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论文_杨周果,洪春燕,蒋琴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论文_杨周果,洪春燕,蒋琴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针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按照多潘立酮以及奥美拉唑协同展开治疗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20例(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所接诊病例),按照随机抽选的对策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则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药物综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33%)、GERD症状改善、肺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的观察组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较理想,可针对各方面指标进行有效改善。

关键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支气管哮喘;胃食管反流

引言

在呼吸系统病症中,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最为常见病症类型,且少数患者存在有胃食管反流的情况。且食管下括约肌异常属于该部分患者最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患者多存在有呕吐、发烧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目前,针对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间的联系,临床尚未形成较为统一定论。药物治疗为目前对于该症最为主要治疗对策,且按照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协同进行抗反流治疗已逐步被临床所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在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确诊为合并GERD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20例(男性68例、女性5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60例患者,从两组患者构成上可知,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于34-76岁,平均(48.34±1.99)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照组则由男33例,女27例构成,年龄于36-78岁,平均(49.82±1.77)岁。所选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且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P>0.05)。

1.2方法

对所选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的患者(120例)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平喘、抗感染)。对照组患者统一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服药方式采用口服方式、每天服用2次、每次服用药物的剂量约20mg;观察组患者则统一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药物综合治疗:“奥美拉唑”采用口服方式、每天服用2次、每次服用药物的剂量约20mg,“多潘立酮”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药物的剂量约10mg。所有患者治疗总疗程30d,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定期接受胃镜治疗检查并注意饮食健康,患者在治疗恢复过程中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功能饮料、白酒等。

1.3观察指标

(1)患者的哮喘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哮喘发作次数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支气管哮喘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发生病变(无效)。(2)观察患者GERD症状的治疗情况:医护人员要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GERD临床症状(反酸、嗳气、烧心、咽痛)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FEV1、PEF、PEF)。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把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及时的分析,计量资料结合t测定,用百分数(%)对计算数据进行表示,卡方测定,(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显效25例(41.67%)、有效20例(33.33%)、无效15例(25.00%)、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显效40例(66.67%)、有效19例(31.67%)、无效1例(1.67%)、总有效率98.33%,(P<0.05,χ2=12.983)。

3讨论

与普通支气管哮喘患者相比,存在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因食管腔和胃液接触过于紧密,其食管黏膜将受到一定程度损伤,进而促使其哮喘症状加重。若存在有将反流物误吸的情况,进入至支气管后,将很容易诱发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症状,加重病情。针对伴随存在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平喘、解除支气管痉挛为主要用药方案。而若未针对食管反流症状进行处理,则将直接促使该部分患者综合疗效偏低。奥美拉唑为该部分患者常见用药,其本身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直接与患者胃壁中细胞质子泵发挥作用,间接转化成为亚磺酰胺,可与二硫键进行有效结合,达到对氢离子有关酶活性抑制的作用,最终达到对胃酸分泌控制的效果。在该药的作用下,可针对患者烧心等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而多潘立酮则属于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主要于胃肠道内发挥其药用价值,针对其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进行有效改善,进而达到对胃食管反流症状缓解的效果。同时,更能起到改善胃部运动功能的作用,帮助胃部在短时间内排空,针对患者存在的呕吐、恶心等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更存在有避免患者出现胆汁反流的效果。

结语

综上,应用常规哮喘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临床用药安全性也较为满意,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继敏,张普德.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的研究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1):6.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61-1269.

论文作者:杨周果,洪春燕,蒋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论文_杨周果,洪春燕,蒋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