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峰会的背景与影响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亚欧峰会的背景与影响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亚欧首脑会议背景与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欧论文,首脑会议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月1—2日,“亚欧首脑会议”将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 来自东南亚国家联盟7国、东亚地区3国(中、日、韩)和欧洲联盟15国的政府首脑将实现历史性的首次聚会。近几年在国际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东盟国家对会议的召开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亚欧首脑会议”是多年来东盟与欧盟相互关系的发展和扩充。这不仅显示出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上升,而且也表明东亚与西欧两大地区之间正逐步建立旨在促进经济合作与政治对话的“新型伙伴关系”。〔1〕这次会议必将成为亚欧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亚欧首脑会议”是由东盟国家主动促成的,并得到中国等东亚国家和欧盟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体现出亚欧合作的新势头。

(一)东盟努力引导欧盟积极参与亚太事务,谋求亚太平衡的新格局。

近年来,东盟的经济实力增强和政治地位提高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其整体实力和战略地位仍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难以构成全球性的重要力量,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亚太地区,采取积极主动的“平衡大国”的策略,对亚太多边合作机制施加影响,以引导亚太局势向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政治地位、美国的安全保障和日本的经济实力,都是东盟试图借助的战略因素,而欧盟则未受到相应的重视。

东盟积极推进欧亚合作具体有以下几个动因:

(1)摆脱被动处境。 目前亚太合作尤其是经济合作的进程与方向使东盟的危机感有所增加。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东盟原本占有优势(原有12个成员中,东盟成员国多达6个,占1/2),但其规模扩大使东盟的优势有所削弱(现有18个成员中,东盟成员国仅约占1/3)。同时美国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为依托,谋求主导APEC发展方向,并企图将其合作范围扩展到安全领域,而东盟主导的“东盟地区论坛”是亚太地区目前唯一成型的多边安全对话机制,东盟不希望出现它不能主导的另一个安全机构。东盟加强与欧盟合作后可以另有所托,可在亚太经合组织中更有力地与美及其他大国进行讨价还价,以取得更有利的地位。

(2)东盟与欧盟经贸往来发展迅速。1993年, 东盟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高达500亿欧洲货币单位,比1980年增长3倍。但在贸易保护、市场准入和劳工标准等问题上的磨擦亦不断出现,急需适当的对话场所进行沟通。

( 3 )积极利用其与欧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机制, 谋求促进EAEC的发展。东盟与欧盟已有的进行对话与合作的机制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外长扩大会议”、“欧洲与东亚经济首脑会议”、“东盟与欧盟(欧共体)部长级会议”以及“东盟与欧盟高官会议”,其中后二者仅限东盟与欧盟各国参加。“东盟与欧盟(欧共体)部长级会议”早在1977年就开始举行,每三年举行两次, 但多年以来取得实质性成果不多。1992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10届部长级会议,决定召开“东盟与欧盟高官会议”。1994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1届部长级会议,决定为部长级会议注入新的活力。“东盟与欧盟高官会议”于1995年5 月在新加坡首次举行,作出三项决定:1.以后的高官会议将在部长级会议之前定期召开,检查上次部长级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并确定下次部长级会议的议题;2.建立“专家咨询团”研究亚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该建议是泰国外长在1993年7月“东盟外长扩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的);3.确定于1996年3 月在曼谷召开“亚欧首脑会议”(该建议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1994年10月访问法国时首次提出的),而受邀与会的亚洲成员均是EAEC的既定参加国。近年来,马来西亚积极倡议成立撇开美、澳等参加的“东亚经济核心论坛”(EAEC),并得到东盟各国的响应,这不仅遭到美国反对,连东盟原先寄予希望的日本也在美国的压力下持冷淡和观望态度。外电评论说,这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影子EAEC”。〔2〕

(4)谋求与欧盟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东盟近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政治上逐步走向一体化,正在形成以自强、自主与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具有强烈的“脱殖民主义”心态。因此,在促进欧盟重返亚洲的同时,特别是发展与前宗主国关系时,东盟强烈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在1992年以来的历次“欧洲与东亚经济首脑会议”上,东盟国家反复强调,欧盟与东亚应在世界新秩序中建立新的联盟关系;呼吁欧盟在其自身一体化的进程中不要一味向内看,而应采取向外看的态度,尤其是要看到亚洲。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批评欧盟的一种流行观念,即“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自由贸易有损于欧盟的利益,导致大规模失业与社会动乱”,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观点”。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出,欧盟只有经历“革命性的心态变革”后才有可能与东亚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不应对东亚奇迹熟视无睹,不应将西方的管理模式与价值观念强加给东亚。〔3〕

(二)欧盟从自身发展与全球格局出发,将东亚视为“亚洲政策”的重点,谋求以“亚欧首脑会议”为契机重返亚洲。

多年以来,欧盟各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西欧内部的一体化发展,忙于建立“欧洲统一市场”,但过于强烈的“内向”态度使其对于东亚发展中国家的看法严重滞后。东亚经济迅猛发展和亚太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APEC西雅图非正式首脑会议的召开使欧盟受到震动,促使其加速调整亚洲政策。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大国和欧洲委员会相继制订政策并采取措施,加速重返亚洲的步伐。1993年10月,德国发表《亚洲外交蓝图》,要求加强与亚洲各国的关系;此后不久,德国在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先后建立“德国之家”,协助其中等企业“走向亚洲”。英国则把亚太地区作为其促进出口的“主要目标”,为促进对华贸易和投资,还建立了半官方性质的团体,为有关公司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法国于1994年2月发起“法国在亚洲的主动行动”,目标是在5年之内将法国对亚洲的出口比重由7%提高到10%。1994年7月,欧洲委员会发表《走向亚洲的新战略》,认为欧盟必须与亚洲进行“更加广泛的对话”,建立一种“建设性的、稳定、平等的伙伴关系”,计划在东盟设立“欧洲商务中心”,鼓励欧盟各国与亚洲进行更加有效的经贸合作。1994年10月,欧盟通过“欧洲与东亚经济首脑会议”向东亚许诺“准备修改反倾销作法,使用时增加透明度”,同时要求东亚国家确保实行开放的区域化,以便双方进行“非歧视性”贸易。1995年7月, 欧洲委员会发表其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对华政策文件,要求欧盟各国在政治方面与中国密切合作的同时,全面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对于东盟提出的召开“欧亚首脑会议”的建议,欧盟迅速予以肯定的回应。

具体说,欧盟积极推进“亚欧首脑会议”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借助东亚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推动自身经济走出困境。近年来,欧盟因遭受周期性经济衰退和结构性生产过剩的危机,内部经济陷入困境。1994年,欧盟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好转的情况下开始回升,但其增长势头自1995年以来又明显趋缓。目前,欧盟的内部市场已趋于饱和,在产业调整和市场开拓方面又大大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为走出困境,欧盟一方面需要加快一体化进程、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开拓新兴市场;而东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活力最旺盛的地区,也是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理所当然成为欧盟开拓新兴市场的首选地区。

其次,与东亚国家携手合作,改变全球经济区域合作的不平衡。目前,全球有三个影响较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和“欧洲统一市场”(ECM),而美国在APEC与NAFTA两大组织中都已占据重要地位;此外,美国还打算建立两个由美国主导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即囊括NAFTA 与ECM的“大西洋自由贸易区”(TAFTA)和囊括整个美洲(NAFTA 向南发展)与东亚地区(APEC继续扩大)的“亚太自由贸易区”(APFTA)。在全球经济的三极格局(东亚、北美、西欧)中,亚美关系与美欧关系都较为密切,而亚欧关系则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使得美国在经贸谈判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欧盟谈判时以APEC 为后盾, 与东亚谈判时又以TAFTA为新的王牌,可以左右逢源,对欧盟与东亚动辄施压或制裁。 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欧盟迫切希望通过“亚欧首脑会议”在欧盟与东亚之间建立一种高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形成一股力量,从而增强欧盟与东亚双方的“经济抵抗力”,削弱美国在世界经贸领域的“强权政策”。

“亚欧首脑会议”将对东亚与欧盟的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强双方的政治对话,并将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但在相关因素的制约之下,其未来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即将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的议题可能涉及三个方面:(1)在经贸领域发展面向21 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欧盟已拟就战略文件,希望在年底于新加坡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一次部长级会议上,欧亚双方对有关贸易和投资、竞争、 环境和劳动标准的全球性规则的新一轮谈判达成谅解,从而向全球贸易谈判发出“强有力的政治信号”,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增进欧亚之间贸易与投资的具体步骤。东盟国家则更加强调具体的经贸合作,东道主泰国认为会议应就欧亚之间排除贸易壁垒、促进相互投资、培养人材和转让技术等问题进行沟通。(2)促进双方的政治关系。东盟国家强调, 应通过首脑会晤增加信任、消除误解,探讨核不扩散、安全保障及防止冲突的途径;对人权问题,应本着承认各国特色的原则,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欧盟表示,应“牢记双方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把价值观与道德标准对话的重点放在可能进行实际合作的领域,以增进民主、人权和法治,同时应将政治关系扩大到维和、军控及核不扩散等领域的合作。(3 )促进亚欧在环保、文化、反毒、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东亚与欧盟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对双方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倍受世界瞩目。这次会议不仅是欧亚合作的新起点,而且将对世界产生影响。

(一)将对亚欧在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在会议的经济议题上,东亚发展中国家与欧盟还存在认知上的差距,但双方都希望探讨贸易与投资的具体合作。应该看到,东亚发展中国家与欧盟之间具有发展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的互补性。在贸易领域,虽然欧盟与东亚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近年来增长较快,但同美、日两国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以东盟为例:1993年欧盟占其出口总额的15%,落后于美(20.2%)、日(15.4%);占其进口总额的13.2%,也落后于日(24.6%)、美(15.2%)。在投资领域,双方的相互投资很少,19820-1992年欧盟对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额仅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1%。 目前,东亚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任务都比较艰巨,欧盟如能善加利用其雄厚资金及其在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优势(领先于美国),对东亚发展中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当可使双方受惠,也能大大促进双边贸易。

(二)将进一步加深东亚与欧盟的政治对话。这次会议不仅是欧亚的经济对话,而且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1)EAEC预定成员国的首脑将实现首次会晤,从而使这个组织呼之欲出,具有强烈的“脱美”意味。东北亚与东南亚通过EAEC实现接轨,表明东亚将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政治概念。(2 )欧盟将提高在亚太地区的发言力度,使亚太战略格局又增加一个新的因素。(3 )东亚与欧盟各国首脑将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有利于东亚的和平与稳定。

(三)有利于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稳定与平衡。亚欧首脑会晤意味着欧亚美三角关系中最薄弱的亚欧关系得到加强;随着亚欧关系的扩展与深化,三大经济集团的关系将更趋平衡。这也同时表明,世界战略格局中“一超多强”的局面正在不断发展,美国对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削弱,而诸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将逐渐提高。

当然,欧亚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目前仍存在许多难以化解的内部矛盾和外部障碍:(1)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相当突出, 对来自东亚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继续进行配额限制并不断采取“反倾销”措施;随着欧洲共同市场的扩大及其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要改变这种“歧视性贸易”政策将面临更大困难。(2 )欧盟对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以当地市场为主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国家的出口导向政策相抵触。(3)东亚发展中国家与欧盟在主权观、人权观、发展观、 体制观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欧盟国家的偏见尚难消除,仍想就人权、环保及劳动标准等问题指手划脚,并将它们与贸易问题联系起来。葡萄牙与印尼在东帝汶问题上的矛盾,就曾直接导致东盟与欧盟之间一项合作协议的流产。(4)作为东亚重要的发达国家,日本虽同意参加对话, 但心存戒心,特别是不愿得罪美国,继续强调以APEC为中心的战略。(5 )美国对于将自身排除在外的欧亚合作虽持“静观”态度,但已采取相应对策,可能从侧面影响欧亚合作的进程。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加藤于去年9 月出访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表示准备建立“东盟与美国经济委员会”;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洛德也于今年1月出访东南亚国家,试图进一步密切与东盟的关系。

总之,欧亚合作目前正处于新的起点。因时间所限,“亚欧首脑会议”将以务虚为主,不可能解决问题,也很难立竿见影,其未来定位与定向也都不够明确。但是,正如欧盟官员所说,“召开会议本身就具有意义”;谨慎而坚定地推进东亚与欧盟的合作,将是摆在东亚与欧盟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注释:

〔1〕泰国《民族报》1995年11月28日。

〔2〕马新社1995年12月16日曼谷电。

〔3〕新华社1994年10月14日新加坡电。

标签:;  ;  ;  ;  ;  ;  ;  ;  

亚欧峰会的背景与影响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