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对策论文_冯鸿亮

(无锡锡能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电器制造分公司 214000)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生活中具有了更高的供电需求,并因此在配电网络规划建设方面具有了更高的重视。在本文中,将就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对策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规划

1引言

中低压配电网是城市电力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配电网的自动化规则成为了一项关键性任务。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自动化规划工作,从而提升城市电力运行水平。

2自动化方案

2.1环网电缆方案

在此方案中,配电主干线为电缆,适合应用在大型城市当中。在城市的人口密集区以及商业繁华区,主体即是环网开关柜。具体来说,主要有二进四出等的特点,根据用户量以及地理位置对出线回路的数量进行设定,当具有较大规模、较多进出线回路时即可以实现对开闭所的环网运行。在环网柜运行中,将使用熔断器与负荷开关组合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产生故障问题,则将自动进行切断故障线路,对供电稳定性做出一定保证。在线缆设置时,需要考虑能够做好开闭所DTU通讯方式的设置,通过光纤方式降低干扰,保证通讯可靠性,当然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无线通讯方式也可以作为备选项。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将受到外界的干扰较小,适合应用在城市主干道中。

2.2架空线路方案

在该方案应中,适合应用在具有较好环境以及较大规模的区域当中。要保证两侧具有宽敞的道路,通常按照双回路方式进行架设,通常为架空绝缘导线以及落线架空导线,在实际运行中,要联系用户需求对相关的供电方式以及配备方式进行设置。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较灵活且维护便利等特点,但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运行中,当一方电源供电时,另一方电源处于开路状态,在故障出现后,则将自动实现对开路电源更换供电。

2.3辐射型配电网方案

在农村配电网以及市郊等单电源供电区域,主要对该种方案进行应用。在实际系统建设中,可以联系实际需求设置配电线路,做好分段开关以及多级重合器的配置,在对保护作用发挥的情况下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目标,实现自动恢复与隔离故障线路的目的。

3电网规划对策

3.1电网线路改造

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用电需求可以看出,变电站建设需要向着轻载运行电站方向发展,以此更好的实现精准配电、负荷转移的目标。在传统线路基础上,即需要向着联络接线方式过渡,以此保障线路负荷转供满足要求,又需进一步提升线路负荷水平的控制目标。比如在实际运行中,部分线路实际已经具有较重的负荷,且存在自带配重容量过大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缩短供电距离以及重新分配过重负荷,以此在对效率平衡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降低线路负载率。供电距离方面,则需要根据电站供电范围及负载分布来合理规划,选择路线线径较小、方便老旧设施升级换代等方面来进行设计,以此实现整体提升电网中低压配电的水平。

3.2优化配电网络

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供电企业需要能够强化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工作,从整体角度优化配电网络:第一,企业能够对线路以及配变电站的供电区域进行合理分配,在环网线路、辐射线路间做好负荷的合理分配,以此使电网负荷间具有更为平衡的特点。合理的划分线路同电站间的供电区域,是实现配电网络优化的基础性工作;第二,对于新建电站,企业则需要做好其供电范围的确定,避免存在过大的供电负荷,在合理分配负载前提下做好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如变电站供电方向、出线数量、电源预留以及区域划分等等,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对供电负荷进行适当的减少;第三,需要能从整体角度优化配电网络,尤其是区内负荷过重、范围过大等的负载侧,要保证电站输出负载的合理性,在实现安全用电目标的情况下更好的满足用电需求。

3.3梳理网架结构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好网架结构的梳理,对10kV网架互带以及互倒的水平进行提升。首先,企业需要能够科学分析现有区域信息网络现状,通过物理链路方式连接,连接独立工作的主机以及工作站,形成完整的通信数据链。之后,在区内共享链路,以此即能够对网络线路起到梳理分类的效果,在经过分析后对不同的接线模式进行选定,如架空多分段单联络、双分段、双联络和电缆单环网等。其次,企业要加强区内网架结构改造,对区内线路单辐射接线模式进行提升。同时,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网络结构逐步实现对网状结构的转变,以此从根本上避免结构低负荷问题的发生,对线路的互带、互倒水平进行提升,在对单条线路负荷降低的基础上保障用电稳定性。

3.4提升互供水平

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要想更好的完成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企业即需要能够做好电网的规划优化工作,在变电站间形成良好的联络,对电站互供水平进行提升,以此为上级电网发展提供支持。同时,需要能够在供电区内做好网络优化,对网架结构不断的构建、完善,对电站间联络水平提升,当其中一个变电站在运行当中发生故障问题时,能够将用电负荷通过网络实现对其他变电站的转接,通过该种改造方式的应用对不同电站间的负荷转带能力进行提升,避免电网在运行中因局部发生故障对整体供电覆盖产生影响。同时,企业也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好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工作,对电站高压侧接线数量进行减少,在对电站建造成本节约的情况下对电站设施建设用地范围进行缩小。

4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当中的用电量不断增加,对于配电网络建设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供电企业也在城市中大力开展了配电网络建设,在结构强度、系统完善性以及布局合理性方面具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可以看到,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网架结构薄弱以及自动化水平较低等。在未来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电网自动化规划工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电网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电网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规划的探讨[J].何德明.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2)

[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吴信福.技术与市场.2017(02)

[3]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王涛.低碳世界.2017 (11)

[4]片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分析[J].陈文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15)

论文作者:冯鸿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对策论文_冯鸿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