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同志对我们党的发展理论的杰出贡献--学习江泽民选编的一些经验_科学发展观论文

论江泽民同志对我们党的发展理论的杰出贡献--学习江泽民选编的一些经验_科学发展观论文

论江泽民同志对我党发展理论的杰出贡献——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一点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党论文,文选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理论论文,杰出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466(2006)06-0003-03

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可以清楚地看到,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发展问题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与时俱进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经典性论断;江泽民同志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把发展确立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概括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硬道理”到“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江泽民同志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既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忠实继承者,也是推进这一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坚定开拓者,又是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成果理论来源的直接提供者。江泽民同志为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作出了极为宝贵的杰出贡献。

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显示出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深刻领会和忠实继承

江泽民同志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非常时期进入党中央最高领导集体,成为党的领导核心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受命于危难之际”。[1] (P521)当时新领导集体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就是能不能使党和国家尽快从刚刚结束的动乱阴影中解脱出来而恢复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邓小平同志对新领导集体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党的基本路线不能变,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能丢;当务之急的第一条就是“经济不能滑坡”,还要“争取一个比较满意的经济发展速度”。他还建议尽快组织研究下一个世纪前50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采取有力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2] (P312)

江泽民同志圆满地实现了邓小平同志的重托。他领导我们迅速消除了动乱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顶住了随后不久国际范围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并通过治理整顿克服了前一段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种种矛盾和困难,社会发展迅速恢复了正常秩序。然后,通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八五”、“九五”、“十五”规划建议,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回顾这一历程,之所以能有如此非同凡响的辉煌业绩,就在于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深刻领会和忠实继承。

(一)牢固确立了发展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指导思想

他在第一次主持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就斩钉截铁地强调: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有信心做好工作的根本的、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3] (P57)三个月后,他在总结新中国四十年历史经验时,又一次深刻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3] (P68)正是由于他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执着坚持,所以才能在当时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工作任务千头万绪的情况下,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率领党和人民顺利渡过难关,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二)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针对当时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压力和国内矛盾,江泽民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浪,顶住任何外来的威胁和压力,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3] (P59)他的这些认识,正是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重要思想的展开。不久以后,他在同金日成同志会谈时又进一步阐述了上述思想,强调既要实事求是地承认世界社会主义处在低潮,但又要硬着头皮顶住,把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好。“我们就是要以实际的最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来回答人们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只要社会主义国家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实力,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3] (P135-136)正是在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有了今天这样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

(三)一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强调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以及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应当说,这是发展过程中最难把握的,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有人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个用鲜血换来的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永远记取。”[3] (P60)实际上,他还在上海工作时,就曾旗帜鲜明地要求对那些确实偏离党的基本路线的同志,“该提醒的要提醒,该打招呼的要打招呼,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3] (P32-33)到中央工作后,他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不能单打一”的教导,在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强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狠抓改革开放的同时,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绝对不能允许”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在抓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强调“必须抓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决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3] (P60)有了他对党的基本路线的准确理解和全面贯彻,才保证了我们党和国家后来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确立发展为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同志创新和推进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集中体现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同时,也在把邓小平发展理论推向前进。这集中体现在把发展确立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硬道理”到“第一要务”,充分体现了他的创新思想。

(一)把发展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联系,发展的目的扩展到了党的建设领域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实践的发展,它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实践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对十六大报告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点十分重要。只有紧紧抓住这一条,‘三个代表’要求才能真正得到落实。”[4] (P515)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不仅在于要进一步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而且还在于要解决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更好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发展的目的与党的建设紧紧地联到了一起,人们对发展意义的认识,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二)把发展与实现党的基本纲领相联系,拓宽了发展内容,提升了发展目标

在1991年庆祝建党70周年时,江泽民同志就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归结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十五大上,他把这三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他告诉我们,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全靠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发展就不再是人们往往容易片面理解的单纯的经济发展,更不是少数人心目中唯一的GDP增长。这就大大拓宽了人们的发展视野,把更多的内容包括在发展的语义之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为将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打下基础。人们对发展目标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把发展与党执政兴国相联系,赋予发展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作为执政党,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所以我们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紧紧把握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4] (P589)执政兴国依赖于发展,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党执政兴国的过程就是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促进发展的过程。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4] (P539)为此,我们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始终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这样,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包含着江泽民同志为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所作的重要理论铺垫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刻反映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党的这一最新重大理论成果,包含着江泽民同志过去所作的辛勤探索和理论铺垫。

(一)江泽民同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发掘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始终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就在于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因此,他较早地要求我们“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为本”。[3] (P364)他始终坚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4] (P274)他多次引用我国古代先哲“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和“民为贵”的思想,强调“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 (P52)他认为:“一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取决于人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人的尊严的维护和价值的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1] (P56)在庆祝建党80周年时,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在我们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命题,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就是“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 (P294)他强调,我们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4] (P294)所有这些,都为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二)他阐述的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的思想,成为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直接来源

江泽民同志先后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和必须正确处理的十二个关系。其共同点就是要求努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 (P152-153)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他一直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强调一定要统筹兼顾抓好各项工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1] (P446)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概括出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直接来源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系统地阐述了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实现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4] (P543)这里已经包含了社会和谐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正式向全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把“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定为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使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更加完善、更加明确。同时,社会建设的任务被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把过去的“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现在的“四位一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还专门为此作出决定,全面部署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步骤和措施。这一切,生动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标签:;  ;  ;  ;  ;  ;  ;  ;  ;  ;  ;  

论江泽民同志对我们党的发展理论的杰出贡献--学习江泽民选编的一些经验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