,让皇帝代表的国家不要出问题。皇帝个人的行为,也是要有严格的被他的大臣们监督的,甚至是在皇帝自己的私生活问题上,都要认真地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原因很简单,因为皇帝个人的行为如果触犯了社会的道德底线的话,大臣们也会跟着学,统治集团的道德底线没有守护好的话,那么天下大乱是迟早的事情了。所以,在“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君臣之间要有高度的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关于国家的责任,关于政府的道德,关于政府的形象,必须由所有的人,特别是代表者来认真维护。所以大臣才会无所不言,皇帝才会心甘情愿去采纳大臣们正确的谏言。这样的话,统治集团中的共识给老百姓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老百姓真的能够在“以德治国”的政策下得到安定和自由。
二、从整体来看,社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其次是教育。教育是用理论、用教育的办法,用课堂教育的方法,书本的办法告诉大家遵守道德的重要性。政府在社会道德诚信的建设上是身教重于言教,它的言行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道德楷模的作用会成为国民的表率的。老百姓为什么要支持政府?那就是一定要是在道德上信任政府,政府的这种微信才会建立起来。反反复复强调一点就是政府的到的威信很重要,政府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了权力,更重要的是它有了威信,这种威信一个重要方面是什么呢?就是在道德上正确。所谓政者,正也,就是这个意思。
三、以德治国要和以法治国相结合,在以法治国的基础下、背景下进行以德治国。唐朝的贞观年间皇帝进行以德治国就是将以法治国作为基础的。法律的遵守跟道德的遵守一样,是这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保障,法律在硬性的规定方面它的作用其实超越了道德。当这个社会法律彻底败坏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不能存在了。所谓维护法律的尊严是历朝历代,古今中外都很重视的事情,因为有了法律才有了社会秩序,所以守法不守法就变得很重要,老百姓不守法可以受到镇压,统治者不守法国家的纲纪就会废弛,进而国将不国。
守法问题在贞观的时候是统治者非常重视的,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正视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认为法律的实施必须公平,如果不能以法治国那么就会给王朝的统治带来隐患,就会把老百姓推向反对政府的一边去,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就是水,如果法令、政令公平,符合老百姓的利益,那么这个王朝就可以平稳的当政;如果法令、政令不公平,是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那么老百姓就会在一定的时候反对这个王朝的统治。
综上所述,唐朝初期在唐太宗和他的一班大臣们的励精图治下,在他们以身作则的践行下,唐朝在贞观年间的统治真正成为了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的超级大国。
论文作者:裘敬忠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2
标签:以德论文; 皇帝论文; 贞观论文; 老百姓论文; 大臣论文; 唐朝论文; 政府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