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建筑理念在全民环保节约风行的现在已不再陌生,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应尽可在建筑建造的每个环节采取节能措施,这其中,给排水节能是一个重要方面,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资源作用,也可使供水压力进一步降低。随着不断实践与理念、技术创新,给排水节能已形成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向高效、循环利用发展。本文就笔者相关经验,提出几种实践性强的给排水节能技术应用办法。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
引言
鉴于全球环境恶化严重,各国都已相继出台各种政策,对于建筑行业来讲,绿色建筑逐渐成为时代新宠。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优化给排水系统,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做好节能节水工作,使我们的生命之源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1.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许多给排水技术依然沿袭旧有设计,在给排水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技术的今天,更应该重视给排水问题,提高整体质量。
1.1高层给水压力问题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进步,许多大中城市三四十层的高楼已经非常普遍,带来了高层给水水压问题。由于高层建筑高度高,要进行分区供水,如果设置的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低层的卫生器具的软管发生爆裂,造成安全隐患,但是如果设置的压力过低,就会让高层住户无法得到正常供水。
1.2排雨管道问题
高层建筑一般基础都比较大,会有许多多层建筑相连,因此在设计排雨管道时会为了方便和节省成本会将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排雨管道相连,这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暴雨来袭时排水量激增,就无法满足排水,甚至会有雨水会从阳台漏溢出来。
1.3热水系统问题
在热水系统中,要想保证随时用到热水最好采用等流程回水布置,方便日常管理维护。热水供应系统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尤其是排气和热水膨胀的问题比较严重,在向上供水时,压力会慢慢减小,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会由于压力减小而分离出来,这就容易形成气塞,让热水无法正常循环,当住户想用热水时就会出现不能正常出水的现象。
2.给排水相关节能技术、方法应用
2.1加压供水设备的选型及供水分区
在工程的建设中,应当优先考虑市政水压供水,尽可能的利用市政的压力进行供给,如市政自来水压力供给不到的楼层,经当地市政自来水公司同意,可以优先采用无负压供水系统、叠压供水系统等新型节能供水系统,如当地条件不允许,应设置高效的变频水泵及组合式不锈钢水箱加压供水,使给水系统竖向分区水压最大处不超过0.45Mpa,入户节点水压不大于0.20MPa。
2.2安装新型节水节能配套器具及配套阀门组件
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应以节水节能器具为主导,并配合使用高质量排水管线。管材、器具选用要考虑阀门流量、抗腐和密闭性能等。如使用水龙头的地方可安装节水水龙头,通过对比发现,节水水龙头出水方式与传统水龙头不同,可以有效节省水资源20%~30%,避免浪费问题。
2.3变频恒压给水设备
对于需要随时待命的供水系统而言,应尽可能保持高效节能状态运转,在没有住户用水或者用水量少的情况下,水泵运转速度要尽可能小一些,在用水量大的时段也要相应提高水泵运转速度,使住户可以享受良好的用水体验,这就需要使用到变频恒压给水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设备核心部件均来自瑞士进口,质量过硬,并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和工业级可编程控制技术来实现节能节水目的。变频恒压给水设备能够根据供水网络压力变化自动调节水泵转速与水泵机组的组合方式,在保证用户良好用水体验的同时实现节水节能,近几年得到了大力推广。
2.4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所谓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是将雨水收集起来并根据需要进行专业处理,使其达到再使用标准的节能系统。现今大多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由弃流过滤、蓄水、净化三大系统组成。雨水收集系统有两类a地面雨水:地面雨水由于受污染,导致杂质多,污染成分复杂。在经过有效弃流、过滤后,还要做沉淀处理,最后排入蓄水系统。b屋顶雨水:屋顶雨水受污染程度低,杂质、泥沙少,弃流、过滤后就可排入蓄水系统后留待使用。适用领域: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应用,在年均降雨量400mm以上的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建筑物涵盖以下类型;市政公共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城市住宅区、学校;工业园区、工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工艺流程:初过滤装置+弃流装置+自动过滤器+蓄水池+海豚净水机组+清水池。经过处理后的雨水,根据处理的水质标准,可以运用于园林绿化、水景、冲洗地面等各方面用水,充分减少自来水浪费。
2.5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方式
2.5.1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服务,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太大压力,属于绿色清洁能源,对于热水供应来说,太阳能有着很大优势。利用真空管式或者热管式太阳能加热设备,几乎可以忽略环境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可使用。该设备可以产生较高集热效率,保温性能也相对出色,且安装之后无需专人看管,操作、维护起来也非常便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普遍推广。在使用太阳能设备进行热水供应的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冷热情况选用不同性能集水器,尤其抗冻性能和抗热冲击性能是两项主要考虑对象,在寒冷地区必须做好防冻处理。另外,还要考虑太阳能集水器的承压能力与组合方式,应综合运用串联和并联等方式,使热水水流稳定,若连续阴雨天气太能能不足时,可适当采取辅助加热方式。
2.5.2应用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可以作为辅助加热源,配合太阳能联合工作,以其工作原理来看,空气源热泵是吸取周围环境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加热对象,使其热量提升的装置。空气源热泵是以制冷剂为媒介,因制冷剂与外界温度差异较大,且汽化点较低,汽化后,冷媒吸收外温度,并在压缩机的作用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这部分温度就可通过热交换器将水罐当中的冷水进行加热,汽化后的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卸去压力,恢复低温低压的液态,如此往复循环,达到供应热水的目的。
2.6同层排水
同层排水主要应用于卫生间排水,卫生间内排污横管及水支管都在本层实现,不穿越楼板。排水管道敷设在本层,采用共的水封管配件代替诸多的P弯、S弯,整体结构合理,所以不易发生堵塞,而且容易清理、疏通,用户还可根据自己意愿个性化布置洁具的位置。其优点是:1、房屋产权明晰。2、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3、排水噪音小。4、渗漏水机率小。5、不需要旧式P弯或S弯:ttc可脱卸同层安装排水方式可以全部解决。
结束语
作为基础施工项目,建筑给排水担负着供应居民生活用水的大任,是构成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而当前,被称之为人类生命之源的水资源证面临污染、枯竭的严峻境况,急需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助其恢复。建筑给排水用水量大,是减少水资源浪费的重点环节,实际施工时应因地制宜,采取如分区供水、引进变频恒压给水设备、推行太阳能、雨水回收系统等新型设备和技术来进行节能节水施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环保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卫.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2]江伟民.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现状研究与给节能新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
[3]唐文广.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6(11): 84-85.
论文作者:郭法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给排水论文; 节能论文; 雨水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热水论文; 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