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源、润物无声、精细铸魂论文_陈良强

寻根问源、润物无声、精细铸魂论文_陈良强

陈良强 安庆市怀宁县凉亭乡代店小学 246132

【摘要】班主任只有在充分掌握学生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实施教育,才能转变学生不当思想行为。

【关键词】了解 教育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129-02

引言:留心观察学生动向,寻求不当行为后的动机,采用正确的教育策略,以铸造学生美好心灵为目的。

教书育的是有灵魂、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每天面对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小学生性格各异,有的天性淳朴、天真善良,有的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甚至有些孩子内心封闭、行为怪异,有的活泼好动、不守纪律,调皮捣乱。每一件事都事出有因,每一个孩子的不当行为的背后都有不当的思想作祟,要管理好形形色色的学生就需要摸清“病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斩草除根。如何做到这些,我认为:

一、 了解学生是前提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才能知人。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老师要做脚勤,常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嘴勤,常与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尤其留守儿童监护人,大部分是隔代疼,让他们了解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眼勤,观察学生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行为举止。

走进家庭,寻根问源:春节过后,开学了。平时喜说喜笑的小海不知道怎么了,每次与他目光对视总是逃避、游离不定。以前课堂上总能听到他精彩独道的发言,经常有同学说他是我们班的“智囊”,可现在整天耷拉着耳朵,像一只受惊、胆怯的小老鼠。我问:“孩子,你怎么了?”他总是摇头,闭口不言。于是决定去家访。试图从家人的口中得出原因。家访时,刚到他家门口。被一阵嘈杂、混乱的辱骂声惊呆了,很显然,在吵架。准备抽身,作为老师不好掺和家庭矛盾。却被他奶奶看见了,一位农村老妇人,背微驼,蹒跚地走出家门,显得格外苍老,哭哭啼啼地说:“老师,我这个孬儿子,又在家发酒疯,把家里的东西砸完了,我可怜的小孙子,被他打得到处是伤。”安抚一下老人的情绪。“您儿子,他为什么喝这么多酒?”老人深深叹了气:“他心里烦,去年做生意赔了几十万,开年了,人家都出去挣钱了,他今年干什么还没有着落,有没本钱,孩子心里苦啊!”“苦也不能拿孩子撒气呀。”“是,是。老师说得对,等他酒醒,我一定把老师的话讲给他听,让他改。”改,真得能改吗?心里满是担心。

打开心扉,揭秘根源:小倩同学居然把家里一千三百元钱拿到学校,约几位好友购买零食、玩具等。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家长发现了,找到那几位好友的家长,让他们赔钱,家长们哪有那么容易赔钱的,吵吵闹闹到学校找老师调查。几位同学、家长当面对质,讲来讲去一笔糊涂账。我最后决定各打三十大板。程倩为什么要拿这么多钱出来挥霍呢?他家真的有钱吗?我看不像,现在问,孩子在极度恐惧的心理状况下,会表达不清。在家长、同学面前他会遮遮掩掩。决定第二天,单独与他交流。坐下来面对面聊天,抚摸着他的头,示意他坐在我办公桌旁边的椅子上。“这么多钱哪来的?你看老师口袋里都没有那么多钱!”一听这话,脸上洋溢着一丝得意“这钱是我自己的。”“你自己挣的?”“不是,一部分是我的压岁钱,一部分是爸妈出去时给的零花钱。妈妈说了,这钱随我花。”哦,是母亲的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常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只想用些金钱来弥补。可不曾想到孩子是这样理解的,挥霍、浪费,以钱来拉朋结友。

二、实施教育是手段。

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是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简单粗暴的惩罚、责骂,表面上学生是惧怕你(胆大的也许和你对着干),息事宁人,终究不当行为不久又会死灰复燃,故伎重演。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小学生也有,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你的一次大声呵斥,你的一次当众指责,你在未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委,妄下的结论,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就像早晨的露珠需要我们真心、小心地呵护。

处理好师生是关键,亲其师方可言其道,亲近与远离要适度,即不能造成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学生对老师心怀不满,甚至充满敌意;又不能让学生对你敬而远之;也不能过分迁就,教师威信扫地,令不行,禁不止。最好是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对学生热情、关心、爱护,学生对老师信任、尊重、爱戴。教师对学生严爱相济,批评与表扬相结合。

平时教学时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目光注视法:琪琪同学喜欢东张西望,教室里或教室外一有声响,她都要把头伸出去,看个究竟,甚至要前去打破砂锅问到底。每当此时我都会使出我的杀手锏,眼睛死死地盯住她,此时无声胜有声,琪琪不好意思地坐回原位,认真听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琪琪她能读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音强调法:小强同学爱做小动作,一块橡皮、一把尺子被他搭成一块跷跷板,一张草稿纸被他折成纸飞机、小纸船……一个人自得其乐,不亦乐乎。故意提高某个字的音量,小强如梦初醒,吓一跳,心思又回到了课堂。

(3)突然安静法:明月和她的同桌上课爱说话,嘀嘀咕咕像小麻雀一样,目光注视法、高音强调法对她不好使。以静制动,我停止讲课,教室里除了他们俩声音,没别的声响,她想浑水摸鱼不行了。

(4)拉近距离法:有些同学喜欢神游,想入非非,乍看坐姿标准,正襟端坐,目视前方却目中无师,语不入耳。走到他跟前,站在他身边开讲,你还能目中无人吗?

三、改变行为是目的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学生犯错误,有缺点,不可怕,有错就改,还是好学生。当然学生身上的恶习,不是一朝一夕地教育就能改变的。哪怕一点进步,也应当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教育契机,一次又一次地教育,冰山总有一天会融化。以下几种做法是我总结的小有成效的方法:

以情感人:是人都有三情六欲,尤其是亲情,血浓于水。有个叫艺普的小男孩,成绩差,班上好事不沾边,坏事永远不离他,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他家有个弟弟,本来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一场横祸打破了家庭的平静。弟弟突发高烧,因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烧成脑膜炎,说话、行走功能丧失,可怜的母亲背着弟弟四处求医,整天愁眉苦脸,以泪洗面。巨大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每每看见让人心酸不已。“朱一普又和同学某某打架”班长前来报告,我火冒三丈,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去把他叫到办公室来。”不一会儿,朱一普来到办公室,眼睛里充满了血丝,打架时怒气还没有消失。我清楚冲动是魔鬼。等我俩气消了,才开始谈话。“你弟弟病情怎样了?”“不好。”“你妈妈呢?”提到他妈孩子低下了头,豆大的眼泪滴在地板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教了他整整六年,没见过他哭过。他是心疼妈妈,担心弟弟。“你看弟弟给妈妈增加了这么大负担,而你又在校打架,妈妈要知道,她会怎样?”“老师,您不能告诉我妈,她太累了,我保证以后不打架了,遵守纪律。”小男孩一言九鼎,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为她妈妈活出了精彩。

驱除心理阴影:昊昊同学从大城市转入我们班,家境很好,爸妈开公司。老师们都开玩笑说他是富二代。城里教育资源不用说肯定比农村要强得多。为什么要转学呢?第一次与她妈妈见面,就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他妈支支吾吾,说是让孩子到农村锻炼锻炼,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第一天上课发现孩子不太对劲,坐不住,乱说话,做一些怪异的行为,后来更是不可收拾:活动懒散,对学校的规定视而不见,但有一个总特点就是喜欢引起别人的关注,每天都带一些新奇的玩具(屡禁不止)到校,乡下孩子哪见过哪些,个个围着他,哄着他想多看一眼,多玩一会儿,瞧他那得意样。多次与他妈妈沟通交流后,妈妈终于说出孩子转学的真正原因:在原来那所学校,孩子一犯错误老师就罚,而且是全班罚:罚站、罚抄写,对孩子、对家长经常批评甚至大骂。而我家孩子从小在家都是受人极度宠爱,这样家校之间形成极大反差,老师越严厉,昊昊越逆反,心里极不安全,他就越想办法引起别人的关注。哦,原来是这样,昊昊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别说,昊昊除了不守规矩,各方面能力都挺强的,尤其是组织能力特别强,很有领导范,也许是家长遗传基因强。给他表现的机会:语文课上要表演课本剧《包公审驴》,让他做导演,同学们亲切地喊他陈导,他一会指导这个,一会指导那个,像个十足的大导演,小演员们个个听他安排,剧本也被他演得有模有样。大课间班级自由活动,我们班选择的跳大绳和花样跳绳,昊昊自带一条大绳,给同学们示范各种动作,组织同学们排队,维持现场秩序。读书活动展示会上,他带领学生朗诵的《满江红》赢得场下阵阵掌声。课堂上也变了,爱思考,一次公开课录制过程中,他的表现超积极,事后统计了一下,一堂课他共发言13次。昊昊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今年他又转走了,回到了大城市,因为那里有他施展智慧的舞台。临走时,他妈妈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说:“老师,谢谢你,是你挽救了我儿子,也挽救了我。”希望昊昊学业之路越走越远。

寻找亮点: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欢同学好动不爱遵守纪律,成绩一般,但他运动能力强,动手操作能力强。体育课、科学课是他的最爱,每年的校运动他都能为班级争得荣誉,科技小制作也是佳作不断涌现,元旦汇演中他的悠悠球表演让底下的同学羡慕极了。在他的长项中训练优秀品质,顽强拼搏、爱动脑、勤思考。

发挥榜样力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文静同学画画的特别漂亮,拿出来贴在展板上,好多同学争相模仿;齐齐的字写的特别工整,安排他和小鑫坐在一起(小鑫的字是我们班最差的);小昕学习特认真,做任何事都一丝不苟,让他做“糊涂虫”鹏清的小老师。

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作为老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关注每个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铸造学生健康的灵魂,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万玮:《班主任工作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意大利)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国社会出版社

3、(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陈良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寻根问源、润物无声、精细铸魂论文_陈良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