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论文

近四十年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贺天成,傅霞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 /健行书院,浙江 杭州)

摘 要: 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近四十年CNKI收录的关键词含“学科组织”的文献进行分析,以知识图谱形式展现我国学科组织研究领域的核心发文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大学学科组织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还不够丰富;二是国内高校之间还未形成密切的合作团队与合作联盟;三是学科组织研究的关注热点与我国“双一流”建设目标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四是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并将是今后大学学科研究领域的重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科组织;CiteSpace;知识图谱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劳动分工的细化,组织的划分也日益清晰,包括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文化组织、跨国组织以及虚拟组织等,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组织的社会”[1]。19世纪,美国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促进组织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数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都从各自的领域解释和发展了组织理论的框架体系[2]。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高等教育视域下的学科组织理论也应时而生。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5.0知识图谱对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的研究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了解析。

一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与传统的文献综述研究相比,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能够通过定量数据,实现对特定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一种科学知识地图,用于呈现某些知识驻留的位置(如人,媒体,组织单位或组织以外的知识来源)和展示知识流动的模式的工具。组织可以通过知识地图去开发新的模型,以提高知识共享和知识流,并实现他们的使命和目标。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的基础上,CiteSpace知识图谱可以对相关学科演化的潜在因素进行探究,有助于把握特定学科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3]

(二) 数据采集

在中国知网(CNKI)中使用高级检索,输入关键词“学科组织”,获取到1978——2016年的738篇文献。学科领域范围限定在“高等教育”和“管理学”,剔除报纸、会议论文等非期刊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500篇。根据年度发文数据绘制成图1。从图1中可看出, 1983-2016年大学学科组织研究相关论文数量总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特别是2003-2011年,论文数量总体呈指数增长,这进一步说明进入21世纪后,大学学科组织研究正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大学学科组织研究的“受宠”并非偶然,这与创新型国家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紧密相关。

(三) 数据提取与转换

图1 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年度发文趋势图(1978-2016年)

从中国知网(CNKI)将500篇有效文本用Refworks格式导出,运用CiteSpacee5.0.R1软件转换数据格式,进行时区分割(Timeslicing)和阈值选择,研究对象时间跨度34年,单个时间分区为1年。进行数据运算并绘制主要发文机构、核心作者、高频关键词的可视化网络共现图谱。CiteSpace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提出了模块值Modularity(简称Q值)和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简称S值)两个指标。Q值一般在区间[0,1]内,Q>0.3说明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S>0.5聚类认为是合理的,当S值=0.7时,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Q=0.6846>0.3,S=0.5031>0.5,证明图谱质量较高。

二 大学学科组织研究主要发文机构分析

通过图2我们可以直观看出17所研究机构单位的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发文量在3篇以上,但是仅仅浙江工业大学与浙江农林大学有合作网络。在发文机构共现知识图谱导出的“Network Summary Table”中共有382个署名单位,标明突变性(Burst)的机构仅有浙江工业大学,说明该机构有持续且长期的研究,将来在大学学科组织研究领域很可能继续担当主力军。

图2 大学学科组织研究主要发文机构共现知识图谱(1978-2016年)

宣勇较早对大学学科组织进行系统性研究,也是最早对大学学科的概念进行界定,创造性地将大学学科组织划分为知识形态和组织形态。他从组织形态的语义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基于大学学科组织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以及内部权力特征等角度,系统化论述了大学学科组织的相关概念,并从六个方面对大学学科成长发展的机理进行探究[5]。在大学学科组织研究领域,他在《大学组织结构研究》一书中从教育学、组织理论学、组织架构理论三大角度出发,深刻讨论了大学组织的特性和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大学学科组织变革的基本方向[6]。在《大学变革的逻辑》的上篇中,主题为“学科组织化及其成长”,宣勇从逻辑上对“基于学科”这一议题开展论述。下篇主题为“学科制构建:公共治理的视角”,从如何重构大学的角度进行系统性阐述[7]

三 大学学科组织研究核心作者分析

杨连生较早对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和学科组织文化开展研究。他认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对于国家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实力的增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应基于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9]。在大学学科文化研究方面,他认为大学学科文化这一集合体由学科知识文化和学科组织文化构成,核心要素涉及学科文化主体、学科文化场域与学科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规范体系、行为习惯等构成[10]

宣勇带领下的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团队,团队成员凌健、张鹏、张金福、钱佩忠、周守军、张凤娟等共发表大学学科研究方面的文献一百多篇百余篇,在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事实确如是。全剧有多个小故事构成,但主人公既没“感情问题”又没常人的“人生追求”,更因一生做减法而不与人争、不与人斗,只会跟自己较劲儿,你说哪来的戏剧冲突呢?“没戏”的戏,怎么表演?

图3 大学学科组织研究核心作者共现知识图谱(1978-2016年)

按一级机构计算,浙江工业大学是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发文最多的机构,近四十年中发表论文35篇,其他研究机构如浙江大学16篇,南京师范大学11篇,华中科技大学10篇、第三军医大学8篇、浙江农林大学6篇等,也对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根据发文的二级机构来看,成立于2004年的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在大学学科建设和大学学科组织研究领域学术成果丰硕。这17所研究机构虽然占统计总量的4.5%,但发文量106篇却占到论文总量的21.2%,反映了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一批以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首的主力军。但发文量靠前的高校研究比较独立,没有明显的合作网络,还未形成紧密合作的研究团体。从地域分布看,研究机构大多集中于长三角地区,没有形成广泛的跨区域研究合作联盟。

那个婆子向他说话,但他没有注意到。那个婆子被脚下的土块跌倒,她起来时慌张着,在雾层中看不清她怎样张皇。她的音波织起了网状的波纹,和老大的蚊音一般:

CiteSpace生成的核心作者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作者出现频率越高节点就越大,表示在合作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可直观的看出在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的研究中,宣勇研究团队和邹晓东研究团队作出了突出贡献,两团队聚类效果显著,并且有合作网络。根据节点的颜色变化可判断出,宣勇、邹晓东、凌健、王建华等学者有长期的持续性研究。

邹晓东最早对大学学科组织创新开展研究。他在博士论文《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中基于组织和组织创新理论的视角,对于大学学科组织创新、大学学科组织核心能力等相关概念进行深入阐述,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发展与改革的本质应归根于大学学科组织创新[8]。此外,邹晓东与其团队的陈婵、陈艾华还对跨学科组织的管理体制、体系构建、生产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课题研究涉及到两种流体的均匀混合,故采用多相流模型中的Mixture模型;假设流体内介质为等温状态,不可压缩,无需激活能量方程;本研究中沟槽辊部分相当于湍流发生装置,且带动内部浆流高速旋转,故湍流模型选择RNG k-ε(重整化群)模型更有利于减小误差,k-ε模型本身具有稳定性、经济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是应用范围最广、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个模型。标准k-ε模型通过求解湍流动能(k)方程和湍流耗散率(ε)方程,得到k和ε的解,然后再利用k和ε的值计算湍流黏度,最终通过Boussinesp假设得到雷诺应力的解[8]。

秀容川提着盗墓贼,跑了十几里,在一个草坡停下。盗墓贼坐在地上,放下尸骨,抓了两把泥塞在伤口,血水把泥冲开,他又塞了一把,血就不怎么流了。

相关学科领域的核心作者认证公式为:N=0.749×来确定[4]。 n m ax表示发文最多的作者,N表示核心作者最低文献数值。根据表2大学学科组织研究高频作者统计表,发文本最多的是宣勇,即 maxn =23。将 maxn =23代入核心作者认证公式,计算后得到核心作者最低文献数N=3.59≈4,共统计到核心作者有17位。这17位核心作者共发表论文198篇,占论文总量的39.6%,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已初步形成较为集中的核心科研群体[6]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方面,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Szabo(摘要LB-1)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报道了IL-1受体激动剂联合己酮可可碱和锌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28 d,终点指标为30 d、90 d及180 d的病死率,与甲泼尼龙(32 mg每日口服,28 d)比较,短期疗效相近,长期疗效新的治疗更有优势。

庞青山对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也有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她在博士论文《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中,立足于大学学科是以结构形式存在的基本研判,探讨了大学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文化四个方面。她将大学学科组织定义为“是以学科作为直接操作材料的学术组织,提出大学学科组织发展变化的动力归根到底是大学学科组织的矛盾运动,系统论述了四种内在动力和三种外在动力的假说[11]

四 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能够对论文内容和主题进行高度提炼与概括。图谱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低决定着节点的大小,节点较大的关键词通常能够代表该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图4是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共计730个节点,1830条连线。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与大学学科组织相关研究的关键词主要集中于学科建设、学科文化、人才培养、学科制度、学科创新、学科团队、学科发展、学科能力、学术组织、跨学科十大方面。当前,“双一流”建设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序幕,它朝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前进。2017年,国家颁布实施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12],在高等教育迈向“双一流”大背景下,新时期的大学学科建设的新起点新目标也要求着大学学科组织研究需要聚焦时代前沿,实现大学学科建设模式和方式上的创新,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学科组织评价体系,营造浓厚的大学学科组织文化,培养一批拔尖创新的学科组织团队,有效推进大学学科组织成果转化。对比上文梳理的学科组织相关研究关键词集中的十大方面,发现大学学科组织相关研究的关注焦点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标准和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在citespace高频关键词导出的“Network Summary Table”中标明突变性(Burst)的关键词仅有5个,突变性指数从高到低的依次是“跨学科”、“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学科文化”、“跨学科研究”。而且这5个突变性关键词中有4个与跨学科有关,足够说明跨学科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短期内呈快速上升势态,并且很可能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图4 大学学科组织研究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1978-2016年)

五 结语

基于对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研究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科组织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还不够丰富,学术生产力水平低。知网近四十年来收录的关键词带“学科组织”的文献仅有500篇左右,主要核心作者数量还不够多。一个研究领域内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等同时也反映了研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该学科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我国学科组织研究领域还有待向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发展;二是国内高校之间还未形成密切的合作团队以及合作联盟,研究机构间论文产出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大学学科组织研究的论文产出过于集中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江浙高校,折射出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校对学科组织的研究关注度还不够高,对学科组织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将不利于我国大学学科总体建设水平的提升;三是学科组织放入研究热点,与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在逻辑上呈现出较高的关联性。审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学科建设实践,已初步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的平台优势和学科基础。但大学学科建设依然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无边界、碎片化、难评价”等诸多难题,尤其是“政府化”及虚拟组织形态的大学学科建设已成为大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新时期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认知取向、行动取向和规范取向,可通过转向大学学科组织建设的基本立场[13];四是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并将是今后大学学科研究领域的重点。根据图1数据跨度,最早的相关研究能够追溯到1983年,进入21世纪之后与学科组织研究相关的文献增长趋势显著。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先后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及“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政策对大学学科组织研究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而今后的研究还需要关注跨学科和学科文化等重点领域[14]

参考文献

[1] Perrow Charles.A society of organizations[J].Theory and society,1991,20:725-762.

[2] 刘延平.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3.

[3] 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王贤文,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版社,2014:12.

[4] 马费成,胡翠华,陈亮.信息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83-85.

[5] 宣勇.论大学学科组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05:30-33.

[6] 宣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王建华.基于学科,重构大学——读《大学变革的逻辑》有感[J].教育研究,2011,10:110-111.

[8]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

本文引用格式: 贺天成 等 .近四十年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教育现代化,2019,6(57):31-35.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7.011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高校2018年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GZ18801150023) ;浙江省高校2018年教改项目(GZ1863115002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贺天成,男,安徽合肥人,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 /健行书院助教,研究方向:现代大学制度;傅霞,女,浙江开化人,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标签:;  ;  ;  ;  ;  ;  

近四十年我国大学学科组织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