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工程的基层施工要点与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赵伟

公路路面工程的基层施工要点与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赵伟

赵伟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农村公路管理站 陕西省耀州区 7271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国民个人车辆的平均拥有数也在不断增长,此时,国民出行所必需的公路数量也随之增长。在这一基础上,我国对于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施工的技术运用以及施工管理必须合格。基于此,针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及管理控制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要点;施工管理

一、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现状

2013年,我国对外公布了《国家公路网规划》,于规划中提出将高速公路规划的总里程增加至11.8万公里,包括普通国道在内的总体公路规模将达到26.5万公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该数量必然会逐渐增长,此时,公路施工团队作为国家公路规划计划的具体实施者,必须将公路施工建设工程的质量重视起来。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就是路面基层的施工,换言之,公路基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该条公路的使用寿命,为了节省施工企业的成本同时也是为了节约国家资源,施工管理者在进行施工时将施工技术应用到位,做好公路基层的质量的管控工作,对于当代中国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分析

1、施工人员配置要求

在公路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作业人数相对比较多,作为项目管理人员,首要做到的就是施工人员作业内容的划分,做到专岗专职。与此同时,还需要重点考量施工技术岗位人员施工技术掌握情况,在路面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对于路面施工中的难点、重点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将这种培训落实到施工一线的工人身上,全面保证路面基层施工质量。

2、施工设备配置要求

在现代公路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性能优良的施工设备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施工工具。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选择施工设备时,需要按照公路路面的功能进行侧重点分析,必须将设备的运行、调用、租赁或者购买的成本因素计算进去。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公路路面的实际施工规模、施工现场的条件、施工方案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保证设备作业功能可以满足施工需求,保质保量的同时又节省不必要的施工支出。

3、施工材料要求

通常情况下,公路基层路面的施工材料选择的范围都较为宽泛,而在材料的运输上也通常会就地取材,以期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需要针对施工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做好原材料的取样工作,确保施工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在施工开展期间,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按批次进行原材料抽签,对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只有从根源上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才能为整个公路基层路面施工项目的推进奠定坚实的施工基础。

三、 公路路面工程的基层施工要点分析

1、混合料施工要点分析

公路路面工程的基层路面在填筑摊铺施工前,应该先清理干净路面基层的垃圾杂物,严格地核对公路的厚度以及基础路面的密实度等参数,若发现在公路的基层中存在松散或者坑槽现象,应立即暂停施工,待修整完毕之后再开始。为了使公路面层和基层之间保持适度的粘结性,应该预先在公路基层表面撒上一层透层沥青,并且将时间维持在5小时到8小时之间,保证沥青的平整度、厚度和密实度符合要求。混合料的压实施工一般包括初压、复压及终压,应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标准,按照施工流程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路面基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分析

公路路面工程的基层级配砂砾垫层施工是路面基层施工的基础,对保证路面基层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应该严格控制好砂砾的规格。一般来说,要保证砂砾的压碎值在30%范围之内,最大颗粒的直径应该保持小于6cm;粉料数量应少于总砂砾数量的7%,而0.5~5cm的砾石量不应少于总砂砾量的一半。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流程包含五步:第一步碾压,第二步摊平,第三步洒水,第四步再次碾压,第五步养护。并且公路路面工程整型好的垫层需要在最佳含水量下先用压路机慢碾压,再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在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内,由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碾压一直进行到使垫层层达到规范规定压实度且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通常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主要采取上基层的厂拌法施工以及底基层的路拌法施工两种方式,对整体路面可起到增强平整度和强度的作用。施工过程中通过半幅通车半幅施工的方法以提高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质量,从而减少施工工期。

四、公路路面工程的基层施工管理分析

1、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公路路面工程的基层施工材料质量对于保证公路路面的整体质量非常重要。必须依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要求选择施工基本材料,如自然土等,另外对购进的施工材料要严格地进行抽样检查,按照批次划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予以淘汰。检验符合要求的产品要规整入库,并且根据产品的保存条件安排储存和运输,从根本上消除影响施工材料质量的因素。因自然土的颗粒状态不同,施工过程中,应结合施工场地的土质条件来进行挑选,从而使公路的坚实度得到有效保障,为路面的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2、严格路基施工管理

主要表现为:(1)路基填筑土。路基施工工作完成之后,要进行填筑土的回填。因此要对回填土质量有着一定要求,要选择回弹模量较高的土质。通常情况下,土质的颗粒越细其回弹模量就越低。所以,砂性土就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受到了很多建筑工程的青睐。在此基础上要保证土质的含水量和干容量,进而保证路基的强度和密实程度都达到相关的要求。(2)土的最佳含水量。土的含水量对于路基的压实工作起到很大的影响。使得土质保持适当的含水量是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因此在进行压实的时候要对土质的含水量进行有效地测量,如果出现含水量较大的情况就要停止施工工作,将土质进行晾晒。如果出现含水量较小的情况,就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洒水。总之要保证土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的要求。同时对于路基的压实工作一定要连续的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天气情况对于土质的含水量的影响。(3)压实度与弯沉值。压实度和弯沉值都是保证路基是否稳定的关键因素。路基每一层的密度就是压实度,而上部的整体强度就是弯沉值。这两种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路基的质量。因此在路基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都要提高施工人员的重视。让他们对公路的整体质量有一定的认识,进而在具体的施工中才会提高工程质量。

3、强化基层施工养护管理

公路交通路面基层工程中的混合料含水量低时,会很快出现表面干燥现象,而稍一脱水,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降低混合料的强度,产生过多的表面裂缝,所以必须保持一周内混合料表面湿润。养护时不能用洒水车在表面直接喷洒,以免冲掉表面吸料,一般采用土工布覆盖,在覆盖物上洒雾状水或低压浇水,并加强边角接缝处的养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公路基层路面施工是整个公路建设工程推进的基础性环节,所以,对于施工技术的选择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只有施工管理者在施工之前保证施工条件满足人员、设备配置以及材料要求,并积极的将试验检测应用到施工过程中去,最后通过选用优良施工设备、监督管控混合材料配比、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养生工作的落实等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真正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继而提升我国公路的整体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尉.沥青混凝土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技术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7,31(18):58-59.

[2]陈玉磊.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05):133-134.

[3]刘宏勇.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06):198-200.

论文作者:赵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公路路面工程的基层施工要点与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赵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