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基于此点,文章从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影响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分析入手,论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途径。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1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影响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具体是指抵抗外力的能力,这种能力越高建筑就越安全,而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性。由于结构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中涵盖的内容较多,由此使得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因素随之增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合理性
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合理性与安全性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前者对后者具有直接影响。当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时,其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反之将会导致安全性降低。由于建筑结构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并且还要保证所有设计均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但在实际中却存在简化设计步骤的情况,这样一来,会使结构的安全隐患随之增大,结构安全性必将受到影响。
1.2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结构安全性。由于材料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从而使得在结构设计中,常常会出现为了降低造价而选用低性能材料代替高性能材料的情况,如果这些材料用在建筑的关键部位上,势必会埋下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下降。
1.3抗震性
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国家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对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修改,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满足抗震性要求。但是部分工程在结构设计中,对抗震性能的考虑不够周全,并且为了节省资金,降低抗震标准,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
1.4施工
建筑结构设计完毕后,需要通过施工使设计图纸转变为实物。很多工程虽然结构设计合理、材料性能也符合要求,但由于施工质量不过关,从而使得结构安全性受到影响。
2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途径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建筑的整体安全性:
2.1构建合理的结构体系
目前,国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应用较为广泛,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弯能力,有利于增大建筑的空间与高度。同时还能使建筑的重量有所减轻,抗震性能较好。在应用框架结构时,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框架梁水平加腋的方法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加腋的厚度可与梁截面的高度相一致,通过加腋能够使框架梁、柱节点等关键构件的承载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有助于结构安全性的提高。当建筑工程处于地震频发的区域时,为保证结构安全性,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框架与砌体墙混合的结构,可使用框架承重结构,并在相应的位置处设计非承重填充墙体。同时,为对混凝土的收缩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后浇带,这样可以增大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的局部位置,可以采用配筋增加预应力的方式,提高结构安全性。此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对同类工程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在设计中要不断反思,找出缺陷和问题,加以修改,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选结构材料
材料是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当在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对材料进行优选,以此来确保材料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目的。在建筑工程中,应结合实际对结构材料进行合理选择,除了要保证材料本身的性能和质量之外,还应当与施工要求相符,这样能够有效消除结构中的安全隐患,有助于结构整体安全性的提升。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选用,应选择质量有保障的供货商,并在材料到场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进入工程现场,更不得在结构施工中使用。材料进场后应当妥善存放,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材料受损,影响质量和性能。在建筑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是关键材料,其质量和性能与结构安全性密切相关,所以,必须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
2.3结构抗震设计
为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抗震设计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构造措施及耗能手段增强建筑结构及构件的延性。如,钢混结构可以采用强剪弱弯的设计方法,从而使梁以弯曲的形式产生变形;砌体结构则可采用墙体配筋和构造柱等措施,增强结构的延性,提高安全性。同时,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考虑采用多道防线的方法,如超静定结构、设置人工塑性铰、框架填充墙体、增设耗能元件等。此外,应对非结构因素加以注意。由于非结构因素涉及的范畴较广,其中非结构构件是关键,它的存在会对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此类构件在地震灾害中会先于结构构件被破坏。鉴于此,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可将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进行锚固或是连接,提高其抗震性,增强结构的安全性。
2.4保证结构设计的施工质量
当建筑结构设计完成之后,需要由施工单位将之转变为成品,再好的设计如果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也无法使其性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结构安全性势必会随之降低。所以,确保施工质量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关键之所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工程特点,依据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流程进行全方位监控,杜绝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确保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提高其安全性。基础钢筋是确保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关键,因此,在钢筋使用前,应当对其质量进行严格审核,保证钢筋下料准确无误,焊接时,必须由具有资格证的焊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此来确保钢筋焊接质量。除钢筋之外,混凝土也是结构施工的重点环节,应当确保选用的混凝土强度与结构设计要求相符,坍落度应控制在180mm左右,可以采用泵送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及时进行振捣密实,在振捣的过程中,应避免过振或是漏振,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应依据规范中给出的方法对其进行养护,借此来减少早期开裂。
结论
综上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为了提高结构的安全性,除了要保证结构设计合理、材料性能优良之外,设计人员还应对抗震设计予以高度重视,而施工单位则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思彤.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9).
[2]李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及改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9).
[3]庞舒展.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应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9).
[4]万志华.从建筑结构设计谈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
[5]张丽莉.浅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01)
[6]宿宗英,赵丽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资讯,2010(, 20):81-81.
[7]方蓓萌,吴小进.关于对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
[8]饶剑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论文作者:黎修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安全性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