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在基层群众中的文化自信
洪 涛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乌兰牧骑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60多年来,活跃在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坚持深入农村牧区最基层,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为促进农牧区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乌兰牧骑在弘扬草原文化、增强我区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乌兰牧骑与文化自信
乌兰牧骑的创立和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同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典范,是自治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大创举。乌兰牧骑植根基层、情系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独特之处;以演出为主,兼做宣传、辅导、服务工作,不断满足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综合功能;农牧区原生态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文化品格;紧随时代前进、继承改革创新、全心全意服务农牧民、永葆德艺双馨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民族地区文艺队伍中的生动体现。
60多年来,乌兰牧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传承创新,以独特的艺术品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挖掘我区无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宝库,同农牧区现实生活相结合,创作、演出了一批反映新时代现实、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文艺精品。
在D城,麦小秋已经和一个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个人她叫饶哥。她不知道该怎样丈量她在D城的时间,从来到D城离开D城又回到D城,零零乱乱的日子大约已经有五、六年了。在她25岁的时光里,D城的生活占了她五分之一的光阴,而这五分之一几乎是她步入社会的全部。
60多年来,乌兰牧骑不断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及时向群众宣传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生产积极性;通过组织辅导群众业余文艺骨干,发挥导向作用,使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文化深深扎根于基层群众之中。
神经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发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且疾病治疗时间较长,病情较复杂,再加上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康复训练与饮食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知识欠缺,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导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配合的行为,从而大大影响护理效果[4] 。所以,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乌兰牧骑是以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为主要任务,以向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多种文化服务为主要职责的民族艺术专业团队。乌兰牧骑响亮地提出了“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先到哪里为群众送歌献舞”的行动口号,在艰苦的条件下,经常跋山涉水,越沙漠、跨草地,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同各族人民群众建立起了鱼水之情。乌兰牧骑队员深入基层演出时,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边积累创作素材,一边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活动,为牧民代购图书、修理半导体收音机和小型农机具等。他们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二、乌兰牧骑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其增强基层群众文化自信的担当
由此可见,乌兰牧骑特别是新时期的乌兰牧骑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民族文化建设方面,既是文艺尖兵更是先锋楷模。乌兰牧骑不仅担负着推进文化惠民的时代责任,还要自觉肩负起传承、保护、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做优秀民族文化的忠实继承者、保护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乌兰牧骑立足于文化自信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文化使命,既是继承传统、做好当下、着眼未来的必然要求,更是增强文化自信、使文化自信长久保持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必然选择。
用歌曲做宣传,用乌力格尔(说唱)讲政策,乌兰牧骑创作的艺术作品既好听好看又寓教于乐,让农牧民愉悦身心、丰富思想。乌兰牧骑一直扎根在基层,在经年累月、因地制宜的艺术实践中,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服务人民,积极歌颂人民。坚持继承创新,推动艺术发展。以题材内容的现实性、体裁形式的民族性、审美品味的群众性、艺术风格的鲜明性,渐趋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团体的独具民族风格、现实特点和地域特色的美学风范。乌兰牧骑的文艺创作是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原生态民间艺术的传承借鉴。60多年来,内蒙古各地乌兰牧骑累计创作演出13000多个节目,有2000多个节目在盟市及自治区获奖,有130多个节目在全国获奖,其中《草原儿女爱延安》《奶酒献给毛主席》《牧人浪漫曲》《腾飞的骏马》等一批乌兰牧骑特色精品节目,数十年久演不衰,深受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欢迎,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以文艺轻骑、一专多能突出乌兰牧骑的独创特点,讲述乌兰牧骑故事,深刻展示乌兰牧骑事业的人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完美呈现乌兰牧骑艺术的民族美、淳朴美和简约美。2016年9月,该剧获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乌兰夫基金会优秀剧目奖等奖项。锡林郭勒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展示了一代乌兰牧骑人的成长经历。通过歌舞、对白、场景、故事等多种表现形式,深情讲述了一支乌兰牧骑的成长故事,刻画了乌兰牧骑人的群体形象,展现了乌兰牧骑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艺为人民群众的初心和使命。该剧荣获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部重点扶持剧目之一,实现了内蒙古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
庄翻译愣了一下。正要开口,刁德恒一步蹿了过来,撩开白绸子大褂,露出腰间的两把短枪,甩着指头说:“百里香,你他妈的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太君拜您为师学习厨艺,那是你祖坟发裂撞上好运!还不快给太君做香肠!”
三、乌兰牧骑的创作演出是内蒙古基层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乌兰牧骑以农牧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聚焦“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演出传播党的理论、反映内蒙古民族地区特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创作生动展现自治区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和先进典型。
多年来,乌兰牧骑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未改变,始终保持着与农牧民的血肉关系、鱼水深情。2017年,赛汉乌力吉苏木额很乌苏嘎查被确定为乌兰牧骑的精准帮扶嘎查,接到任务后,乌兰牧骑对全嘎查144户牧民挨家挨户进门调查。当得知嘎查6000多亩共同草场因为没有水井而不能有效利用时,乌兰牧骑从自己极为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3万元,为嘎查打出一眼120米的深水井,并安装了全套配套设施。当清澈的井水汩汩而出时,牧民们从心窝里掏出的还是那句老话:“玛奈乌兰牧骑!玛奈呼和德!”
近年来,内蒙古文艺创作在“乌兰牧骑”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把握内蒙古区情特点,依托我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色,特别是地域文化特色,高起点、高水准地创作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艺术震撼力强、体现时代特征、彰显草原特色的现实题材艺术作品。
3.提高了民主管理程度,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厂务公开的推行,使一号煤矿的党建工作、企业文化、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得到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所提升,多种形式加强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工作,干部作风得到改进;加大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增强了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促进了企业内部和谐氛围的营造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民主管理的有效推行使得一号煤矿的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干部职工上下齐心,干群关系融洽,以优良的品质、过硬的作风为一号煤矿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乌兰牧骑的职能是引领内蒙古基层群众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
乌兰牧骑自建队之日起,就同农牧民群众心连心,对农牧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从对农牧民群众的真挚情感中,逐步确定了“创作、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传承创新”的职能。60多年来,乌兰牧骑从未离开过草原田野,从未脱离过各族群众。他们尊重农牧民群众,贴近农牧民群众,融入农牧民群众,用农牧民群众的语言,带着对农牧民群众的爱,创作演出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实实在在地为农牧民群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
60多年来,乌兰牧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发挥以创作、演出为主,兼做宣传、辅导、服务、传承创新等工作。在宣传方面,运用图片展览、流动书刊、录音录像和互联网等手段,向各族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普及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科学常识和致富信息,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主法治宣传教育、农牧科技普及宣传、生态建设普及宣传等。在辅导方面,乌兰牧骑在深入基层演出时利用农闲牧闲季节,辅导群众文艺演出和创作活动,培养业余文艺骨干,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共创共享精神文化生活的主人翁。在服务方面,乌兰牧骑在深入基层活动中为农牧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生产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同农牧民的密切联系。在传承创新方面,乌兰牧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原生态民间艺术中传承借鉴,并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都是引领内蒙古基层群众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
60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和创作导向,始终落实党的文艺方针和民族政策,扎根草原,情系人民,传承和丰富民族艺术,受到全区广大农牧民和各族群众的热爱支持,成为享誉当代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品牌、内蒙古民族文化代表性符号。乌兰牧骑是我区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文艺先锋,为促进农村牧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 晶
标签:乌兰牧骑论文; 内蒙古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 基层群众论文;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