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教学环境下电视教学片的表现形式与摄制(论文文献综述)
谭晓玲[1](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张阳[2](2016)在《课例教学片中的景别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课例教学片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具备教育传播的功能。近年来,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新型学习方式涌入人们视野,再次带动了课例教学片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制作课例教学片的人员较为复杂、非专业等问题,因此提高课例教学片的质量势在必行。而纵观有关课例教学片方面的研究,景别方面的研究内容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景别为角度,研究景别在课例教学片中的作用与应用,以期为课例教学片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拉片观摩法、创作实践法等方法,在教育学基础理论、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电视艺术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心理认知等原则,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特点,对课例教学片中该怎样科学的应用景别做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了课例教学片中各种景别的作用和应用原则,归纳了各种景别构图原则和通过运动镜头改变景别的方法。最后结合理论指导和实际情况完成课例教学片《识字》的创作。对其前期创作中机位的设置和景别选取的注意事项作了说明,并对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五种景别在课例教学片《识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本研究的结论是:课例教学片中景别的合理应用有助于从注意、感知、思维、记忆等方面提高学习效果。课例教学片中五种景别在应用时注意:全景景别,形成感知、展示全貌;中景景别,调动思维、尽显其形;中近景景别,引起注意、形神兼顾;近景景别,凸显要点、尽显其神;特写景别,强调重点、放大细节。课例教学片中各种景别构图注意事项:全景景别构图注意被摄主体的数量和位置;中景景别构图注意被摄主体的肢体语言;中近景、近景景别构图注意各主体间关系;特写景别构图注意表现细节。
乔金霞[3](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着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孙文文[4](2015)在《课例教学片创作研究 ——以《游戏进课堂》为例》文中提出课例教学片是电视与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产物,一直担负着宣传教育的功能。现下“微课”、“慕课”等一系列网络教学视频火爆线上线下,人们再次将关注的重点投射到教学片的创作上。本论文从系统观出发,试图对课例教学片的创作进行详细阐述,使之达成用理论武装实践、为实践提供指导的效果。实践层面上,通过对《游戏进课堂》课例教学片创作过程的思考以及问题归因,给予教学片创作理论有力地反馈,从而更新电视理论和修正理论中的不足。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调查发现,课例教学片的研究尚不多见。本论文从课例教学片创作所涵盖的理论基础、课例教学片的特征、课例教学片的创作以及效果研究等四个方面对以《游戏进课堂》为例的课例教学片创作进行解析。本论文采用文本分析、案例研究、观摩、创作实践等研究方法,依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央电化教育馆共同发起之项目——《游戏进课堂》,围绕《游戏进课堂》课例教学片的创作方法展开研究。笔者作为课例教学片创作的主要编导全程参与其中,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创作实践,以“游戏进课堂”这一具体项目的创作过程纪实为契机,论述如何展开电视教学片创作,探讨选题及内容、文本创作、拍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后期编辑,并从该课例教学片创作中阐释当代影视艺术的共通点——人文品格之于影片的重要意义。本论文的写作从影响创作的电视理论及教育理论入手,对课例教学片的创作环境、编导素养和演员“表演”进行分析,探讨环境与创作主观因素互动所产生的效用,鲜明地标示出电视理论于教学片创作的重要意义。继而展开对《游戏进课堂》课例教学片创作涉及的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阐述《游戏进课堂》课例教学片的教育学根基,从教育游戏理论、儿童心理学、教学组成等三个方面解构“游戏”、“课堂”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儿童(学生)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写作意在引发人们对教学片创作的思考,突破思维定式,创造出更加富有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的课例教学片。通过预测《游戏进课堂》课例教学片的教学及传播效果,标明受众在教学片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科学的研究形式获取数据,从而构建课例教学片效果评价系统,展现笔者将未来课例教学片创作与互联网等科技新手段结合的探究构想。本论文的结论是:课例教学片的创作在理论层面上应当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相结合,实践层次上借鉴其他类别的影片的创作手法,运用到教学片创作中。对课例教学片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影片创作本身,还应与诸如教育、心理等学科门类相关联。融入不同思想进入课例教学片,方能拓展教学片的发展前景。同时,教学片推广后还应当及时接收受众反馈意见,以利于教学片的修改及相关理论的推进。
李蓉[5](2014)在《金陵大学影音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影视教育改革中的许多理论、制度等都与民国时期的影音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传承、衔接与扬弃关系。金陵大学于二十世纪30、40年代异军突起的影音教育活动无疑是最具典型性的代表,是整体民国教育电影运动的缩影。于是清理和研究金陵大学影音教育,发掘其底蕴,洞见其本源,对当代影视教育具有启发式的思考价值。金陵大学农学院于1922年涉足影音事业,用于扩展农学,理学院于1936年开始影音通才的短期培训,1938年设立影音专修科,开创早期规模化影音专才的培养局面,屡创佳绩。本文通过民国史料的收集、研读,在史料考证、归纳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力图还原金陵大学影音教育发展历程的真实样貌。分析探索历史现象的社会文化语境益于认识这些外力的内在张力与联系。金陵大学富有前瞻性的教学活动是在国际视听教育和国际纪实主义美学的熏陶中,以国内多方合力互动作用为发生态势,在影音教育发展三要素技术、教育、艺术条件成熟的基础土壤上生根发芽,吸取养分,枝繁叶茂。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归结金陵大学影音专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与独创性教学模式,重点论述其办学融合技术、教育、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学经验体系。当前时期视觉主导文化的普及致使影视教育在普通高校遍地开花,除去专业影视院校的突出领导地位,这一办学现象在普通院校存在诸多譬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成果绩效低下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将影响影视教育的良性循环,金陵大学办学的历史智慧能给当代影视教育些许启发。
杜光胜[6](2013)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处于民族危难之际,国家积弱、人民穷困,“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成为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批有志之士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社会改良社会实践运动之中,幻灯、电影、播音等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电化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利器”。对于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近些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开始得到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例如,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朱光岳老师编着的《江苏电化教育史》,从高教电化教育、普教电化教育、社会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学术团体4方面对早期江苏省电化教育进行了论述。2007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4年的研究,在一批热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资料收集和挖掘,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索。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些研究专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台湾教育传播暨科技学会会长张霄亭,中央研究院编着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集刊》中对20年代的电化教育也有简略叙述。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不够:1.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江苏省电化教育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值得对其发展原因和历程进行深入探讨;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与全国各地电化教育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支撑了当时极具影响的民众教育发展,对二者之间关系值得深入探讨;3.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技术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应用观念变化带来了哪些教学观念变革?本文试图以史料为基础,围绕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交流阐述江苏省电化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性江苏省电化教育人物的活动、教育思想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对全国的影响,旨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史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深入研讨,探索近代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电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进行较深层次地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这部分介绍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省电化教育兴起建立的客观条件,说明江苏省既具有特殊的地理和地域特点,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责任,使其教育特别是电化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地推动和发展。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主要从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组织管理、各地在学校和社会开展识字教育、电影教育、播音教育等方面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情况,借助历史文献资料、覆盖人数、经费统计、当时的社会报道,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历程。重点以镇江民众教育馆、南京民众教育馆、徐州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活动,认真梳理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各地电化教育近30年的发展历史。3.电化教育人才培养重点从高校开展电化教育教学、社会电化教育培训活动,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和普及活动,阐述了学校及社会机构开展电化教育的内容、规模、经费使用等,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壮大的根源。4.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根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如《民众教育通讯》、《教育与民众》)、电化教育专着、社团活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及其对电化教育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传播的基本思想方法。5.电化教育交流活动与示范作用重点从省内、省际、国际三方面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情况,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全国电化教育导向和影响,同时通过江苏省电化教育与全国电化教育互动,通过国家倡导电化教育、全国普遍推行电化教育,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早期电化教育交流的意义。6.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本章重点从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两方面阐述了江苏省引进电化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育应用,在开展幻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光源和声音扩音进行了技术改进,创造性地设计了六伏脱两用教学机,解决巡回教学用电问题,着手自行设计了适合交流电、直流电的中华式扩声机,在推广电化教育应用中起到良好功效。7.代表人物及其电化教育思想民国时期,江苏省产生了一系列的电化教育工作者,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陈果夫、刘之常、赵光焘、陈汀声、俞庆棠、赵鸿谦、戴公亮、孙明经等人的电化教育活动,详细阐述了具有江苏省地域特征的电化教育思想形成过程。8.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历史原因的基础上,说明了江苏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特定条件下激发的社会需求催生了江苏省电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引导江苏省电化教育不断发展。同时,文章也以历史条件为背景,根据史料情况说明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中人员、教学理论、电化教育实施方面的不足。
许艳丽[7](2012)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精品课程是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既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它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网站中的视频资源从内容上看通常包括:教学视频、实验视频、讲座视频、专题视频、片段视频以及各种视频锦集等,其功能主要用于课堂内容的系统讲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展示实验过程以及辅助教学或扩大学生的视野等。各高校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将这些优质的教学视频资源上网并共享,目的是使全国各类高校在实施同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鉴赏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03-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调研发现,目前精品课程中教学视频多为形式视频、视频资源不尽完备、资源共享有瓶颈、画面质量参差不齐,不符合国家精品课程中教学视频的标准要求。文章首先提出转变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加强资源共享建设,保证资源的可获取性;进而从教学视频的表达形式设计、知识内容设计和拍摄过程中教学视频的界面视觉设计,包括光线、构图、色彩、节奏和字幕的设计等;拍摄准备阶段、拍摄过程和后期剪辑阶段的技术要求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策略改善教学视频在精品课程中的应用。论文的创新点是指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面临非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产品并不总是处处精品,本研究从实践层面上聚焦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质量问题,提出了目前精品课程中教学视频多为形式视频,较少内容视频。同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教学视频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条改进的意见和理念来提升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
王二刚,史哲宇[8](2011)在《浅谈电视教学片的制作流程及机位设置》文中研究说明电视教学片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教育教学节目和广播电视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电视教学片的形成步骤为:课程选择、说课内容准备、设计脚本、外拍内容、课堂拍摄、后期制作、播出发行。在拍摄工程中,机位对于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讲授、教师面对学生讲授、室内操作课程的拍摄、室外操作课程的拍摄等几种情况要有所区分,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谢小粮[9](2010)在《课堂教学录像与电视艺术的精美组合──简述精品课程拍摄方案》文中指出一部优秀的精品课程随堂录像,往往涉及到很多摄制环节,它包含着前期选题策划,摄制中技术方案设计与实施,后期艺术加工处理与再创作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摄制过程中教师、创作人
张伟[10](2010)在《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日益深入,我国高校已逐步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以资源建设和应用为主的阶段。在所有的教学资源中,视频资源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教学媒体形式,有着文字、图片、动画等一般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高校网络环境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使得高校教学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字化、网络化、开放化将成为未来高校教学视频资源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研究课题,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尝试设计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教学视频资源的建设和有效利用进行积极探索。论文首先就目前国内外高校网络视频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对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建设中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概念原理进行了概述说明,随后对目前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开发与建设中的三种主要开发模式和相关实践性细节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系统阐述。最后,结合流媒体技术、编程技术以及相关网络技术设计开发了一个可以整合多种形式教学视频资源的低成本网络实时教学平台,作为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探索性应用研究。
二、新教学环境下电视教学片的表现形式与摄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教学环境下电视教学片的表现形式与摄制(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课例教学片中的景别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教育学基础 |
二、认知心理学基础 |
三、电视艺术学中的景别理论基础 |
第三章 课例教学片中的景别应用 |
一、课例教学片中各种景别的作用和应用 |
二、课例教学片中各种景别构图注意事项 |
三、课例教学片中的景别与运动镜头 |
第四章 景别在课例教学片《识字》创作中的应用 |
一、课例教学片《识字》概况 |
二、课例教学片《识字》拍摄注意事项 |
三、课例教学片《识字》景别应用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三、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 |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着:《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着:《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
第二节 论文与专着: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
一、电影教育研究 |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
一、专业学会 |
二、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课例教学片创作研究 ——以《游戏进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创作 |
二、教学片 |
三、课例 |
四、《游戏进课堂》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对本研究的启示 |
三、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四、国外研究现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课例教学片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课例教学片创作的编导理论 |
一、创作环境 |
二、编导地位和素养的养成 |
三、教学片中人物的“表演” |
第二节 课例教学片创作的教育理论 |
一、教育游戏理论 |
二、儿童心理学 |
三、教学的组成 |
第三章 课例教学片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课例教学片的特征 |
一、课例教学片首要特征——教育性 |
二、课例教学片的实质特征——科学性 |
三、课例教学片的更高追求——艺术性 |
四、课例教学片的基础——技术性 |
五、《游戏进课堂》的独有特征——游戏性 |
第二节 实例论证课例教学片特征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游戏进课堂》课例教学片创作分析 |
第一节 《游戏进课堂》课例教学片选题及内容 |
一、从选题走向策划 |
二、《理论篇》选题及内容 |
三、《案例篇》内容及选题 |
第二节 《游戏进课堂》课例教学片的文本创作 |
一、课例教学片教学设计的写作 |
二、文字稿本写作 |
三、分镜头脚本撰写 |
第三节 《游戏进课堂》拍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一、主讲教师的服装和化妆 |
二、拍摄场地选择与讲述内容相关 |
三、场面调度之于摄像的重要性 |
四、“以小见大”——细节的重要性 |
五、摄制中突发状况的应对 |
六、素材拣选的参照——场记 |
第四节 后期编辑 |
一、蒙太奇与后期剪辑 |
二、非线性编辑中操作细节阐明 |
第五节 人文品格的渗透 |
一、切入视角的“平民化” |
二、创作者的“人文关怀” |
三、富有“人文情怀”的传播理念 |
第五章 对系列课例教学片创作的思索 |
第一节 教学评估及效果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受众研究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语 |
二、未来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金陵大学影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1.1 选题缘由 |
1.1.2 学术价值 |
1.1.3 实践价值 |
1.2 选题说明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学术前史与研究动态 |
1.3.1 前言 |
1.3.2 学术前史 |
1.3.3 研究动态 |
1.3.4 总结 |
1.4 研究构思 |
1.4.1 研究设想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4.4 主要创新点、难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影音教育发展概况 |
2.1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概况 |
2.1.1 公立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
2.1.2 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
2.2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摄制概况 |
2.2.1 电影的发明与国际视觉辅助教育 |
2.2.2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 |
2.2.3 商务印书馆的成立与兼营电影事业 |
2.3 民国时期高校影音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 |
2.3.1 江苏省立社会教育学院 |
2.3.2 大夏大学 |
2.4 金陵大学校史 |
2.4.1 西学东渐与教会办学的兴起 |
2.4.2 金陵大学校史概况(1888年——1952年) |
第三章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发生的历史语境 |
3.1 国内政治促生的官营影业与教育立国思想 |
3.1.1 训政政治确立与三民主义教育策略 |
3.1.2 官营电影理念的形成与教育立国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 |
3.2 电影的成熟发展 |
3.2.1 电影表现手段发展逐步成熟 |
3.2.2 中国民族影业初步发展 |
3.2.3 电影审查制度确立 |
3.3 国际视觉教育潮流对华影响 |
3.3.1 国际利用电影辅助教育 |
3.3.2 纪实主义美学电影发展状况 |
3.3.3 力求同步世界发展国内教育电影 |
3.4 金陵大学开创影音教育的独特背景 |
3.4.1 影音化知识分子发挥重要引导作用 |
3.4.2 影音教育构成要素成熟 |
第四章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的基本观念及方法与模式 |
4.1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概况 |
4.1.1 “影音”之正名辩 |
4.1.2 影音教育发展历程 |
4.2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的核心人物 |
4.2.1 金陵之光——陈裕光 |
4.2.2 影音先锋——魏学仁 |
4.2.3 摄影旅人——孙明经 |
4.2.4 胶片之始——吕锦瑗 |
4.3 早期高等影音教育课程研究 |
4.3.1 金陵大学影音专业课程研究 |
4.3.2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系课程研究 |
4.3.3 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
4.4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的基本观念、方法 |
4.4.1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的基本观念 |
4.4.2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基本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方法 |
4.5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开拓的经验模式 |
4.5.1 孙明经培养影音人才的总体思想 |
4.5.2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经验体系 |
第五章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对当代影视教育的积极启示 |
5.1 金陵大学影音教育与当代影视教育的关联 |
5.1.1 影音教育 |
5.1.2 影视教育 |
5.2 历史的遗失与启示 |
5.2.1 当代高校影视教育现状 |
5.2.2 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 选题价值与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学术价值 |
1.1.3 现实意义 |
1.2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
1.2.1 档案资料 |
1.2.2 史料选编及汇编 |
1.2.3 地方史志资料 |
1.2.4 相关论着 |
1.2.5 相关杂志与报纸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3.1 大陆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3.2 台湾地区研究情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2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 |
2.1 近代江苏省地域特点 |
2.1.1 地域范围 |
2.1.2 独特的地域特征 |
2.2 近代江苏省文化与教育 |
2.2.1 文化 |
2.2.2 教育 |
2.3 电化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兴起 |
2.3.1 对国外视听教育新思潮与经验的引介 |
2.3.2 知名人士对电化教育的提倡 |
3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
3.1 十年发展黄金期(1927—1937) |
3.1.1 电影教育 |
3.1.2 播音教育 |
3.1.3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事业 |
3.2 战争环境下的艰难发展(1937—1949) |
3.2.1 抗战时的艰难维持 |
3.2.2 抗战后的缓慢重建 |
3.3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
4 江苏电化教育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 |
4.1 高校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与专门人才的培养 |
4.1.1 金陵大学 |
4.1.2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
4.1.3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4.2 教育部开展的全国电化教育培训及江苏扮演的角色 |
4.3 江苏省电化教育组织管理 |
4.3.1 推行的机关 |
4.3.2 计划、措施、法令的制定与实施 |
5 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探讨研究 |
5.1 相关期刊与研究论文 |
5.1.1 《民众教育通讯》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
5.1.2 《教育与民众》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
5.2 重要电化教育专着 |
5.2.1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 |
5.2.2 《电化教育概论》 |
5.3 其他期刊与着述 |
5.3.1 《教育电影半月刊》 |
5.3.2 电影教育实施法 |
6 江苏省电化教育推广与交流活动研究 |
6.1 国内开展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
6.1.1 省内各县巡回活动 |
6.1.2 江苏与外省的电化教育交流 |
6.2 参加国际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
7 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 |
7.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 |
7.1.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 |
7.1.2 电影及播音教育的最初应用 |
7.2 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 |
7.2.1 幻灯技术传入我国 |
7.2.2 幻灯技术与社会教育结合 |
7.2.3 相关技术改进 |
8 江苏省电化教育重要人物研究研究 |
8.1 陈果夫对电化教育的倡导与推动 |
8.1.1 重视并积极推行教育电影 |
8.1.2 建广播电台,推进教育播音 |
8.1.3 倡导和推行电化教育 |
8.2 刘之常对电化教学的开拓性探索 |
8.2.1 主持推进电播教学 |
8.2.2 探索开展电影教学 |
8.2.3 编写电化教育教材 |
8.3 赵光涛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 |
8.3.1 主持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 |
8.3.2 结合电化教育实践深化理论研究 |
8.4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实践 |
8.4.1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 |
8.4.2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 |
8.4.3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8.5 其他电化教育人物研究 |
8.5.1 俞庆棠创办电化教育专修科 |
8.5.2 赵鸿谦与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 |
8.5.3 戴公亮的电化教育实践 |
8.5.4 孙明经与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活动 |
9 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回顾与总结 |
9.1 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9.2 政府与教育机构对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大力推动 |
9.3 江苏省电化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活动 |
9.4 江苏省电化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经济时代召唤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 |
1.1.2 终身教育思想的需要 |
1.1.3 教育公平的需要 |
1.1.4 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家精品课程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教育资源中教学视频的应用比较研究 |
1.2.4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教学视频在精品课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心理学基础 |
2.2.3 巴甫洛夫学说 |
2.2.4 “经验之塔”理论 |
2.2.5 色彩原理 |
第3章 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调查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2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教学视频的共享有瓶颈 |
3.3.2 教学视频的导航设计需要加强和改进 |
3.3.3 教学视频多是形式视频,应加大内容视频的应用 |
3.3.4 画面变化少,视觉平淡,缺乏美感 |
3.3.5 质量参差不齐 |
3.4 教学视频应用建设理念的反思 |
3.4.1 转变精品课程建设理念 |
3.4.2 重视前期分析,加强教学设计 |
3.4.3 加强教师培训,还原现场授课氛围 |
3.4.4 建立专业的摄制环境,优化声光效果 |
3.4.5 改变速成开发理念,重视后期编辑制作 |
3.4.6 完善评价标准,保证教学视频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的融合 |
第4章 教学视频应用的形式与内容设计 |
4.1 教学视频应用的基本原则 |
4.1.1 情境性原则 |
4.1.2 多样化表达形式原则 |
4.1.3 自主性原则 |
4.1.4 多媒体原则 |
4.1.5 交互性原则 |
4.2 教学视频的编制流程图及要求 |
4.2.1 现场教学录像的制作人员 |
4.2.2 现场教学录像的编制过程 |
4.2.3 稿本的编写 |
4.3 形式与内容设计 |
4.3.1 前期分析 |
4.3.2 表达形式设计 |
4.3.3 总体结构设计 |
4.3.4 表现手法设计 |
4.3.5 编写稿本 |
4.3.6 评审 |
4.4 视频界面布局设计 |
4.4.1 界面设计的原则 |
4.4.2 精品课程中视频界面布局的类型及比较 |
4.4.3 构建新的界面布局模式 |
第5章 教学视频应用的艺术与技术设计 |
5.1 拍摄过程中界面视觉设计 |
5.1.1 视觉表现设计 |
5.1.2 光线的设计 |
5.1.3 构图的设计 |
5.1.4 色彩与影调的运用 |
5.1.5 节奏的设计与把握 |
5.1.6 画面字幕的设计 |
5.2 拍摄教学视频的技术要求 |
5.2.1 拍摄准备阶段 |
5.2.2 拍摄过程阶段 |
5.2.3 后期编辑阶段 |
5.3 案例分析 |
5.4 提升精品课程资源质量的几点策略 |
5.4.1 在评估指标方面,增加精品课程评估体系在应用维度的引领性 |
5.4.2 在建设与更新方面,注重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可获取性 |
5.4.3 在战略转移方面,强化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应用性 |
5.4.4 在资金来源方面,实现来源途径的多元化 |
5.4.5 在知识产权方面,建立完善的版权共享利用机制 |
5.4.6 在开放共享方面,加大精品课程的监督和宣传力度 |
5.4.7 在管理机制方面,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6.3 未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浅谈电视教学片的制作流程及机位设置(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视教学节目的制作流程及步骤 |
1、课程选择 |
2、说课内容准备 |
3、设计脚本 |
4、外拍内容 |
5、课堂拍摄 |
6、后期制作 |
7、播出发行 |
二、电视教学片拍摄中机位设置 |
1、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讲授 |
2、教师面对学生讲授 |
3、室内操作课程的拍摄 |
4、室外操作课程的拍摄 |
(10)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高校教学视频资源建设现状 |
1.2.2 国外高校教学视频资源建设现状 |
1.2.3 高校教学视频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学资源 |
2.1.2 教学视频资源 |
2.1.3 网络教学视频资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 |
2.2.2 媒体选择理论 |
2.2.3 系统科学理论 |
3 网络视频开发技术及原理 |
3.1 数字视频技术 |
3.1.1 数字视频基础 |
3.1.2 数字视频分类 |
3.1.3 数字视频编码标准 |
3.2 网络视频技术 |
3.2.1 网络视频资源分类 |
3.2.2 网络视频资源格式 |
3.2.3 网络流媒体技术 |
4 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
4.1 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源信号采集 |
4.1.1 视频源信号采集 |
4.1.2 音频源信号采集 |
4.1.3 VGA 信号源采集 |
4.2 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开发模式探究 |
4.2.1 屏幕录像开发模式 |
4.2.2 电视制作开发模式 |
4.2.3 网络实时录播开发模式 |
4.3 录制现场环境建设 |
4.3.1 录制现场光照环境处理 |
4.3.2 录制现场声学环境处理 |
4.4 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后期制作与发布 |
4.4.1 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后期制作 |
4.4.2 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的成品发布 |
5 校园网下教学视频资源的应用实例校园网流媒体系统(Campus Network Stream Media System)开发 |
5.1 主流流媒体系统对比分析 |
5.2 教学视频系统总体架构 |
5.3 系统设计思路 |
5.4 Web 网站功能模块设计 |
5.4.1 前台显示模块 |
5.4.2 后台管理模块 |
5.5 视频流媒体服务器及客户端配置 |
5.5.1 VLC 流媒体服务器配置 |
5.5.2 网络客户端配置 |
5.6 CNSMS 教学平台优势 |
5.6.1 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
5.6.2 兼容性及高效性 |
5.6.3 低成本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新教学环境下电视教学片的表现形式与摄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2]课例教学片中的景别应用研究[D]. 张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3]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4]课例教学片创作研究 ——以《游戏进课堂》为例[D]. 孙文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5]金陵大学影音教育研究[D]. 李蓉. 西北大学, 2014(09)
- [6]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D]. 杜光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1)
- [7]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D]. 许艳丽. 江苏师范大学, 2012(06)
- [8]浅谈电视教学片的制作流程及机位设置[J]. 王二刚,史哲宇. 辽宁高职学报, 2011(07)
- [9]课堂教学录像与电视艺术的精美组合──简述精品课程拍摄方案[J]. 谢小粮.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17)
- [10]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 张伟.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