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和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工作的依据,编制一个目标明确、内容详实、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对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根据《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相关规定,一个标准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具备“审计目标具有可行性;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具有合理性;审计范围、内容和审计风险评估具有合理性;时间安排具有合理性;审计分工具有恰当性”的条件,对审计工作起着全面指导作用。以下是笔者针对审计实施方案现状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审计方案;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部门对审计项目的目标内容、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的整体安排,是整个审计项目有序推进的纲领性文件,是审计人员顺利开展审计查证的行动指南,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第六条“审计组具体承办审计项目或者实施单个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从日常审计工作实践中“发送审计通知书到审计报告全过程的工作安排,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编制。针对当前审计综合系统审计项目启动后,在审计项目过程管理的实施环节,规定佐证材料必须录入项目审计实施方案的重要性。现实中要编制一个目标明确、内容详实、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对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但从日常审计实践看,在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普遍性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和质量提升。《国家审计准则》第四章第一节进行明确规定和要求,对审计人员编制和执行实施审计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审计实际经验,笔者对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究,分享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案编制形式化,指导性不强。在实际项目执行中,个别审计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的重要性缺少正确认识,将其简单理解为一项程序性工作。编制方案时,往往只是将以前其他项目方案的工作内容直接复制在审计实施方案中,略加改动,应付了事,未能有效结合被审单位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写,使得形成的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看似很全面,但实际不能有效地指导具体的审计实施,对实际审计工作缺乏指导性。
(二)方案编制空泛化,操行性不强。有些审计实施方案一条一款,框架分明,看似较为全面,但仅仅是内容的堆积罗列,重点不突出,很难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审计时间、审计人员等因素的限制,过于空泛的方案,有时反而难以全面落实,甚至造成因未按审计实施方案执行而影响审计质量评价的情况。
(三)方案编制格式化,针对性不强。个别项目审前调查不充分、不细致,审计实施方案内容照搬照抄,未能有效结合被审单位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缺乏针对性,实施方案知识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指导意义。随着审计项目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隐蔽、专业领域越来越广泛,此类方案很难深层次发现线索、揭示问题,导致不同项目的重要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存在着千篇一律的现象,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人员分工简单化,协调性不强。有些审计实施方案只是简单对审计人员按照个人专业和审计内容不同进行了大的分工,但对具体审计事项的人员配备、步骤方法、协调配合却没有提出明确、细化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很强,既不征求审计组的意见,也不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特长,导致审计分工混乱,容易造成工作事项相互交叉、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议改进措施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审计质量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审计项目评审办法》等国网内部审计规范的学习理解, 引导和帮助审计人员从思想上转变认识,由被动执行办法要求,转变为主动、及时、恰当编制审计实施方案,重视方案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龙头”作用,在预防和降低审计风险中的保障作用,为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提供思想保证。
(二)充分明确审计目标。仔细研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对项目的要求,以确定审计目标。如经济责任审计要明确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目标;预算执行审计要明确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真实、合法、绩效性的审计目标;营销专项审计要明确对电力营销环境、目标、战略、组织、方法、程序和业务等作综合的、系统的、独立的和定期性的管理成效审计目标;工程审计要通过重点关注项目建设程序执行、招投标政策执行、项目施工合同的签订和执行、项目监管职责的履行、工程预算是否超标、签证手续是否齐全、工程量是否相符、设备价格、质材的检查、定额套用的标准、注意结算取费的标准以及项目投资效益效果等问题,实现工程管控和效益的目标的双赢实现;其他审计项目要明确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方面的审计目标。
(三)深入开展审前调查。全面细致的审前调查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工作,是审计实施方案具备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审计质量管理办法》规定,深入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广泛收集与审计项目相关资料,结合初步发现的疑点、难点问题等信息线索,明确审计重点和具体的方法步骤,以此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保证审计工作有的放矢。
(四)科学把控审计风险。重要性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是审计方案中一项重要内容。审计工作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需要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和应采用的审计方法,以重要性概念控制审计风险,并在审计实施方案中予以反映,把审计风险确定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平。
(五)着力突出审计重点。审计重点是影响审计项目质效的重要因素区,也是突显审计特色和成效的关键抓手。在深入细致分析审前调查情况,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审计实施方案中应明确提出重点问题、重点环节、重点方面。凡是重要的审计事项必须要有具体的审计步骤,尽可以完整地罗列出所能采用的审计方案,将重要审计事项的查证过程予以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有利于审计人员迅速、准确、有效地发现问题,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六)合理明确人员分工。无论多么完善的方案,都必须依靠审计人员来实施。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一方面要整合审计资源,针对人员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的差异性,做到合理分工、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要针对具体审计事项明确人员职责和步骤要求,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人员配备,避免出现工作混乱、影响效率的问题,以确保既能按照项目要求顺利完成审计任务,又能对重点问题查深查透,提升审计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计组具体承办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一个目标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案由审计组负责,一般审计项目的实施方案应当由审计组组长审定,重要审计项目报经负责人审定,对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审计项目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关键性作用。每个审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更好发挥审计实施方案应有的效能作用,以最大限度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钟启明:加强认识 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J].审计与理财,2016(9).
[2]CNKL学问:对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3).
论文作者:徐华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实施方案论文; 项目论文; 人员论文; 目标论文; 方案论文; 风险论文; 重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